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这个故事以前上过,但比较简略,许多诗句未作解释;泉州的李老师提供了很多鲜活的现场信息,他还专门带人探访了当年的舟峰,感觉有必要重写一次,补充一些信息,让宋代历史离读者更近。
【原文】
庆老字龟年,能为诗。初见李汉老参政,投贽,有“共看栖树鸦”之句,大奇之,以为得韦苏州风味。所居北山下,山顶有横石如舟,自称“舟峰”,汉老更之曰“石帆庵”,为赋诗曰:其后庆老死,汉老作文祭之曰:“今洪觉范,古汤惠休。”亦尝从佛日宗杲参禅,杲不印可,曰:“正如水滴石,一点入不得。”盖以言语为之祟云。泉州报恩寺庆书记亦能诗,汉老称赏其一联云:“人从晓月残边去,路入云山瘦处行。”以为可入图画。
(舟峰下由明代史学家何乔远为纪念李汉老而刻石的醉月岩,感谢“泉州老李”提供照片,下同)
【白话语音文字版】
庆老字龟年,他会写诗。最开始,他以“投贽”的方式拜见过李汉老参政(参知政事)。所谓投贽,就是用诗文的方式拜见达官显贵。李汉老见到庆老诗中有一句“共看栖树鸦”,觉得这诗有韦苏州(唐著名诗人韦应物)的风味,不禁对庆老大感惊奇。后来,庆老住在北山(泉州)下,北山顶上有一块横石头,看起来像船,庆老给山峰取名“舟峰”,李汉老又把“舟峰”改名叫“石帆庵”,因那块石头看起来也像船帆。李汉老还写了一首诗夸赞庆老:“鹑作衣裳铁作肝,老将身事付寒岩。诸天香积犹多供,百鸟山花已罢衔。定起水沉和月冷,诗成冰彩敌云缄。山头画舸谁安楫,我欲看公使石帆。”(参考简释:您身穿破衣,以铁石心肝在这里修行,年老后,竟把余生倚靠在这块寒冷的山岩{居住},尽管生活艰辛,但您上接诸天,不乏供养,连山上的百鸟和山花{神}也不敢衔取供物。您打坐入定的境界仿佛是水沉静、月冷寂。您在高山顶上写成的华彩诗句有冰霜的韵味,需要用白云来缄封,山头的这艘画舫谁来驾驶?我就想看您庆老来开船。)有一回,李汉老拜访庆老未遇,李汉老又留诗一首:“惠远过溪应送陆,玉川入寺不逢曦。夕阳半岭鸦栖树,拄杖寻山步步迟。”(参考简释:李汉老把庆老比喻成东晋高僧慧远,慧远住在庐山东林寺,当时社会名流多有拜访,慧远送友不会超过门口这条“虎溪”水,这回庆老不在家,一定像慧远送特殊朋友一样,送过了虎溪,所以到现在还没回来。“惠远过溪应送陆”中的“陆”,指的是著名道士陆修静;“玉川入寺不逢曦”中的“玉川”指的是唐代诗人卢仝,他自号“玉川子”,这个“曦”,指卢仝平时交往很熟悉的一位僧人“含曦”。李汉老说,我等到你夕阳西下,你也没回来,所以我拄着拐杖即使再快,反正结果也是迟到的,见不到你。另外,“鸦栖树”文字正迎合了当时庆老去拜见他时候说的那句“共看栖树鸦”,说明了两个人的交情。)庆老去世后,李汉老写了一篇祭文,里面有这样的话:“今洪觉范,古汤惠休。”洪觉范是南朝著名的诗僧,汤惠休是北宋著名的诗僧。说明李汉老对庆老评价非常高。庆老曾经拜访过一位大禅师“大慧宗杲”,大慧宗杲没有印可庆老,他评价庆老说:“正如水滴石,一点入不得。”大概宗杲认为庆老已迷于自己的“诗句”,反而成为了自己修行的障碍。泉州报恩寺有位庆书记(僧人)也能写诗。李汉老激赏庆书记写的一句对联:“人从晓月残边去,路入云山瘦处行。”他说这句诗简直可以入画了。【祥宏点评】:李邴,字汉老,曾做过参知政事(相当于副总理级别),资政殿学士,原籍山东,后久居并终老于泉州;故事虽然名为《庆老诗》,但其中完整的两首诗及一句对联都不是庆老写的,这位庆老,历史上被称为“舟峰庆老”,是位有名的僧人;故事中李汉老提到的“虎溪”很有名,慧远送友不过虎溪,因为一旦送过溪水,老虎都要叫了。著名的“虎溪三啸”说的就是净土宗祖庭——庐山东林寺的一个历史典故。慧远,即佛教净土宗第一代祖师;禅宗讲究以心印心,如果庆老没有得到大慧宗杲禅师的印可,也许说明庆老的诗词或言语,可能对他造成了一种障碍说迷惑;大慧宗杲(1089-1163年),宋代著名高僧,在中国佛教史上也非常有名。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泉州清源山上,现在的“舟峰”,当年庆老的隐修地)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32-谈谈《夷坚志》里的“僧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