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车到山前“哪”有路?
来源:懂懂笔记
随着2020年第四季度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新老造车势力们正纷纷对特斯拉的江湖地位发起了挑战。
先是在特斯拉的大本营——北美市场,一款名字独特的豪华电动汽车(Lucid air)即将入局,这家新车企希望在9月9日发布新品后开启挑战特斯拉的行动。
据悉,Lucid air的杀手锏是超越特斯拉Model S的续航里程,其宣传资料显示充电一次后可以行驶约500英里(约合800公里)。这比特斯拉Model S长续航版的行驶里程更长,而后者在今年6月份刚成为首家获得美国环境保护署(EPA)认可的“400英里以上评级”电动汽车。
充电两小时、行驶500 (mi),这似乎成了不少新上市电动汽车的“大旗”。
除了Lucid,其他几款即将到来的新款电动汽车也试图拉近与特斯拉之间的距离。这其中,既有同属造车新势力的独角兽,也有老牌车企如丰田、通用和福特,它们不仅要在北美和欧洲市场挑战马斯克,而且也想在后者的新高地——中国市场进行竞争。
尽管特斯拉电动汽车也拥有不错的续航里程,但这些新秀都有可能在某些方面成功挤压特斯拉的市场空间(在不同产品线)。而且从中国市场来看,一些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拼续航里程也拼功能用途
Lucid air是一款标准的使用充电电池的纯电动汽车,所以车身重量相对较轻。据国外汽车专业媒体报道,这款跑车的售价6万美元起步,最高配置版本约为20万美元,还需要5万美元的定金。
Lucid air的动力总成系统设计为可在900V下工作,而现在市面上的电动汽车大多是250~400V;其搭载超大容量电池组可能达到200kWh,大约两倍于Model S轿车的电池组。
Lucid air官方展示图片
随着新车上市消息的发布,这家新车企还请来了海外专业媒体《Motor Trend》进行了一场实测,最终实测续航里程为490英里(约合788公里)。这个成绩,依然令人咋舌。
与此同时,外媒最近也在密切关注丰田汽车旗下的普锐斯Prius Prime 2021。这是一辆采用丰田成熟的混合动力车插入式版本的车型。凭借其更大的电池容量,普锐斯 Prime可以仅靠电力行驶25英里。在240伏的线路上,充电仅需大约两个小时,电池电量充满后,协同其具备的汽油发动机可以使总里程达到640英里。
价格方面,LE入门款普锐斯 Prime的建议零售价为28,220美元起,中级X LE的起价为30,000美元,顶级规格Limited的起售价则是34,000美元。普锐斯Prime的起步价比标准普锐斯贵了3700美元,但是其仍然吸引了很多北美车主,因为这款新车可以享受4500美元的联邦税收抵免,这使的2021款普锐斯Prime成为很多精明车主的首选。
据悉,2021年款Prius Prime将拥有升级的安全系统,并且在基本LE型号中可以实现Android Auto功能(但不是最高版本)。
目前海外主流新能源车型的续航里程
尽管作为一款插电式混动车型,其实不太适合与特斯拉Model S作比较,但是不少汽车媒体仍然经常将两者放在一起比较——尤其是高版本Prius Prime驾驶盘的那款巨大的类似于特斯拉内部的液晶屏幕。
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Prius Prime比现代Ioniq插电版贵一些,但比起亚Niro、本田Clarity和Subaru Crosstrek的插电版本便宜。尤其是,Prius Prime的主要竞争对手雪佛兰Volt已经停产。
说到挑战者,还不得不提一下美国的造车新秀Nikola (NKLA)。尽管车没有什么名气,但是这家从出生起就号称要挑战特斯拉的新能源车企,不仅早就上市了,而且目前市值高达175亿美元。
Nikola目前已经推出的三款车型有Nikola One(续航里程达1900公里的混电版)、Nikola Two(续航里程1100公里混电)以及Nikola Tre(续航里程为500公里的纯电版)。同时这家公司正在设计一款名为“獾”(Badger)的混动皮卡,并明确表示要挑战特斯拉的Cybertruck。
这款预计2021年上市的混合动力皮卡是通过电池组和氢燃料电池的组合来驱动电动机,据称续航里程可高达600英里。这架势,有点像在飞机上装了一个便携式发电机。
特斯拉各款车型受到全球造车新势力挑战
目前,Nikola公司的獾(Badger)、菲斯克公司(Fisker)的Fisker Ocean(纯电动SUV)、洛斯顿公司(Lordstown Motors)的“耐力”(纯电动皮卡)都没有量产,但是这些新能源车型都已经亮相,并且不断发出挑战特斯拉“赛博”(Cybertruck)的口号。
其中Nikola的Badger虽然一辆都没有上市,却在8月15日获得了美国无害固体废物处理企业Republic Services公司的大订单,后者订购2500辆垃圾车,完全采用Nikola公司的Badger混电车型。又是长续航又是价格低,尽管Badger混电皮卡要一年多以后才会量产,但是Nikola的股票却又大涨了。
挑战者胜算几何?
除了上述造车新势力,近期即将或已经发力纯电动汽车的传统大厂还有不少,BBA三大主力选手之外,现代汽车本周一宣布将引入两条专门用于电动汽车的生产线,第一条生产线最早于明年开工;通用汽车在日前则正式发布了首款电动SUV——凯迪拉克Lyriq,据悉Lyriq将首先在中国市场推出,然后再于2022年在美国上市;另外国产品牌华人运通也在近期宣布旗下纯电动汽车高合HiPhi X即将上市,据官方说法这将是一款“全球首款可进化超跑SUV”。
至此,如果把国内目前风头正劲的蔚来、小鹏和理想这三家算上,特斯拉的确是在中国及海外市场遭遇了新老造车势力的全方位挑战。
而且从今年第四季度到2021年全年,这些挑战将会如波浪一般一轮接一轮,无休无止。
具体到中国市场,我们有必要将蔚来、小鹏、理想以及Lucid(豪华电动跑车新秀)放在一起,简单地与特斯拉做一比较。
之所以把Lucid放进来,主要原因是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与中国市场以及特斯拉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Lucid的两位创始人都是华人,分别是特斯拉公司前任电池研发主管谢家鹏,以及甲骨文公司前任高管温世铭。其次,Lucid的投资人之一是“下周回国”的贾跃亭,这家车企也是贾老板投资过的三家新能源车企之一。
至于和特斯拉之间的恩怨情仇,就不在这里细述,无外乎是挖角了一大批特斯拉高管,尤其是2019年挖走特斯拉的生产副总裁Peter Hochholdinger,最令马斯克恨得牙痒。
从某种角度来看,尽管售价可能高于特斯拉全系车型,但Lucid是一家很了解中国市场,也很了解特斯拉的新势力车企。随着Lucid air的入局,如果营销和价格策略得当,特斯拉在国内的高端进口车型或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如果贾老板再能为自己投资的这家车企呐喊助威,那么结果……(可能反而不好说了)。
另外从续航能力和性价比来看,特斯拉未来一年内在中国市场最可能遭遇挑战的,主要是理想、蔚来和小鹏。根据国际通用的计算标准,续航能力较强的特斯拉Model 3每次充电可行驶约400英里,目前其在美国的同类车型(主要竞争对手)每次充电可行驶约320英里。
但是在国内市场,尽管统计方法有差别,但与畅销的Model 3相比,理想ONE(NEDC续航里程800公里)以及小鹏P7(续航里程700公里)的水平都超过或接近特斯拉。那么在未来一年的市场竞争中,主打性价比和续航能力能否为理想、蔚来和小鹏带来更多的市场份额?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中国的汽车消费环境千变万化,尤其是特斯拉并没有续航里程的绝对优势。目前市场上的续航冠军是理想,作为混合动力车型,其在未来的市场空间也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至于蔚来和小鹏,除了性价比优势以及续航里程的提升,这两家新车企也在充电桩市场不断加码,与特斯拉形成了更为全面的竞争态势。这些因素,也将影响到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主。当然,续航里程只是消费者对电动车制造商的衡量标准之一,他们还会权衡成本、充电时间以及可靠性、款式和二手车保值等各方面因素。
如果只看今年前六个月的市场状况,显然特斯拉是遥遥领先。但是这种领先态势在7月份却发生了一些小变化。
据中国汽车信息网的相关数据显示,特斯拉在今年7月份在中国市场的新车注册量为11456辆, 而通过美国汽车工业协会(CAIN)的数据显示,特斯拉的注册量相比6月份下降了24%。在CAIN数据中,6月份特斯拉登记注册的新车为14976辆。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六月特斯拉刚刚在中国市场创下了新高,而且其上半年的整体销售情况也远远超过了蔚来、理想和小鹏。从CAIN的数据中可以看到,截至7月底,特斯拉在中国的新车注册量为61217辆。
那么7月份的这个小变化为何值得关注?显然,特斯拉已经在这个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消费市场,面临来自中国本土以及全球汽车大厂日益激烈的竞争。此消彼长之下,特斯拉7月份的下滑自然引人遐想。
根据CAIN的数据,蔚来汽车在7月份进行的新车注册同比增加了三倍达到了3533辆。与此同时,理想汽车在上月底登陆美股后,在公开募股中筹集了近10亿美元。同时,小鹏汽车也在8月8日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招股书,申请在纽交所上市。
中国本土的新造车势力“弹药”充足后,自然会对特斯拉发起新一轮攻势。
当然,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逐渐回暖,对于整个行业是一个重大利好。这也在某些方面刺激了资本市场。
海外市场的投资人似乎更相信这一点,至少很多美股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的股价,在今年以来已经上涨约200~260%,远远好于标准普尔500指数和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更超过了传统汽车类股票的平均涨幅。
【结束语】
对于竞争波澜中的特斯拉来说,其目标就是在新能源这条赛道上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汽车企业。那么,未来一年对于特斯拉和马斯克而言意味着什么?
顺便提一句:上周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7月销量被外媒报道后,其股价在周五收盘时上涨1.83%(至1650.71美元)。但是在盘后交易时段,其股价下跌了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