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批国保--古建筑(24)

本篇要目:

***************************************

931.磨石沟塔

辽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

932.青峰塔

辽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

933.双塔寺双塔

辽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

934.塔营子塔

辽                    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935.无垢净光舍利塔

辽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

936.妙峰寺双塔

辽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

937.银塔

辽至明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

938.沙锅屯石塔

金                           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

939.千山古建筑群

明至清                        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

940.银冈书院

清                            辽宁省铁岭市银州区

****************************************

931.磨石沟塔

磨石沟塔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古城西北25华里的红崖子乡二道边村磨石沟屯西沟里。南距光山铁路白庙子车站10华里。塔为八角形空心密檐式,尚存高17.4米。塔的基台根部外围全部被毁。此塔建立在地势如袋形的山谷之一。1963年4月、1977年8月,文物部门曾两次复修。塔座原形已不见,仅存须弥座的上枭及上枋。上枭是灰色砖雕的仰莲,面涂白灰。上枋的是下边沿是砖雕鼓钉,角部雕有瑞云纹,在须弥座束腰部分的残砖砌迹上,仍可见到横立砖砌成的枋心和藻头的形象。塔座的正东、东北、西南三面各被凿开一洞,塔心已被挖空(现已用水泥填堵)。


塔身建在塔座上枋的一层仰莲上,塔身八面,每面边长2米,各角有一圆柱,各正面的中部有一砖雕圆券门,门分两扇,上下有圆门钉,两扇皆有门环,雕成兽面纹。门外两旁各立一名胁侍,长袍垂膝,两手合成拱式。头部多数已无存。门上有砖雕宝盖,盖帘及丝穗清晰。塔身的东面砖门被凿一大洞,是一个年代较久的盗掘痕迹。


侧面(东西、东北、西南、西北)中部都有一砖雕砌碑,碑首用两条降龙图案组成,中间一块方面碑,其上并无装饰性刻纹,碑上都分别刻有一个粗体大字。究竟是何种文字,有待进一步鉴定。碑座为龟跌式,龟头已严重残毁。偏面碑的上部有一砖雕飞天。单手举莲,面目俊秀,体态轻盈。此飞天与义县嘉福寺等处的飞天相似。塔身上部有砖雕斗拱,每面有转角铺作二拈及补间铺作一拈,均为每两跳五铺作。

塔檐从塔身上数可达九层,每层高约1米。塔檐是用砖叠砌伸出的。中间镶有“绿釉瓦镜”两面,周围表面涂白灰一层。塔檐砖瓦都有不同程度的脱落。塔顶部的刹座相轮,宝瓶及刹杆均早已毁坠。塔心的内壁为六角形。底部较宽,直径为3.6米,顶部较窄,直径约为1.5米,是一个六角锥体,各面中部有突出的麻面灰迹。从凿开的三处洞口和残破的形迹表明,塔心的木构架等均系被后人所挖空。维修后全部堵实。

2013年3月,磨石沟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932.青峰塔


青峰塔,又名五十家子塔,属辽代兴中府安德州境内佛塔。该塔位于辽宁省朝阳县西营子乡五十家子村西,山势较缓的柏山顶上,山下现存辽代安德州城址,东有小凌河支流双龙河由北向南流过。青峰塔是辽宁仅存的五座方形辽塔之一,始建于辽圣宗统和八年(公元990年)。为辽代密宗金刚界佛塔。该塔为方形砖筑、空心十三级密檐式塔,塔身南面砌有抱厦。维修前残高25米,由塔台、基座、塔身、塔檐、塔顶几部分组成。


青峰塔为辽代所建,方形空心十三级密檐式,砖筑,存高约36米。基座长方形,南北长8米,东西宽4.8米。残损严重。基座南面开卷门,有门楼式抱厦,砖雕斗拱承挑瓦檐,是此塔造型特殊之处。通过劵门进入塔心室,已遭破坏。北壁立一座石经幢,残存五层幢座,浮雕佛像,伎乐人等。幢身和幢顶已不存。劵门两侧浮雕力士像,煞是威武。

青峰塔须弥座分为三节,下节于东、西、北三面各设三个小龛,内雕伎乐坐像,门两侧雕舞乐人物,作双手捧物状;上层每面设三个小龛,内雕兽头。须弥座上部用双层仰莲承托方形塔身。塔身每面中央各浮雕坐佛一尊,上有华盖蔽尘,下有金莲捧足,生灵宝座。

两侧则有菩萨侍奉。菩萨外侧立有砖制方形十三级密檐小塔,合为八大灵塔,但塔铭已脱落。塔身四角作砖雕圆柱,上承一斗三升转角铺作,与三朵补间铺作承托第一层塔檐,二层以上均为砖叠涩出檐,上覆瓦,多已脱落。顶部二层塔体坍毁严重更,塔刹不存。

2013年3月,青峰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933.双塔寺双塔

双塔寺位于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木头城子镇郑家杖子村西北500米处,当地称作昭苏沟的山沟内、双塔山山下。据民国19年《朝阳县志》记载:“双塔寺,在县西南60公里昭苏沟村外山上,系本地人捐资修建。寺基地势极险峻,寺前建塔两座,高约数丈,故寺得此名。……每年庙会之日,香火颇盛,四方求福还愿,寺门出入极拥挤云。”双塔山原山上山下共有大小寺院7座,分别供奉千手千眼佛、卧佛、十八罗汉、四大天王、八大金刚及关公等。今仅余双塔寺一座,以及山上两座辽代古塔——双塔寺双塔。


双塔寺双塔属辽代兴中府建州地区历史遗迹。东西相距23米。东塔高11米,西塔高13米。东塔为空心八角形单檐式砖塔。西塔为空心八角形三层檐砖塔,三层塔檐,高13米,塔顶为覆钵式。

双塔辨认之处在于东塔为空心八角形单檐式砖塔。西塔为空心八角形三层檐砖塔,三层塔檐。


东塔为空心八角形单檐式砖塔。造型为楼阁式与覆钵式相结合,高11米,塔顶为覆钵式,塔基上为仰莲花瓣拖起塔身。该塔精美之处在塔身,塔身八面,有券门、假门、假窗及菩萨坐莲浮雕像。假门上写有朱书文字。


西塔为空心八角形三层檐砖塔,三层塔檐,高13米,塔顶为覆钵式。塔身正面开券门,表面浮雕小塔及小龛。

2013年3月,双塔寺双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934.塔营子塔


塔营子乡在辽代叫懿州,公元1023年,辽圣宗耶律隆绪在此为二女儿槊古公主建私人城,赐名为“懿州”。1247年四月初九,武当派鼻祖、太极祖师张三丰就出生在古懿州城。1061年槊古公主死后,她的女儿道宗宣懿皇后将懿州城献给朝廷,当时城内有百姓4000多户,28000口人,城周长4600多米。后来,懿州成为辽、金、元三代的重镇,是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


据相关资料介绍,阜新市境内曾有各个年代的古塔多达十六座,然而大部分古塔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毁,目前仅存三座,均为辽代建筑,塔营子古塔便为其中之一。古塔所在的塔营子乡位于辽西丘陵山区的绕阳河畔,隶属于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

塔营子塔就位于懿州的中心偏西,塔营子塔现存塔高38米,为八角十三阶密檐式结构的青砖佛塔。塔身八面筑有龛室,内置砖雕坐佛一寺,塔身每面都有佛龛,佛像千姿百态,形象逼真,雕工精美。塔身用半圆砖砌出八角柱,使塔身显得浑厚高耸,威严厚重。


修缮前的塔檐只可看出8级,8层以上均已残坏。


2013年3月,塔营子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935.无垢净光舍利塔


舍利塔建于辽重熙十三年(1044年),清崇德五年(1640年)重修。因佛塔内供藏1548颗“舍利子”,所以又称无垢净光舍利塔。舍利塔位于沈阳市西北,皇姑区的舍利塔街道45巷15号,雄伟壮丽,历史久远,从古至今景色不减。

舍利塔是一座十三层密檐八角形砖塔,高33米。整体分五部分:地宫、塔座、塔身、塔檐、塔刹。地宫位于基座下面,是珍藏佛舍利等遗物之处。塔座为八角形须弥座,高17米,每面宽5.5米。塔身分上下两部分,下半部有“仰俯莲”形状的须弥座束腰,中间设一壶门,内有石雕伏兽;上半部为八角圆形倚柱,每面正中各辟一券拱形佛龛,内有坐佛一尊,两旁有胁侍。八面座佛名称各有不同,正南曰宝生佛,西南曰等观佛,正西曰平等佛,西北曰惠华佛;正北曰大慈佛,东北曰普济佛,正东曰慈悲佛,东南曰阿閦佛。塔身再向上有十三层密檐,檐下有砖雕斗拱,并悬挂风铎。最顶端是塔刹,塔刹最下层是八角形露盘,露盘之上承托一圆盘露体,其顶端有铁刹杆,刹杆上穿有三颗圆形、半圆形宝珠,最顶上是一葫芦形铜宝珠。

2013年3月,无垢净光舍利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936.妙峰寺双塔


妙峰寺双塔位于辽宁省绥中县境内,长城脚下,永安堡乡,塔子沟里,妙峰山上,古塔两座,东西对峙,巍峨壮观。寺因山名,塔因寺名,沟因塔名,声音传播甚远。


塔子沟用燕山余脉,妙峰山即在塔子沟中。悬崖峭壁举目皆是,形势之险九削斧劈。谷壑幽深狭窄,狍狐可跳涧来往。辽金时代,妙峰山腰筑有寺院,香火极其旺盛。寺里修塔两座,大小各一,全系砖石结构。明末清初,一支抗清队伍假扮僧人隐于妙峰寺内,时常出山袭击清军,神出鬼没,来去无踪。后因奸细作祟,清兵寻踪至此,设计诱杀僧人,纵火焚烧寺院。大火经月不熄,古刹成灰而双塔无恙,栉风沐雨直至如今。

小塔高约10米,五檐六角,形状与大塔相似。


大塔高达24米,九檐八角,边长2米。塔身刻有“辽天祚皇帝宣赐舍利塔”。

2013年3月,妙峰寺双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937.银塔


银塔位于辽宁省海城市接文镇接文村西塔子沟北村山坡上,是迄今保存完好的辽金时期古塔之一。因塔身为白色,故名银塔。原有银塔寺,因年久失修,最后毁于“文革”时期。

银塔由塔基、塔座、塔身、塔刹组成(塔刹已无存),高约15.58米,为六面九级实心密檐砖塔,塔基为须弥座,每面长2.8米,周有仿木砖砌围栏,栏板雕有花纹、鹭鹚、虎、荷叶及水草等花纹。塔座与塔身之间雕仰复瓣花纹。第一级塔身六角有砖砌仿木方形柱,上有柱头和补间四铺作斗拱。每面龛内有座佛一尊,两旁有协侍,上有宝盖和二飞天,塔檐用砖叠砌,上复实心半圆瓦垄及虎头瓦当,每面檐再嵌砖雕兽头,塔顶砌莲瓣宝瓶。

2013年3月,银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938.沙锅屯石塔


沙锅屯石塔位于辽宁葫芦岛市南票区沙锅屯村东北处一道山口中央突兀而起的石岗位于之上。塔的形制为六角五级,高约5米,就地取材,用十八块石材雕刻接砌而成,置于山岗突起上面的一块沉积岩上。


塔座为须弥式,由san三块石料拼成;束腰各面均雕一门,内雕一兽,每兽胸前均系有铃铛,神态各异。神兽上层的塔身为一圆形莲座,宝座上有六面尖拱式佛龛,置坐佛于莲花之上。龛上雕有花纹,饰宝盖,各角雕圆形倚柱。


塔身之上用五块石材雕成塔檐,六角翘起,逐层收敛;塔顶为玉珠式塔刹。五级塔檐上角脊前端凿有挂风铃的圆孔。在塔下西侧有一块十六七平方米的扁平大石头,石面中部刻着“泰和六年七月”六个汉字。这是迄今发现该塔修建情况的唯一佐证。该塔历经八百多年风雨剥蚀,风化比较严重,多处出现明显裂痕,塔基、塔身均有粗糙的修补痕迹。

2013年3月,沙锅屯石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939.千山古建筑群

千山古建筑群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千山,包括“五大禅林”(龙泉寺、香岩寺、大安寺、祖越寺、中会寺)和无量观,


五大禅林之一龙泉寺


建于明万历九年的龙泉寺山门

龙泉寺以法王殿、大雄宝殿为院内建筑的中轴线,两侧配建客堂、禅堂、斋堂;西侧高崖上建有鼓楼、西阁、小书房;东侧高崖上建有钟楼、藏经阁、凉亭;南面峭壁上建弥勒殿,西北更高的山坡上建后殿、配房,山门在西南半坡上。


龙泉寺大雄宝殿

悟公塔院,此塔上有石额:真和尚塔,康熙二十年四月吉日。

大安寺位于千山南部,是佛教传入千山最早开发地之一。大安寺是由山门、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等组成。钟楼是歇山式建筑,砖木结构。


檐大雄宝殿五开间,歇山式顶单檐有前廊。


大安寺观音殿


千山祖越寺,相传始建于唐,现存建筑均为清代后期修建。其建筑有正殿,韦驮殿,钟楼、鼓楼、东西配房,客堂等。祖越寺建于山坡平地上,规模不大,且游人稀少。


祖越寺大雄宝殿歇山式顶单檐,屋脊龙飞凤舞。

中会寺山门建于民国23年。

中会寺位于千山中沟的仙人台景区,现存建筑多为清后期修建。中会寺分为山门、禅堂、大殿三个建筑群,南北一字排列,中会寺分上下两层殿,后殿依山,前殿濒涧,布局十分精巧,整个寺院的建筑群都在砖石砌成的大墙之内。主要由牌坊、天地楼、念佛堂、后阁、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毗卢殿等建筑组成。


无量观,清康熙六年道教全真龙门派第八代弟子刘太琳创建,后屡有修缮。无量观是千山修建最早的一座道观,其建筑规模之大,优美风景之多雄冠千山之首。

三官殿是无量观的正殿,始建于清代道光二十六年。为硬山式建筑,砖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面有回廊、石柱。。殿两旁修东、西配房各三间,为硬山式建筑。

祖师塔位于无量观山门外,用花岗岩石叠砌成,六面七级密檐实心塔,底为须弥座。塔南面嵌有塔铭"皇清羽化先师刘公伟太琳之墓"。塔铭龛上横额刻"开基始祖"四个字。塔顶为圆形覆钵式。在祖师塔附近还有一座砖塔-葛公塔,正在维修。


2013年3月,千山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940.银冈书院


银冈书院位于昔日的铁岭古城内南门之右、今日繁华的银冈小区之中,是一处古朴幽静的清代园林式建筑群。银冈书院在清代影响力巨大,康熙年间曾任顺天府尹又任奉天府尹的屠沂,遍游全国各大书院,当他来到铁岭了解到银冈书院的现状与历史,大为感慨,把银冈书院与河南的嵩阳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和江西的白鹿洞书院,并列为全国五大书院,并撰文勒碑留记,被誉为“关东第一书院”。这座有着三百五十余年历史的古典建筑群是“东北地区建院最早、办学最久、保存最完,是好、影响力最大的清代第一书院”!


银冈书院在成立之日开始,便在东北教育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时至今日也是东北地区唯一保存下来的古代书院,其"开本邑教育之先",培养出了一大批英才。令人无比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就曾经在银冈书院入读小学。银冈书院内现在特设立了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并被列为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银冈书院始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创始人是当时谪居铁岭的郝浴。郝浴不仅亲手创办了银冈书院,还亲自在此讲学十八年,至康熙十四年(1675年)复职还朝,留所居宅院为书院,并命名为"银冈书院"。其后几经修建,渐渐形成了今日的规模。至1910年周总理入校读书时,银冈书院已经有校舍七十多间。整个建筑群,清幽典雅,古韵浓郁。现今的银冈书院基本完好地保留其最初建设的风貌和布局,东西排列三个院落。中间为郝浴最初所建宅院,东为银园,西院辟为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

郝浴(1623-1683),字雪海,又字冰涤,号复阳。清直隶定州唐城(今河北省定州市城区唐城村)人。浴"少有异禀","生而机警,负异才。年十四五,能通六籍百家言,尤留心世务,高自期许,讲求古今治乱兴亡之故,而慕诸葛忠武、李邺侯之为人。少有志操,负气节。"顺治六年(1649)中进士,授刑部主事。因其非凡的才干和胆略,顺治八年,升任湖广道御史,并委以钦差大臣重任巡按四川。

2013年3月,银冈书院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