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里的时光
豆腐里的时光
■贾艳
走在小城的街头,暮色笼罩的时候,长长的小巷里经常传来悠长悠长的叫卖声:“卖豆腐脑——卖豆腐脑——”每当这时,就会勾起我满满的回忆。寻常人家,豆腐是饭桌上的常客。记忆里,从孩提到少年,从为人子女到成家立业,豆腐始终与我一路相随。
6岁时,父亲带我到他上班的地方读书,住在供销社大院里。每天中午下班后,父亲自己烧饭,做得最多的就是青菜烧豆腐。那时还没有电饭锅,一开始烧饭是用的煤油炉,再后来用的是煤球炉。米饭在煤球炉上蒸着,父亲就开始洗菜,我放学回来,就在边上守着,等到锅里的水沸腾了,快干了时,就把炉门封起来,再用小火蒸一会,有时贪玩,一不小心,锅里的米饭就可能飘出一丝糊味。等到饭好了,父亲就拔开炉门,开始烧青菜豆腐。等到炉火再旺起来,至少要十分钟,一顿饭好,常常已经12点多了。父亲每天都会从办公室带回一些报纸,有《光明日报》《文汇报》《法制报》《新华日报》,在等饭时,我就开始翻这些报纸,寻找我感兴趣的文字。每份报纸上都会有一些散文、诗歌、时评之类,至今记忆犹新的是一个叫“独角兽”的栏目,里面都是一些言辞犀利的时评。
父亲烧的青菜豆腐,是用菜籽油烧的,那时也没有生姜、鸡精等调料,青菜放锅里一炒,放点水,把豆腐敲进去,烧开了,加点盐,再烧几分钟,就好了。一开始没觉得难吃,可是天天吃,就觉得满嘴的苦味。我终于觉得受不了了,星期天回家时,就跟妈妈诉苦:“爸爸天天烧青菜豆腐,实在太难吃了。”妈妈告诉了爸爸,爸爸有些生气,说我身在福中不知福,那个年代,能天天有豆腐吃已经不错了,好多人家中午都吃的菜烫饭呢,再说,豆腐富含植物蛋白,可以补充营养啊,做起来又不费事。也是,那时候,寻常人家,猪肉是吃不起的,十天半月吃一顿炒肉丝已经很难得了。话虽如此,父亲还是变换了菜式,经常买些韭菜、萝卜之类,只是韭菜理起来费事些,萝卜要烧好长时间。
上初中的时候,二哥和二嫂为了生计,在家做豆腐卖,我才知道原来做豆腐这么辛苦。放寒假的时候,正值数九寒天。每天下午,嫂子都要在井水里淘几十斤豆子,淘洗干净,就把它们放在木桶里浸泡。到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就起床开始用石磨磨豆浆。那时还没有电动机器,全是人工。磨完,还要用纱布过滤豆腐渣。然后,把豆浆舀入大锅里,烧开后,趁热舀入桶里,开始点卤,一边不停地搅拌,等到里面像豆腐脑一样,赶紧盛入定制的木框里,让它定型,然后,上面放上木板,上面再压上一桶水,让里面的水分出来。这一系列的过程都要一气呵成,中间不能有丝毫耽搁。我清晰地记得那时侄儿才几个月,有次饿得哇哇大哭,我抱着侄儿,叫嫂子给他喂奶,嫂子说等手上的事忙完的,这一等,就是个把小时,我只得抱着侄儿来来回回地踱着,至今,小侄儿当时的哭声好像还在我耳边回响。那时,刚上初中的我,看到了哥哥嫂嫂谋生的艰难,也坚定了我好好学习,跳出农门的决心。
上大学后,中文系上午一星期有三四个第四节课,食堂还没有保温台,下课后再到食堂,饭菜都已经凉了。穷则思变,我和同桌就经常出去吃面条,但时间不长就已经吃得倒胃口了。某日,校门西边有一家“平桥豆腐”店开张了,一看在市区还能吃到家乡名菜,我们赶紧过去品尝。老板和老板娘是车桥人,待人很热情,价格也公道,满满一海碗,骨头汤做的3元一碗,鸡汤做的5元一碗,莹白的豆腐上面撒着芫荽、蒜花、麻油、胡椒粉,鲜香扑鼻。我们两人吃一碗刚好。那时,我们师范专业有国家补贴,学校的饭票整条街通用,他家也不例外,于是,我们就成了他家的常客,百吃不厌。去得多了,经常看到他家后厨里,切好的豆腐丁只有几毫米大小,全是小小的菱形,一整筐放在自来水龙头下滤水,下面是一只铅桶。上面的水龙头是不关的,一直在滴水,下面的水经常溢到水池里。我们很好奇,就问老板娘为什么要这样,老板娘告诉我们,像这样过滤一夜以后,豆腐里的苦味就没有了,做出来的平桥豆腐才好吃。难怪,他家的豆腐没有一点点苦味。毕业以后,我再也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平桥豆腐。后来有事回母校,“平桥豆腐”店已经不见踪影,不知道他们家的店还开不开了?如果开,搬去了哪里?多想再去品尝品尝那终生难忘的平桥豆腐啊!
有了孩子以后,我家也经常吃豆腐,不过,经常是孩子感冒的时候。听同事告诉我,青菜豆腐汤清热去火,于是,孩子感冒时,我就经常做青菜豆腐汤,满满一碗汤喝下去,出个汗,感冒就差不多好了,果然,古人的话没错:“青菜豆腐保平安。”再后来,在时代超市里,看到有油炸的豆腐圆子卖,买回来用微波炉热一下,和刚出锅一样,孩子特别爱吃。每天除了上班,还要忙一日三餐和琐碎的家务事,整天忙得跌跌绊绊,我才发现当年父亲边上班边带我多不容易。
而今,父亲早已离我而去,哥哥嫂嫂也已改行做其他生意,因为各自忙于家庭和工作,大学的同桌见得少了,孩子也已上了大学。走在小城的街头,经常会看到有卖豆腐脑的人推着三轮车,走在暮色里。每当这时,我都会买上一碗,权当晚饭,一边吃,一边回忆那些豆腐里的时光……
贾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喜爱文学但读书不多,渴望旅游但游历较少,喜欢花草但花粉过敏,深知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但求半称心。身在校园,兢兢业业,但求不误人子弟;行走人生,万事随缘,只愿看淡荣辱得失。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坚强。人生苦短,心若向阳,处处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