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苏22 一位北宋优秀中层干部的晋升之路

徐苏22 一位北宋优秀中层干部的晋升之路
昨天讲到,宋代的官僚体系由三个部分组成,官、职、差遣。
现在,我们来梳理一下“苏拉拉升职记”——
苏轼第一次外放时的抬头是:将仕郎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
将仕郎在北宋是从九品的官阶,虚衔是大理评事,实际工作是凤翔府签判,相当于今天的市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
苏轼第二次外放时的抬头是“以太常博士直史馆通判杭州”,前文讲过,当时,以苏轼的工作成绩和能力,足可以任知州,奈何新党压制,生生将他降为通判,但因祸得福,苏轼才有机会肆意拥抱杭州的美好湖山。
太常博士是苏轼此时的官衔,正八品
直史馆是他的虚职,但这个虚职非常重要,体现了苏轼在皇帝心中的地位,这个虚职是从治平三年(1066)即授予苏轼的,一直到乌台诗案发前。
直史馆本身是从六品的官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他进入了帝国的史馆体系,意味着皇帝对他综合能力的全面认可,并有着另一重暗示:你已经进入了未来宰执的候选序列。
通判,按照常规理解,即相当于副市长、二把手,但在北宋的官僚体系中,通判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协助皇帝监督地方大员的举动,可以直接给皇帝写内参,这也与太祖建国之初被五代十国的篡权历史种下心理阴影有关。
第三次外放,实际上,苏轼从杭州任上没有回京,直接去了密州,在密州最初的抬头是“太常博士直史馆权知密州军州事”,在“圃苏篇”的开篇已经说过,这是苏轼第一次成为地方政府的一把手。
在密州,苏轼的官、职都没有变化,但实职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升级。熟悉中国官场的人都明白,官僚体系中,从副职升到正职有多难,别看只是小小的半级之差,大部分人,可能一生都停留在副职上,成为正职,在能力、年龄、运气、关系等方方面面都要给力。
所谓军州事,就是地方政府的军事和民政,知就是管理,也就是说,苏轼是密州军政一把手
需要注意的是,苏轼在密州最开始的差遣是“权知”,权即暂时,说直白点,就像今天让领导干部初到某地上任时,抬头上写的是“代理市长”,过个一年半载,再把这个代理二字去掉。
同样,当苏轼在密州任上工作了一年多后,他的抬头已经改为“朝奉郎、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知密州军州事”,那个“权”字已经消失了,朝奉郎也属正六品的官阶。
很显然,朝廷对苏轼在密州的灭蝗赈灾工作非常满意,不但给他转了正,在官阶上也有了晋升。
在徐州,苏轼的抬头是“朝奉郎、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权知徐州军州事骑都尉”,虽然抬头都没有变化,但从偏远贫瘠的密州,调到富庶的军事要冲徐州,足见朝廷对于苏轼能力的高度认可。
苏轼在徐州抗洪治水的巨大成就,获得了朝廷的高度认可。
那么,为何在徐州获得巨大成就的苏轼,仅不到两年,就被调往湖州了呢?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