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诙谐:勿要以貌取人

庄语村言,靠近一点看庄子:内篇第五  德充符 

王骀是鲁国人,孔子的同乡,早年受刑被砍掉一只脚,这样的人又被称为兀者。跟随兀者王骀游学的人与跟随孔子的人一样多。孔子的学生常季有点不解,问孔子:“王骀,是个兀者,跟着他游学的人,与夫子分庭抗礼,占了鲁国的一半。他站着不去教导人,坐着不去议论事,弟子们空怀而来,满载而归。这难道就是不言之教,用不健全的身体去潜移默化成就别人吗?这是什么人?”

孔子说:“这位老夫子,是圣人啊,我孔丘的道德学问都不如他,只是还未登门求教啊。丘将拜他为师,而况不如丘的人!岂是只有鲁国!丘将带领天下人一起去追随他。”

常季说:“他是个兀者,而能超越夫子,那一定比常人高明太多。他是如何来运用心智的?”

孔子说:“死生之事虽大,却不能影响他;即使天翻地覆,也不能动摇他。审察内心一尘不染,不随外物迁移动荡,主宰万物变化之道,始终如一不离其宗。”

常季问:“怎么解释?”

孔子说:“从不同处看,肝胆之间就如同楚越之间相距那么远;从相同处看,万事万物皆为一而并无本质的差别。像老夫子这样的大德,他不会为外界耳目声色所迷,内心平和自在,遨游于大道之中;他眼中所见万事万物没有差别,所以没有缺失,失去一只脚对他来说,就如同丢弃了一块泥巴。”

常季说:“他的修养已经完善。他运用他的才智求得他的自心,用他的自心去领悟到本心。为什么他什么也没做,众弟子都皈依他呢?”

孔子答道:“人不能用流水来做镜子,静止的水可以,只有静止才能静止万物之止。万物受命于地,唯松柏最正,严寒酷暑,四季常青;万物受命于天,唯尧舜最正,心性端正,以正众生。保守最初的承诺,胸怀无畏的胆识,真正的勇士,单枪匹马,也能称雄于千军万马。追求功名、自我求索之人尚能做到如此地步,更何况那主宰天地、包藏万物、寄身于六骇之中、耳目为虚、睹一知万、永远不失本心的人呢!他将择日飞升以游无穷之境,人皆跟随皈依他,他又如何能把这样的事当回事呢!”

申徒嘉和公孙子产都是伯昏无人的学生,两人同堂同席而坐。申徒嘉是兀者,子产是郑国的宰相。子产对申徒嘉说:“我先出去你留下,你先出去我留下。”

第二天,两人还是一样同坐。

子产对申徒嘉说:“我先出去你留下,你先出去我留下。现在我出去,你留下,还是不呢?见到宰相也不知回避,认为你也执政吗?”

申徒嘉回答道:“无人先生门下,哪有宰相?你说你是宰相,眼中就不见旁人吗?我听说:'镜子明亮则尘垢不落,落则不明。久与贤人处则不犯过。’你拜师求取先生的大学问,还说这样的话,是不对的。”

子产说:“你已受刑残疾,还要与尧比善行,称量一下自己的德行,还不够反省吗?”

申徒嘉说:“辩解自己过失,认为不应当受罚的人很多;不辩解自己过失,认为应当受罚的人很少。对无可奈何的事安之若命,唯有德的人才能做到。后羿是古时最善于射箭的人,人生在世,就如同游历在他射出去的箭那射程之中。中央的地方,是靶心,如果没有射中,这是命。两只脚去笑我一只脚的人太多了,我也常常脸色大变怒火中烧。可到了无人先生的寓所,怒气就消了,恢复到常态。不知先生为我洗刷了过失让我变善了吗?我跟随先生游学已经十九年了,从来不知道自己是兀者。今天你与我同窗,看清楚我的外貌,却问我外貌以外的事,不过分吗?”

子产听后顿改脸色,深感惭愧,说:“你别说了。”

叔山无趾是鲁国人,也是位兀者,他走路得用脚后跟。一日来孔子门前求见,孔子对他说:“你不够谨慎,以前犯了过失才如此啊。今天到我这里,已经来不及啦!”

无趾说:“我因不识时务而轻率伤身,失去了脚。今日我来,还有比脚更重要的东西在,我想保全他。天无不覆,地无不载,我当夫子是天地,哪知夫子这样!”

孔子说:“丘知陋寡闻了,先生为什么不进门,讲讲所闻知见!”

无趾离开了。

孔子对众弟子说:“弟子们,努力啊!无趾,是个兀者,仍致力于学以补救从前的过失,何况德行没有缺失的人呢!”

无趾与老聃讲:“孔丘与至人相比,还未及吧?他为何频频向先生请教呢?他还在追求那些奇幻虚妄的名闻利养,不知道至人将这些视为桎梏吗?”

老聃说:“为何不教他齐生死,一是非的道理,帮他解除桎梏呢?”

无趾答道:“根器如此,哪可解!”

鲁哀公问孔子说:“卫国有个奇丑无比的人,叫哀骀它。男人与他相处,想念他不愿离开。女子见到他,请求父母'与其做人妻子,不如做先生小妾’的人,有十数位还未完。没听说他倡导什么,只是常常应和别人而已。他没有权势能救人于不死,没有余粮来饱人之饥腹,又以形丑貌陋惊骇天下,附和别人没有主见,见识也不超过周围的人,可无论男女都乐于围在他身边。他一定有什么不寻常处,于是寡人召见,一看果然是奇丑无比,惊骇天下。他与寡人相处,不到一月,寡人就了解他的为人;不到一年,寡人就信任了他。国中没有宰相,寡人将国事委托给他,他漠然以应,漫不经心又像是在推辞。寡人深感羞愧,便将全部国事都交付与他。没多长时间,他离寡人而去,寡人心里非常难过,若有所失,好像国中再没有一个人可以同乐了。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孔子说:“丘曾出使楚国,见有小猪正在吮吸刚死去母猪的乳汁,不一会惊慌失措,全都逃离。见不到自己,做不了同类。小猪爱妈妈,不是爱她的身体,是母爱倾注于身;将士战死沙场,简单埋葬他们不用奢华的装饰;砍了脚的人,不用再爱惜穿过的鞋子;这都是因为已经失去所以爱的本体啊。选做天子的御女,不剪指甲,不穿耳孔,她们为人妻后,则不能再入宫服役,为保全形体尚要做到这样,何况德行完备的人呢!今天哀骀它未言而信,无功而亲,让大王能交付全部国事,还唯恐不受,那必定是位才全而又德不形的人啊。”

哀公问道:“何谓才全?”

孔子答道:“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物外在变化,是命运运行方式。日夜交替,他知道不能窥见起始;外界变化,他知道不足以扰乱本性,不能入侵他的心灵。使心情平和、安顺、通达,而不失愉悦;使日夜无碍、如沐春风,与外界沟通,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就叫才全。”

哀公又问:“何谓德不形?”

孔子回答:“平者,是水停下来的最高表现。它可以成为效法的准则,内心平静则外在表现不动荡。德者,是养成心平气和的最高修养。所谓德不形,就是德不外露,德不外露,外物依附不能离去啊。”

隔日,哀公将此番话告诉闵子:“开始,我当朝君临天下,把握朝纲忧心人民死生,自以为已经做到极致;现在,我听闻至人之言,恐怕自己没有做到,轻率为政而使国家陷于危亡之境。我与孔丘,非君臣关系,而是德友啊。”

闉跂支离无脤这个人很有德行,虽集跛脚、驼背、唇裂于一身,去游说卫灵公,灵公很是喜欢他,处久以后,灵公再看平常人,就觉得他们的脖子太细了。

瓮盎大癭这个人很有德行,虽然脖子上长了一个巨大的瘤子,去游说齐桓公,桓公很是喜欢他,处久以后,桓公再看平常人,就觉得他们的脖子太细了。

德有所长,形有所忘。人不能忘记本来可以忘记的形体,而忘记本来不应该忘记的德行,这叫真忘。圣人心游太虚,不染尘埃,所以他们将才智视为妖孽、约束视为胶着、行德视为接物、工巧视为商贾。圣人不谋事,何用才智?不雕饰,何用胶着?不缺德,何用行德?不贪财,何用商贾?四者,谓之天鬻,天鬻,又称天食,为上天所生养化育。人既然受食于天,有何用人为!圣人与常人一样,却没有常人的矫情。与常人一样,故置身于人群,没有常人的矫情,故是非不能靠身。渺小啊圣人,因为他是常人!伟大啊圣人,因为他心与天齐!

惠子对庄子说:“人原本是无情的吗?”

庄子说:“是的。”

惠子说:“人而无情,还是人吗?”

庄子说:“天道赋予人的容貌,天理赋予人的形体,为什么不是人?”

惠子说:“既然是人,怎么能无情?”

庄子说:“你所说的情,不是我所说的情,我所谓无情,是说人不应以自己的好恶来伤害自己的身心,常顺应自然而不益生。”

惠子说:“不益生,何以保全身体?”

庄子说:“天道赋予你容貌,天理赋予你形体,不要用你的好恶来伤害你的身心。今天我看你,精神飞扬在外,精力空劳于内,疲惫地倚树呻吟,靠着枯槁的梧桐打起瞌睡。天赋予你形体,你却以'坚白论’争辩个不休!”

(0)

相关推荐

  • 2021第二十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文言文原文译文

    2021第二十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文言文原文译文

  • 【孔门】宓子贱:所得者三,所治者小(上)

    宓子贱,名不齐,字子贱,以字行,他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司马迁说他比孔子小三十岁,然而<孔子家语>中却说他比孔子小四十九岁.关于他姓氏的写法和读音,各种史料中有一些不同,黄式三在<论语 ...

  • 庄子的诙谐:跟我走,逍遥去

    庄语村言,靠近一点看庄子:内篇第一  逍遥游  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有几千里啊,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有几千里啊,展翅而飞,双翼如同天上的云.海啸轰鸣,大鹏鸟迎着海上那汹涌的波涛 ...

  • 庄子的诙谐:世界是个圆圈

    庄语村言,靠近一点看庄子:内篇第二  齐物论 南郭子綦倚几静坐,仰天长啸,默默然若放空身体.他的学生颜成子游侍立左右,问:"老师今天怎么啦?这难道就是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样子吗?老师今日这样 ...

  • 庄子的诙谐:刀光剑影与养生之道

    庄语村言,靠近一点看庄子:内篇第三  养生主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去追逐无限,危险啊!花费一生精力去追求无穷无尽的知识,太危险了啊!为善不求名,为恶不遭刑:顺应人体经络运行,可以保 ...

  • 庄子的诙谐:虚心是最大的放松

    庄语村言,靠近一点看庄子:内篇第四  人间世 一日,孔子爱徒颜回向老师辞行. 孔子问:"到哪里去?" 颜回答道:"到卫国去." 孔子又问:"去干什么? ...

  • 庄子的诙谐:烦恼的根源

    庄语村言,靠近一点看庄子:内篇第六 大宗师        天道自然而成,人事自然而然,懂得这个道理,明白了! 明白天道自然而成,便知道天生万物,万物天成:明白人事自然而然,便知道一通百通,睹一知万. ...

  • 庄子的诙谐:浑沌之死

    庄语村言,靠近一点看庄子:内篇第七 应帝王        齧缺请教老师王倪,四次题问四次都答不知.齧缺因此欢喜雀跃,去告诉蒲衣子. 蒲衣子说:"那你现在知道了吗?有虞氏大舜比不上泰氏伏羲.有 ...

  • 随笔||勿以貌取人

    勿以貌取人 十几年前深秋的一天,我们一家三口去有名的金丝峡景区游玩. 汽车行进在山路上,每驶过一个村庄,都会发现路边有不少人摆摊销售山货,有木耳.黄花.核桃等.返回时,走到半道,看见有游客停车购买山货 ...

  • 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合庄子之旨,开禅宗先河

    "八风吹不动"."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等禅宗思想,是否起源于战国稷下学宫的告子? 战国中期,孟子与告子在稷下学宫的论战,是我国心性学说的起源.告子说: ...

  • 《庄子》:专注于事物的核心,才能抓得住福祸的机缘

    一. 世间真正的智者是致力于自身的能力提升,而不是去在意表象的得失. 愚者向外求,智者向内探寻. 智者遇到问题是努力向内探寻,找到常人所无法察觉的答案,而不是像那些没有自知之明的人一样,无论成败都将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