刘焕解读战国国号系列四——赵国比魏国强大,为何后世作为国号,魏远比赵多?
欢迎大家关注。
解读战国国号系列目前出了三期了,感谢大家的支持,不少人在后台留言,询问“赵”这个国号为何很少使用,本篇文章就专门谈下这个问题。
纵观中国历史各朝代的国号。春秋时候的强国如晋、齐、秦、宋、楚、鲁、吴、越,战国的强国如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些国号以后会一再在中国历史上出现。
周:北周、武周、后周
齐:南朝齐、北齐
楚:马楚
燕:前燕、后燕、南燕、北燕、西燕
赵:前赵、后赵
魏:曹魏、北魏、东魏、西魏、冉魏
梁:南朝梁、西梁、后梁
晋:西晋、东晋、后晋
秦:前秦、后秦、西秦
宋:南朝宋、北宋、南宋
吴:孙吴、南吴、吴越
蜀:前蜀、后蜀(蜀汉的国号为汉)
唐:唐朝、后唐、南唐
梳理了之后,我们做个统计。
不谈很多不被正史承认的割据政权,就谈这些正规政权国号,去掉桓楚、林楚、黄巢齐、刘豫齐、李密西魏、张士诚吴、朱元璋吴、王世充郑等。
统计结果如下:
1、使用过1次的国号有:楚。
2、使用过2次的国号有:赵、齐、蜀。
3、使用过3次的国号有:周、梁、晋、秦、宋、吴、唐。
4、使用过5次的国号有:燕、魏。
1、使用过1次的国号有:楚。
正好印证了前文:为什么和秦国差不多强大的楚国,作为国号在后世使用频率极低,不如燕赵魏齐?
2、使用过2次的国号有:赵、齐、蜀。
印证了前文:齐国比鲁国强大多了,为何山东省的简称却不是齐?
3、使用过3次的国号有:周、梁、晋、秦、宋、吴、唐。
可以说这是国号被使用最多的一个范畴。其中的晋、吴、唐都是春秋古国,周是天下宗主。梁就是魏,和秦、宋是使用比较多的战国国家。
4、使用过5次的国号有:燕、魏。
燕国虽然并非强国,但是燕地地处东北,极易割据,所以割据东北的大多以“燕”作为国号,这五个燕国都是鲜卑慕容氏所建。
那么,魏国呢?这个地处中原,也并非最强大的战国国家,为何国号格外受人青睐,被使用达5次之多?如果算上和魏同义的“梁”,则高达8次。
事实上,赵和魏颇有渊源,晋国领土被赵、魏、韩“三家分晋”所瓜分。这就是战国时代的开端。
韩赵魏地图
韩赵魏三家虽然瓜分了晋国,但分到的土地并不一样,最有权势的魏氏分到了晋国最多的土地,包括今天的山西西部、河南北部,其次的韩氏则分到了河南大部分国土,靠近周天子的地盘,也是天下最富庶的土地,可以说,魏国得其多,韩国得其富,而最为弱小的赵氏则分到了最贫瘠的山西北部地区。
土地最大的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第一个霸主,魏国最强大的时候简直不可一世,不仅向西击败了秦国,夺取了河西之地,还向东扩张,数次击败齐国。
谁想到魏国遇到了秦国的商鞅变法和齐国的战神孙膑,在齐秦连番打击下,魏国屡战屡败,不仅丢失了河西之地,连河东之地都快保不住了,迅速失去霸主地位。但赵国在和北方少数民族对战中却越来越强大,最终赵国无论是国力还是版图,都远超了魏国。这也是历史的讽刺。
韩赵魏版图
那么,问题来了。战国时,赵国比魏国强大,为何后世作为国号,魏远比赵多?这就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了。
一、唯一以赵作为国号的国家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朝政腐败,宗室内讧,“八王之乱”波及北方大部分地区,许多手握重兵的将领也趁乱拥兵自重,整个北方地区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政的混乱割据状态。
这种情况下,很多少数民族将领也开始起兵反晋,第一个就是匈奴首领刘渊。
由此,开启了历史上的“五胡十六国”时代。
刘渊虽然姓刘,但其实是匈奴单于,只是祖上和汉朝和亲,母系姓刘。
刘渊
即便如此,刘渊崇拜汉高祖,在举行国家祭祀时,将“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之神主祭之”,俨然成了刘邦的“嫡系子孙”。甚至直接祭祀了刘备和刘禅,不承认曹魏和西晋。
所以,后来刘渊自称“汉王”,即“汉王”位,再之后称帝,就建立了汉国。
汉赵政权是十六国的开端
刘渊之所以国号叫“汉”,是为了争取合法性,争取获得汉人的支持。
可是,后来西晋灭亡了,北方的大量汉族大家南渡,刘渊觉得可以不再依靠汉人大家了,加上这个“汉”国号和刘邦祖先实在不伦不类,就此放弃。
等到刘渊的养子刘曜即位后,他觉得应该改变国号,于是国号改为了“赵”。
刘曜和“赵”,八竿子打不着,他为何要取这个国号呢?
第一个原因,刘曜是南匈奴人,在汉末三国的时候南迁到了今天的山西北部,这里是他的家乡,这儿在战国时代是赵国的土地,刘曜觉得自己是赵人。如果不能以“匈奴”作为国号,也应该以“赵”作为国号。
战国时期的赵国
第二个原因,当时的南匈奴人,都很汉化了,采纳了儒生的“五德终始说”,这个是阴阳家的理论,它认为历代王朝都有一个交替过程,并且这个过程是由五行决定的。马伯庸写了一本《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一大半都在说这个王朝的五德德行。
按照这个学说,秦朝属于水德,汉朝属于火德,曹魏属于土德,西晋属于金德。这几个的相生相克关系是怎么样的,也不明白,反正就是这样。根据五行相生相克,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就生水。意思就是,水里长出木头,木头生出火苗、火焰烧成灰土、土里挖出金子,然后金子就熔化成铁水。
五行相生相克
这说明刘曜已经承认了西晋的正统,西晋属“金”,金生水,那自己就应该是水德,而代表“水”的,就是“赵”,所以改名 “赵国”。
赵为什么代表水呢?这个要问《易经》,把很多字定了五行,赵就是水性。
总而言之,刘曜是赵国人,赵国又属水,这不是天意吗?
所以,刘曜改国号为“赵国”。
赵国没多久就分裂了,东部的石勒独自建国了,也叫作“赵”。
所以,人们把刘曜的国家称为“前赵”,石勒的称为“后赵”。
也就是说,赵国居然也分成了两个。
后赵和前赵
但是,颇为尴尬的是,刘曜的赵名不正则言不顺,莫名其妙,他定都长安,长安什么时候属于过赵国?
反而石勒定都襄国,今邢台市襄都区,不仅是赵国之地,也是楚汉争霸时期赵王赵歇和赵王张耳的国都,石勒的主要活动基本上是在原赵国的区域内,才算名正言顺。
所以,最终石勒的后赵灭掉了这个前赵,统一了北方,虽然为了区分,我们称之为前后赵,当时人们自称都是“赵国”。
此后,后赵我们知道,被冉闵推翻了,他建立了冉魏,此后,基本上没有以“赵”作为国号的政权了。
唯一例外的是五代初年,成德节度使王镕建立的也叫“赵国”,没多久就被唐庄宗李存勖灭了。
赵国很小,夹在梁晋之间
那就奇怪了,赵地一直以来都是割据的重要地区,割据河北、山西的军阀数不胜数,为何他们不选择“赵”作为国号呢?
那是因为他们的割据地点不在赵国内,或者说,主要的据点不在赵国。
在魏晋南北朝,北方的割据确实在赵国一带,但他们割据点都在邺城。邺城虽然今天属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和赵国国都邯郸一个地级市,但战国时代,邺城却属于魏国。
很多国号为“魏”的国家,名字都源自邺城。
这就是国号“魏”远比“赵”多的原因。
邯郸和邺城近在咫尺
二、从曹魏到北魏,为什么有那么多叫“魏”的国家?
邺城最早在历史上扬名是因为西门豹治邺的故事,记载在《史记》里,是最早的破除陋习的故事,邺县后来在魏国治理下十分兴盛,虽然后来这地方被赵国吞并了,但在外人看来还是跟魏国关系更大,这直接影响到了后面的历史走向。
西门豹治邺
秦统一后,邺县属于邯郸郡,但是或许当地人很怀念魏国,在汉代,这一地区被命名为“魏郡”,虽然魏国国都在大梁,今天的开封,但是邺县从此成了魏国的代名词。
换句话说,邺城就等于是魏国。
对于历史最大的影响就是曹操被封在这儿为魏王,定魏国之都于此,后来三国中的“魏国”因此得名,所以曹魏的“魏”不仅是魏国,更是魏国的邺城之义。
曹魏
东汉末年分三国,邺城成为了绝对的主角,这一切都是因为曹操。
曹操发迹于董卓作乱时期,他去平叛,有了自己的资本,后来担任兖州刺史的时候,收编了三十万黄巾军,又征讨了袁术,北方只剩下了袁绍一个强劲对手,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决战,他放火烧了袁绍屯积在乌巢的粮草,取得了胜利。
袁绍的大本营就在邺城,所以曹操统一北方,夺取邺城具有不亚于官渡之战的意义。虽然袁绍在官渡之战失败了,但是他的几个儿子在北方势力很强大,邺城正好在靠近河北的地方,所以成为曹操平定袁氏的大本营。
可以说,邺城是曹操的幸运之城,后来曹操离开邺城后的几场大的战役都失败了,比如赤壁之战、汉中之战,曹操越发把邺城当成自己的都城,在那儿兴建了著名的铜雀台。
铜雀台大概是邺城最著名的景点了,曹操兴建铜雀、金虎、冰井三台在建安十五年,这个节骨点很重要,因为两年前,曹操刚刚在赤壁之战大败,有生之年失去了统一全中国的能力,所以曹操也有点懈怠,不想当统一天下的帝王,只想当一个国王了。
曹操晚年也只想尽享天伦之乐,他的儿子,写过《洛神赋》的著名文学家曹植就非常喜欢铜雀台,经常在那儿和文人骚客游玩,写下著名的《铜雀台赋》,唐朝杜牧写诗云:“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就是用铜雀台指代曹魏。
邺城遗址
可是,邺城再繁华,也是“魏国”的国都,还是不能和东汉皇都洛阳相比的,虽然汉末洛阳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公元220年,代汉登基的魏文帝曹丕还是定都在了洛阳。
正因为洛阳太过于残破,魏明帝为了恢复洛阳城,大兴土木,影响了曹魏国力,甚至远辽东的四万人后勤经费也拿不到,被历史诟病。
魏明帝曹睿
邺城也因为有很多宫阙,成为西晋崩溃之后“五胡十六国”时代众多王国定都的首选,十六国时代,后赵后来就迁都邺城,灭亡后赵的冉魏,灭亡冉魏的前燕都定都邺城,邺城成为四朝古都。
这些王国之所以定都邺城,是因为北方统一时,洛阳城是北方的中心,但是北方分裂时,洛阳城恰恰在东西割据双方拉锯中,不适合定都。东部的定都邺城最适合。
后赵、冉魏、前燕都定都邺城
然而,当北方重新统一后,洛阳又处在北方的中心,又变成了最适合的定都之地,所以后来统一北方之后,北魏王朝又迁都到了洛阳。
北魏这个王朝是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和曹操八竿子打不着,为何国号叫“魏”呢?
这是很多人的疑问。曹魏已经叫“魏”了,为何北魏还要叫“魏”,两个魏靠的这么近,很多不懂历史的人来说很容易混淆,比如“魏晋南北朝”的“魏”,是曹魏还是北魏?书法字体“魏碑”的“魏”,是曹魏还是北魏?不少人搞不清楚。前一个是曹魏,后一个则是北魏。
魏碑
北魏为什么叫“魏”?北齐魏收的《魏书》详细解释了,我们翻开史书看看。
《魏书·太祖纪》记载:
六月丙子,诏有司议定国号。群臣曰:“昔周秦以前,世居所生之土,有国有家,及王天下,即承为号。自汉以来,罢侯置守,时无世继,其应运而起者,皆不由尺土之资。今国家万世相承,启基云代。臣等以为若取长远,应以代为号。”诏曰:“昔朕远祖,总御幽都,控制遐国,虽践王位,未定九州。逮于朕躬,处百代之季,天下分裂,诸华乏主。民俗虽殊,抚之在德,故躬率六军,扫平中土,凶逆荡除,遐迩率服。宜仍先号,以为魏焉。布告天下,咸知朕意。”
原来,当时的拓跋珪已经重建了“代国”,准备以“代”作为国号,但是这个字虽然用来指代大同这个代地,也有“代替”的不好意义。
名臣崔浩建议拓跋珪改国号为“魏”,因为战国时代的魏国位于河南一带,所以魏就是中原的代名词,拓跋人认为自己是黄帝的后代,黄帝、黄河都和河南有关,而河南又是魏地,因此想入主中原的拓跋氏取名“魏国”。
同时,崔浩告诉拓跋珪,如果想入主中原,就应该效仿曹魏,意思是告诉拓跋珪:你当汉高祖是别想了,不可能几年之间平定天下。但可以学魏文帝曹丕,步步为营兼并天下。
崔浩
“故躬率六军,扫平中土,凶逆荡除,遐迩率服。宜仍先号,以为魏焉。”这句话就是说,鲜卑人要继承华夏文明,继承正统,一统天下。
不过,有人说,鲜卑人的“北魏”取名为“魏”显示了政权继承自“曹魏”,这个不准确,他们并没有觉得自己是曹魏的继承。
换言之,曹魏的“魏”源自魏王和封地所在地邺城。此后,曹魏也好,战国魏国也罢,用来指代中原,所以“北魏”才取名为“魏”,和邺城已经没多少关系了。
不过命运很是奇特,或许是“魏”这个字冥冥之中和邺城有关联。
北魏末年,同样天下大乱,北魏一分两半,分为东西二魏。
高欢,宇文泰最后东西对峙。
在高欢取得东魏统治权的关键战役中,韩陵之战十分重要,韩陵这处地方就在邺城旁边,“韩陵”的名字与汉初名将韩信相关。
当时北魏枭雄尔朱荣被杀,他的侄子尔朱兆骁勇善战却有勇无谋,尔朱荣的部将高欢就想自立门户,他先骗取了尔朱兆信任,只身逃到河北,后来尔朱兆警觉起来,追上了高欢,心机颇深的高欢立刻和尔朱兆歃血为盟,晚上两人睡在一起,第二天高欢走远了,有人建议尔朱兆追上前去杀掉高欢,尔朱兆才如梦初醒。
后来高欢到了河北,取得了河北大族的支持,公开和尔朱兆决裂,双方大战的地方就在安阳城旁边的韩陵!
高欢
高欢的骑兵不足2000,步兵不满3万,就在韩陵山上布下了阵,把牛羊放在山上,尔朱兆大部队来到这儿,看到漫山遍野的牛羊堵塞了道路,自知不妙,遂逃走,高欢抓准时机,亲自领兵出击,著名猛将高敖曹领左军,与尔朱兆军激战,一开始高欢的中军战斗失利,关键时刻,他的弟弟高岳率领500骑兵从右侧杀来,高敖曹从左侧用1000骑兵冲锋,前后夹击,大败尔朱兆军队。
尔朱兆失败后第二年卷土重来,号称十万大军,这次有了资本的高欢在山东广阿再次击败尔朱兆,尔朱兆彻底失败逃窜,后来高欢在洛阳立了孝武帝为皇帝,尔朱兆自知大势已去,就来到了家乡秀容川,在那儿自杀了,曾经叱咤风云的尔朱家族就此覆灭。
可以说,安阳城东北的韩陵就是北齐王朝的龙兴之地,后来北齐以邺城为都城,不能说没有感念这个龙兴之地的缘故。
邺城迎来了第五个朝代—东魏,后来代之兴起的北齐同样定都邺城,所以邺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副其实的“六朝古都”,历经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个王朝,和南方的建邺一样。
也就是说,后来北魏分为两半,东魏和取而代之的北齐依然以邺城作为首都,“魏”终究还是和邺城扯上了关系。
同样是叫魏,两个魏在洛阳发生了时空的交叠。也在邺城发生了时空的交叠。
历史就是这么奇妙。
北齐后来被北周武帝宇文邕所灭,北周统一北方后,又被隋朝所取代,杨坚平定了对自己不服的相州总管尉迟迥,尉迟迥的大本营就在邺城,为了防止河北反杨势力死灰复燃,遂下令火焚邺城,人民全部迁徙到了安阳,一代名都就此成为了废墟。
杨坚
正因为邺城的被焚毁,邺城究竟属于邯郸还是安阳,成为了一桩公案,邺城被焚毁后,安阳得到了“邺”的名字,在唐朝,邺城主要指的就是安阳。
因为唐朝继承自北周和隋朝的关陇集团,唐朝时期,对于关东势力一直十分防范,从窦建德到刘黑闼,再到唐末的魏博三镇,唐朝对于魏郡邺城的势力十分警惕。
但是唐朝忘记了,魏还有一个名字叫“梁”,因为魏惠王迁都大梁城,也就是汴梁城,魏又叫做梁,最终根据地在开封的梁王朱温灭掉了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