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智泉流韵》特邀作家君君原创《 关于金钱》

关于金钱

君君

我走在大路上时,听到一位心底良善的成年人对他的丈夫边走边说,农村的孩子都喜欢文学,因为我们穷,没有什么更好的来支撑我们的生活信念。这位女士,她吃透农村孩子为什么大多喜欢当文学家。

我的一位编辑部的师姐在20年前说过这样的话:在我们那个乡镇,向她投稿的有60多个,我们乡镇一共31个行政村,等于每个村都有两个文学艺术爱好者在痴迷文学。

前几天我去复印店复印,看见一个面目痴呆的年轻人也在复印,这家老板说他经常来。我凑过去看他写的什么,文章抬头写着“汶川大地震大型古装第一集”他在写剧本,稿纸上密密麻麻都写成了。

我曾经年少轻狂地爱上文学,而且十分痴迷,那时就想,爱文学好啊,在农村即使我们没有钱买稿纸,记录本可以打发我们一辈子,那时想的至少不用投资。

在后来我去南方寻梦,把几年里挣来不多的钞票寄回家贴补家用,我还在看书,写文章,不过已经没有在故乡时那么狂热和痴迷,因为我要上班,养活自己。我在南方遇上许多文学爱好者,一谈到文学,他们就说,你多天真啊,那时我把成功看得不是那么艰难,何况还有老师做我的榜样。

我在那时看了这世界最好的一本传记文学书籍《梵高传》,这本书给我鼓励很大,那时我对自己研究的文学已经很多,20世纪的大伽们已经和我研究的不一样,我抱着《梵高传》想我还没有落伍,我以前研究的并没有否定。

《梵高传》传递给我的是出生在大家庭的梵高在没有饭吃的情况下仍然把绘画坚持到底,靠着生死至交的堂兄弟。文中写出来,堂兄弟不流于世俗的概念,用每月的薪金维持梵高的生活费和画,直到几年后梵高因为他的绘画事业献出他宝贵的生命。

那时我捧着这本书十分激动,梵高精神他代表了底层社会追求文学艺术的至死不渝的一种信仰。然后,他对金钱的漠视也像我们这些基层的文学爱好者,。

这是我那时看梵高一书给我的印象,里面没有谈到金钱,他们谈的是艺术。和追求艺术的至纯至爱的本性。

十多年后,当我在想起这本书时,又有了另外一种成长得来的信念,假如梵高有钱,他是不是活着就能看到他的成功和殊荣,一个如此伟大的艺术家埋没100年才得以发现,使许多文学艺术爱好着唏嘘不已。当时我在深圳的一位同学说“他最终不是还是失败了吗?”假如有钱,梵高在活着的时候会失败么?

我在我的人生信条里一直抒写着这样一句话“精神至上”我几十年都没改变这个信条,这使我很执拗很纯真的活了40多年,现在我有了两个孩子,要吃要穿要上学,才知道挣钱的真正意义。又看到许多文学大伽们,他们的成功,依旧离不开金钱。这是个金钱社会。又记起网友的一首诗

《  这世界》

人们突然发现

人与人的关系

逐渐变得越来越 功利化

越来越物质化

适者生存的法则越来越现实,

一切交往都是在经济和物质条件下

就连刚出生的婴儿,都认得钱是个好东 西。

这世界就是这么光怪陆离,多变而虚伪。

是的,在40多岁之后,我才发现金钱确实是个好东西。

作者简介:君君,河南叶县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少女往事》《校长的私人侦探》作品发表于《澧水》平顶山工人》《三月》,微信平台,作品多次获奖     。

《智泉流韵》微信平台

原创版权声明

凡是作者投稿《智泉流韵》的各类文章都属原创首发,因不是原创而造成平台封号的,后果作者自负,并赔偿平台相应的费用。本刊严打剽窃,拒绝抄袭,若有侵权行为,文责自负,《智泉流韵》公众平台概不负责。刊发文章的图片来源于网络,部分相关图片由作者提供给平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