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解读』黄帝内经中五脏,五味,五色的关系

【原文】

故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1)者死,黑如(2)者死,赤如(3)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4)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生于心,如以缟(5)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生于肝,如以缟裹绀(6);生于脾,如以缟裹栝楼实,生于肾,如以缟裹紫,此五脏所生之外荣也。

色味当(7)五脏: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咸。故白当皮,赤当脉,青当筋,黄当肉,黑当骨。诸脉者皆属于目,诸髓者皆属于脑,诸筋者皆属于节,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此四支八溪(8)之朝夕(9)也。

【注释】

(1)枳实:药名,色青黄。

(2)炲(tāi):黑煤烟灰,晦暗无光。

(3)衃(pī)血:败恶凝聚之血,色赤黑。

(4)豕膏:猪的脂肪,白而润泽有光。

(5)缟:指白色丝绸。

(6)绀:青中而含赤色。

(7)当:有“合”之义。

(8)八溪:上肢的肘腕,下肢的膝踝。

(9)朝夕:通假字,即“潮汐”。早潮曰潮,晚潮曰汐。

【白话详解】

五脏荣于面上的气色,表现出的青黑色像死草一样,那是死征;表现出的黄色像枳实一样,那是死征;表现出的黑色像煤一样,那是死征;表现出的赤色像败血凝结一样,那是死征;表现出的白色像枯骨一样,那是死征,这是从五种色泽来判断死征的情况。面上的气色,如果青得像翠鸟的羽毛,那是生色;赤得像鸡冠,那是生色;黄得像蟹腹,那是生色;白得像猪脂,那是生色;黑得像乌鸦的羽毛,那是生色,这是从五种色泽来判断有生气的情况。凡是心脏有生气的色泽,就像白绢裹着朱砂一样;肺脏有生气的色泽,就像白绢裹着红色的东西一样;肝脏有生气的色泽,就像白绢裹着绀色的东西一样;脾脏有生气的色泽,就像白绢裹着栝楼实一样;肾脏有生气的色泽,就像白绢裹着紫色的东西一样,这些是五脏有生气的表现。

五色、五味和五脏是相合的,白色是合于肺脏,其味为辛;赤色是合于心脏,其味为苦;青色是合于肝脏,其味为酸;黄色是合于脾脏,其味为甘;黑色是合于肾脏,其味为咸。所以白色又合于皮,赤色又合于脉,青色又合于筋,黄色又合于肉,黑色又合于骨。人身的经脉皆上注于目,所有的精髓皆上注于脑,所有的筋皆注于骨节,所有的血液皆归属于心,所有的气皆注于肺,气血经脉向四肢八溪的流注就像潮水一样。

【按语】

本节论述了五脏、五味、五色的关系,指出五色是五脏之气的外荣,五脏之气化于五味。因而五味的太过不及,可以影响五脏之气的盛衰,五脏之气的盛衰,反映于五色的枯荣。故此观察五色的变化,可以推断五脏之气的盛衰及其病变,这一理论为中医诊断学的望诊,奠定了理论基础,至今仍为中医望诊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五色生死荣枯归纳见下表。

望色就是医生观察面部、络脉、皮肤等部位的颜色与光泽的望诊方法,主要指面部色泽的变化而言。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在脏腑的气血活动,通过经络反映于面部色泽之上,因此临床上通过观察病人的面部色泽变化以了解体内脏腑血气的运行状况,就是医生的首要工作。

《内经》对望色诊病不但非常重视,而且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其论述涉及皮肤络脉眼耳唇鼻口舌等等,但因五色变化以面部最为突出,加之面部又与脏腑经络相应,观察又最为方便,所以望面色的内容最多。《内经》采取五行学说取象比类的方法进行演绎,最后归类到五脏气血以判断其盛衰多少,寒热虚实。它的内容涉及到自然、社会和人体三方面,认为五色是天地人三才统一系统的反映,在观察时应当密切联系天地自然社会的变化,根据色泽变化的浮沉夭泽、太过不及、生克顺逆推断体内各种复杂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判断脏腑气血的盛衰多少而确切地诊断疾病。根据阴阳五行学说的类比关系,结合脏腑经络的相合理论以及精气血神的关系等,《内经》望色诊断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成为临床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

凡诊色的要领,总以滋润光泽,含蓄不露,隐现于皮下为有生气,这是五脏之气的正常反应。如果色泽枯槁不泽,晦暗无神则为败象,是五脏之气衰败的外现,预后不良。如果五色暴露于外,毫无隐然含蓄之象的,这便是胃气竭绝的征象,叫做“真脏象”,属于死征。

【应用举例】

望色之法,明莹者吉,昏晦者凶。然陈希夷云:凡色之无光者,不足谓之色。盖光即虚色,灾喜皆不成,不必断也。然则望色者,必于有光中分别明晦,以定吉凶,然后可耳。春青、夏赤、秋白、冬黑,以四时判之,得时者生,失时者凶。四色之中,又须常带黄润之色乃佳,脾气无不在也。准头赤,肺中有火;耳半黑,肾中有邪;年寿赤,则心火炎;眼下青,则脾气逆也,由此而推,思过半矣。鼻准黄明,脾气强也;鼻尖青黄,淋也,白者亡血也,赤者血热也。望而知之为之神,《内经》明堂篇言之详矣。(《肯堂医论论望色》)

【原文】

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1)。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2),故为痹厥也。人有大谷十二分(3),小溪(4)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5),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

【注释】

(1)厥:指下肢厥冷。

(2)空:空,通“孔”,即孔穴。指气血运行的脉道。

(3)大谷十二分:肉之大会有十二处。

(4)小溪:肉之小会。

(5)少十二俞:即指大谷十二分。又此四字,疑是后人旁注误入正文者。

【白话详解】

人在躺卧安静的时候,血就归于肝脏。肝脏贮藏了血液,滋养眼睛就能看东西,脚得到血就能行走,手得到血就能握物,手指得到血就能拿东西。到屋外起床后被风吹着,则血凝结在肤表上,就要发生风湿病;如果凝结在经脉里,就会使得血行迟滞;如果凝结在足部,就会发生下肢厥冷,这三种疾患,都是由于血液不能在脉道中通畅流行,所以发生痹厥。在人身上肉之大会有12处,肉之小会有354处。这些都是卫气所留止的地方,也是邪气容易留止的处所,如果受了邪气的侵袭,就赶紧用针刺或砭石除掉它。

【按语】

中医认为肝具有藏血的功能,肝脏将贮藏的血液通过疏泄作用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器官和四肢。全身各个脏气只有得到血液的滋养才能使功能正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