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读这篇 | 郭永梅:父母渐渐老去
父母渐渐老去
作者:郭永梅
在儿女的眼里,父母的变老,是一个缓慢的逐渐的过程,好象树木的颜色,由苍翠转为枯黄都在不经意间完成。
——写在前面
最近一段时间,父亲和母亲总是生病,频繁出入医院,无情的岁月在他们日渐迟缓的行动中一点一点体现。 母亲74岁,父亲78岁,虽然有些慢性病,因为平日注重煅炼和科学治疗,看上去在同龄人中身体算比较好的,一直没有把年老体弱风烛残年和我的父母联系起来。
第一次有刺痛的感觉是在几年前。晚上九点多回到家,屋里没开灯黑洞洞,电视声音开的很大,母亲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头仰着靠在沙发靠背上,嘴半张着,发出轻微的鼾声。父亲在卧室的大床上躺着,床头灯光微弱,枕边放着诗词书和睡前必吃的安定药片。单薄的身体象一个瘦弱的剪影。那一瞬间,我被父母孤独衰老的样子触动了。他们不是从那一天才开始变老的。
从那以后,我害怕深夜电话铃声响起,害怕父母单独外出,更见不得老人受一点儿委屈,哪怕是别人的父母或是不认识的老人。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父亲母亲开始天天吃药。父亲是久病成医,说起自己的病如数家珍,喜欢看一些医学杂志,随口即出的医学术语常常让看病的医生吃惊不小,就连邻居的大爷大妈身体不适也常找父亲出主意。父亲经常自嘲,吃药比吃饭当紧,一丈丢了九尺,就剩一尺(吃)了!母亲每天吃的药大约十种左右,怕记混吃错,父亲专门做了“药谱”,吃什么药、吃多大剂量、什么时间吃一目了然。既便这样,忘记吃药也是常有的事儿。
母亲每天上街买菜,买的并不多,仍然要走走歇歇,过马路更是战战兢兢,上楼总要扶着栏杆,两步一个台阶。父亲年轻时走路快是出了名的,脚下生风,前两年去偏关参观文笔塔,九级层面的518个台阶父亲一直走在最前面,今年出门见台阶楼梯望而却步,常感叹心有余而力不足。
心理的胆怯和身体的衰老相生相伴如影随行。在我们看来很简单的事情在他们却是翻来覆去拿不定主意。特别是母亲,出门穿哪件衣服,看望病人带什么礼物,过年过节吃什么都让她犹豫不决而犯愁。特别是近几年,因为糖尿病的影响耳朵有点儿背,和人交流时免不了听错打岔,尤其和陌生人打交道老是不自信。我常笑着说,我妈出去串个门儿比参加知识竞赛还紧张。
父亲年轻时是家里家外的一把手,性格随和、知书达理,自打上了年纪,脾气也变了。现在稍有不顺心的事,就会表现的急燥。前几天去交暖气费,优惠办法没整明白钱没交进去,回到家郁闷了好半天。
最近几年,生活条件好了,双休时总想带他们出去转转,之前蛮有兴致,可从去年开始,推三阻四总说不想动,远的地方更不去,总担心出门劳累生病给孩子们找麻烦。每当听到老友生病或去世,我们都尽量瞒着父亲,一旦知道他们都会难过好多天。
父亲最怕使用银行卡,在他眼里银行卡成了高科技,远不如存折让人心里踏实。手机、电脑更是不用,需要联系只用固定电话,或者写信。看到孩子们上网发邮件,一边赞叹互联网带来的方便,一边劝孩子们少上网多读书,不要过度依赖网络而不动脑筋。我们用百度,老人用辞海,每天读书看报,掌握的信息量一点儿不输于年轻人。
老两口常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闹别扭。在他们狭小的生活圈子里,还能有什么原则性的纠纷,无非是饭咸了还是淡了,吃粥还是喝汤之类的小事情,有时想想真可笑。每到这时,母亲本来就不爱说话,越生气越是沉看脸不说。父亲说话嗓门大,火气来的快去的也快,母亲的默不作声常常让父亲无从下手。有时候他们好像专门等着我回去做裁判,给他们和稀泥,当老好人,把他们说笑。
父母年轻的时候,每次发生争执总是父亲迁就母亲,主动示好,给母亲台阶下。现在老了,换了个儿,倒常见母亲开导父亲,忍让父亲,有时尽管心里委屈,也会极力控制情绪,不至于让父亲发更大的火。有一次母亲主动和我聊起这些变化说,到了我们这把年纪,好好活着也没几年了,哪有时间生气?说不准哪一天就剩一个人了,后悔也来不及。说着说着母亲的眼圈红了,我理解母亲的心思,却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安慰老人。父母有四个子女,也就有四个亲家,四个男亲家已全部去世,只剩四个女亲家,这一点对同为老人的父母触动很大,我想这也是母亲现在遇事能想的通看的开的一个原因吧?
和多数为人父母一样,在外人面前,他们总是表现的很乐观,很豁达,衣食无忧,儿女孝顺,一切都很满足的样子。其实在家里,父母亲都是心思很重的人,没人的时候常会顾虑重重,担心这个子女的身体,担心那个孙子的婚事,操不完的心。虽说都是老生常谈,可在他们看来却是躲不过绕不开的问题。也许在他们眼里,我们永远没有长大,永远需要他们的支撑。
老人每天盼望我们回去,但又总是体谅我们的忙碌,言不由衷。我们兄妹离父母家不远,每天总有人回去吃饭,陪他们聊天。他们经常会做好多我们爱吃的东西,让我们吃不了兜着走。有时劝他们少做些,以免劳累,他们却很享受这种被我们需要的感觉。
随着时间的推移,看到他们迟缓的动作,有时真恍忽,这是当年抚养了四个子女的父母么?印象中,他们精力充沛健步如飞,有使不完的劲儿。在贫穷简单的日子里,想方设法维持着一个多子女家庭的物质生活,不说在单位多辛苦,单就家务活儿就多的干不完。我经常想起,冬天的早晨父亲把我们穿的棉裤放在火炉筒上烤热乎再叫我们起床;周日洗大盆的衣服挂在小院里,冻的硬梆梆,孩子们在衣服下面钻来钻去;星期天总是要改善生活,难得有一丁点儿肉都留给孩子们吃,他们甚至不舍得尝一尝。老人不仅抚育了我们四个子女,还帮助我们照顾下一代,他们盼望着孩子们快快长大,如今孩子们长大了,孩子的孩子也长大了,这些日常生活片段还没有遗忘,不知不觉中,老人渐渐成了孩子,到了需要我们惦记照顾的程度。
只要有时间总想带着父母去旅游,路线由父亲决定,每一次父亲都很兴奋,提前画好地图,计算好路程,标注好必看景点,准备好吃的喝的,一路上情绪激昂地为我们讲解,更像一个资深导游,鲜活生动的传说故事、深入浅出的文史知识吸引着孩子们在旅行中增长见识。与其说是我们陪父母旅游,不如说是父母以他们的生活态度影响着我们。在父亲的引领下,我们享受着旅行带来的乐趣,体会着平日忙碌无暇顾及的亲情。母亲体力不如父亲,对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也没什么兴趣,但看到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在一起就感到欣慰和满足,再累也不抱怨。
上周母亲住院,感冒引起腔隙性脑梗,入院第三天症状消失让家里人松了一口气,没想到当天晚上发生低血糖。说着说着话就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赶忙找来糖和面包吃下去,血糖很快升高,脱离危险。看着母亲虚弱的样子,分不清到底是睡着了还是低血糖造成的昏迷。母亲怕我害怕,闭着眼睛告诉我没事没事,大夫也说没问题,我仍不放心,整夜不敢入睡,心里为母亲祈祷平安,恰好那天是西方的平安夜。
母亲住院的一周时间,我天天陪伴在医院。我们说了好多的话,有我们兄妹小时候的傻事,也有周围人的趣闻。回忆起小时候捉襟见肘的生活,说起我哥去东北当兵、我去外地上学时一个人背着行李出门的情景,母亲声音哽咽,我赶快岔开话题,聊聊轻松的事情。
我常想,母亲的内心是孤单的,虽然父亲的照料可以说无微不至,但内心深处,幼年丧母和内向的性格让她为人处事总是很被动。在家也是父亲说的多,母亲说的少。母亲说,住院不好,但每天有人陪着说话好。母亲的话让我辛酸无奈。孩子面临中考这一年,我只是白天回家吃饭,晚上很少陪他们看看电视说说话。在孩子和父母之间,总是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人心向下就是这个道理吧。
在我小的时候母亲特别爱生气,这让我很不理解,甚至有些怨恨母亲的不近人情,现在想来可能是母亲的更年期遇上了我的青春期。比如不让女同学在我家留宿,我认为她小气;结婚时母亲不满意,我以为她嫌贫爱富,后来才懂得母亲的心,从小和继母生活的母亲息怕我受继母婆婆的气。养儿方知父母恩,现在真为自己当初的不懂事感到愧疚,也常为母亲凡事隐忍的个性伤感。
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自己的身体照顾好,不要生病,尤其是不要得上那种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的病,自己难受不说,给孩子们添麻烦。每次说起这些,父亲总是话题一转,带着骄傲的表情,给我们讲他在同学当中身体算是最好的,同批参加工作的人当中只有他健在等等,当然说到最后这一切都归结为心态好,儿女照顾的好才有今天的结果。
这就是我的双亲,中国地地道道的蜗牛式父母,有纯朴的中国式婚姻家庭,从没停止过争吵唠叨,也从没停止过为儿为女的操劳,他们的付出每时每刻让我们感受到爱与温暖。
前几年,我经常开玩笑打趣父亲,以现在的年龄进中央还是年轻干部呢!再说我们家有长寿基因,岁数大了小病小灾正常的,好日子长的呢!这样的话既是鼓励老人也是安慰自己,但我们心里都清楚,生老病死自然规律无法对抗。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努力着,象他们当初对待我们一样,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帮助,给予生命的两头同等关爱。当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们不至于太后悔。
名家专辑快捷阅读,回复作家名字即可
毕飞宇|陈忠实|池莉|曹文轩|迟子建|格非|韩少功|贾平凹|老舍|李佩甫|刘庆邦|沈从文|苏童|三毛|铁凝|莫言|汪曾祺|王朔|王小波|王安忆|余华|严歌苓|阎连科|史铁生|张爱玲|张承志|
博尔赫斯|村上春树|川端康成|马尔克斯|卡佛|福克纳|卡夫卡︱卡尔维诺
国外名家作品合集,回复“合集”,便可快捷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