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武进路
武进路,原名靶子路或老靶子路,是上海市虹口区的一条马路,东西走向,东起虹口港边九龙路,西至河南北路。长1115米,宽12米到18米。武进路东头与九龙路交汇,隔虹口港与溧阳路音乐谷相望。
这条路原系一条小河浜,名叫穿洪浜。1853年太平军攻克了镇江,极大震动了当时刚开辟不久的上海租界当局。为了自保,在租界定居的外国商人组织起一支名叫万国商团的民兵武装,宣布租界实行武装中立。1870年,租界工部局收编该武装作为租界的武装力量,在当时美租界外的虹口港一带购买了一块土地,作为训练射击的靶场。并且将靶场南面的穿洪浜进行填埋筑路,命名为靶子路。1943年汪伪政府接收租界,以江苏武进改今名。沿路为住宅。
武进路东头两侧都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地盘。该院是全国建院最早的综合性百年老院之一,其前身是上海公济医院。这所创建于1864年的医院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西医医院,也是全国建院最早的西医综合性医院之一。这座曾自诩“规模之宏大,历史之悠久,沪上医院无以伦比”的医院,传承、创新、发展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了。
上海公济医院,建院勒石上清晰地铭刻着“上海公济医院创办于西历一千八百六十四年三月一日”。1863年(清同治三年),时任法国驻沪总领事委托天主教江南教会筹备,共筹得资金逾5万两,于次年正式创立。起初规模极小,仅有床位35张、病房17间。在战火纷飞的日占时期,日军当局还曾将公济医院指定为患病囚犯集中地,医院控制权一度由日方指派或日籍医生把持。
也许当时的创办者未曾想到,这家以疗养院的形式收治居沪外侨病患的小医院,竟能传承砥砺,走过一个半世纪历程。2017年医院有职工3820人,核定床位数1580张,临床三级学科和医技学科48个。
位于吴淞路560号的虹口救火会(虹口消防中队)。工部局设计,1917年竣工。占地面积1659平方米,建筑面积4747平方米,砖混结构三层,西南向,略呈文艺复兴风格。平面布局转角处作大的凹弧形,留出前场空间。立面对称,底层及阳台内墙为仿石墙面,其余为清水红砖墙面。中部二、三层有通长内阳台。屋顶有一方形塔楼,上部为六边形暸望塔。这座36米高的瞭望塔楼,瞭望半径可达五公里,是全国首座消防瞭望塔楼,具有里程碑意义。
虹口消防中队前身为成立于同治五年(1866年)的火政处虹口机队,初址设于现址南首的沈家湾附近,因此俗称该队为沈家湾救火会。1915年8月,迁入现址,称虹口救火会。1994年2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虹口救火会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武进路183号,墙上三位一体的窗户形状,典型的基督教教堂。原来是上海卫生疗养院分院、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沪北会堂的旧址。该教堂由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传教士施永福,创建于1905年,是该会在上海建造的第一座教堂,也是该会在上海传教士聚集的场所。二层的教堂是1924年建造的,最早这里叫“沪中会堂”,抗战后改称“沪北会堂”,1958年,成为了联合礼拜场所之一。1966年8月,因文革聚会停止。“文革”结束后,“沪北会堂”重新开放,由于信徒增加太多,联合礼拜次年改到了景林堂进行,而这里,如今已经变成了餐厅和旅馆。
武进路171号,教堂东侧,1929年建造,原上海卫生疗养院分院,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沪北会堂旧址。
武进路171号的原上海卫生疗养院分院,如今已是人去楼空。底层所有门窗都已封闭。
在教堂与疗养院之间的过道口,挂着海军东海舰队司令部上海招待所的牌子,可过道里却堆满垃圾。
过道不通,不知这海军东海宾馆现在是否在营业,或许从南边的海宁路另有出入口。
武进路225弄3—11号,原恩德教堂神职人员住宅,联拼式样。建于1930年代,砖木结构。坡屋顶,设老虎窗,外墙面以青砖为主。
走进院里,这里已被七十二家房客占据。
但从房子门窗装饰看,还是与众不同。
武进路225弄9号、11号,这对经典的双门,不知吸引过多少摄影爱好者的眼球。
这门楣上的砖雕,很是精美。
在武进路,象215弄同福里这样的旧式里弄、临街装饰新潮的砖木结构二层楼房有很多,大都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修建的。
武进路北侧,临街有一溜毗连式公寓住宅——武进路206--296号。砖木结构,20世纪20年代建造。清水青砖外墙,嵌红砖带饰。立面采用券柱廊与长方形窗相间隅,檐口采用高出一层的三角形山墙作间隔。
1867年9月,英、美租界(即公共租界)确立,美国基督教圣公会中国区主教文惠廉趁苏州河北岸地价低廉,以建造教堂为名,在武进路一段,建造大片房屋,高价租卖——武进路上的这片毗连式公寓住宅,就在当年这片被低价买入的地皮上。
武进路521弄德年新邨。旧式里弄,1900年建造。
德年新邨过街楼。
武进路440号,建于1923年,1959年曾在此开办信谊药厂技工学校,后迁至四川北路71号。
上海良辰钟表历史悠久、实力雄厚,从解放前至今一直专注于世界名表维修,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日本及中央新闻记录片厂都曾报导过。
店后的洋房,有楼梯上楼,楼梯扶手造型与雕刻,一应西洋风格。
武进路400-412号原英华书局。现在是海军幼儿园。
该建筑造于1892年,目前整体仍保持原有风貌,是虹口区内房龄最长的建筑。美国传教士何伯森为培养翻译人才,而创办的英华书馆,于1904年租用此处。解放后,这里一度成为了海军军官的宿舍。
武进路400-412号为两幢西洋式 花园住宅。占地面积554平方米,建筑面积1397平方米,砖混结构三层,坐北朝南。连续券柱式外廊建筑,平面为四方形,立面以竖线条构图,红黑相间砖墙,红瓦四坡顶。砖砌的立柱、走廊,连贯的弧券窗户,各层间突出的腰线,都呈现了古典主义风格。东立面底层入口有爱奥尼柱式装饰,两端叠涩造型,厚实,有透视感。
武进路393弄11-14号,武海小区。大铁门半开,便走进去瞧瞧。
这是一个老式弄堂。1937年夏,马相伯发起创建太和高级助产职业学校,后因抗战而停顿。抗战胜利后,王也樵等人力促复校于南市蓬莱路,后因学生日增,先迁石门二路,再迁武进路393弄1号,上海解放后学生毕业学校停办。
马相伯也算是晚清时期,上海的一位重要人物,同治十一年,曾任上海徐汇公学校长,同时悉心研究天文、数学,著《度数大全》120卷。光绪七年,又出任清政府驻日使馆参赞。光绪十年,升任驻长崎领事。在发起创办太和高级助产职业学校之前,光绪二十九年,马相伯就在上海创办了震旦学院,以“广延通儒,培养译才”为宗旨,自任院长并亲自授课。
眼前的小区里,空无一人。所有的过道、大门都被加气混凝土砌块封堵了。
沿马路还剩3幢庞大的英式老建筑,据说原来有6幢,拆了前三幢。现居民已经迁出,房子能否保留下来也不得而知。
越往西行,就越不是滋味。若不是有行人走过,还以为是一条废弃的街道!马路两侧,所有店铺、门窗,全都用砖块封上,等待它的可能只有一条路——消失。
武进路566号,三层半西式楼房,建于1910年,建筑面积749平方米。房屋为殖民地外廊式建筑,主要外墙采用红砖墙面,局部部位雕工细致。南立面连续券,有券心石,南立面西测形成三层三角形山花门头,内套半圆券。房屋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人文价值待调查。
武进路560--578号外表如新的虞洽卿住宅。虞洽卿(1867.6.19-1945.4.26)早年到上海当学徒,1894年后任德商鲁麟洋行买办、华俄道胜银行买办。1908年创办宁绍轮船公司。1920年合伙创办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任理事长。1923年当选为上海总商会会长。抗战时期坚持抗日爱国,日军占领租界后赴渝经营滇缅公路运输,支援抗战。1945年4月在重庆病逝。
武进路西至河南北路结束。
临街这么好的房子,说拆就要拆了?
走进背街的弄堂,旧式的石库门建筑,也静静地等待……
拆吧!江西北路口,一片废墟,瓦砾堆成了小山。
真想在武进路多转转、看看,比如,武进路435弄永吉里——弄堂里有租界界石,为第一人民医院腾地皮盘的虹口中学老校址,还有中共特科的所在地“三民照相馆”等等。这些地方就像它所在的武进路,她有过阳光,也有过风雨,静静地度过百来年的历史,只是,现在已经无处寻觅……
(2018年1月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