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纂家谱不光是一种家族文化还是一种社会行为

​家谱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编纂家谱是一个社会行为。

首先,续编好家谱是历史传统。中国有着悠久的宗族历史,也有着悠久的家谱编纂历史。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关于家谱的起源,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尽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供,今本《世本》是清人所辑,但从辑有的篇目可见,《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世本》的意义还在于证实谱学研究发轫于周代,是家谱研究的源头。就家谱的形式而言,唐代以前的古谱和现存的以欧阳修、苏洵创制编撰体例为特征的明清家谱有所不同,但家谱作为绵延不绝的人类历史象征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究其原因除了追本溯源寻根问祖的目的以外,还在于对家谱重要价值的认识。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有过"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之说,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可见其重要。古代家谱研究的内容主要在于对谱学的本身,包括谱例的撰写以及家谱发展历史的研究等方面。家谱的应用研究始于汉代,《史记》中有关帝王谱牒的记载,说明汉代司马迁已经把家谱资料应用到史学领域纪传体史书的撰写中去。后代史学家继承了这一传统,后代编撰的纪传体断代史如班固撰《汉书》、陈寿撰《三国》......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谱牒资料。中国古代对家谱资料的应用主要在史书、方志和人物评传的撰写过程,体现了谱牒的史料价值。到了20世纪50年代,宗族制度崩溃,同门观念弱化,宗族制度解体。特别是经过建国后那段特殊的时期的洗礼,中国的家谱编纂断档了四十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家谱编纂传统才逐步恢复。今天很有必要延续这个传统,让每一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家谱。

其次,没有家谱就没有家族历史,没有完整的家族传承。家族史为什么重要?可以不写吗?不写当然可以,不影响一个普通人的生存与发展,但如果没有家谱,人类的家族记忆多只能追溯三代。三代之后,必须通过文献的间接记忆来了解。随着未来生活的无限延伸,人类大脑的历史记忆会出现递减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爷爷们的思想、事迹不转化成文字,记录下来,祖先们的历史记忆就会丧失,会彻底消失于地球,祖先业迹不为人所知,家族历史若明若暗,家族从此成为一个没有文化之根的家族。相反,如果将家族历史写进一本书中,就有了一个文化之根,残缺的家族就有了一个完整的传承,能知道祖先的来源,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中国不能成为一个永远只有三代记忆的实用民族,得知道自己从哪儿来。只有血缘传承与文献传承相结合,这样的传承才是完整的传承。

其三,家谱可以让祖宗与后代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人类的高明,在于可以将智慧写成文本,不断流传下来。编纂自传、家族史,让自己的事迹与记忆不断传承下来,至少在家族中不断传承,这是一种相当积极的人生观。追溯生活历程,总结人生得失,是做人的一大任务。有了文本,人死之后,其故事仍可流传于世,可以为后辈所传承。有了家族史,就建构起一座家族精神家园,可以激励后人,精神相通。一个人站在列祖列宗前,翻阅着记录着祖辈生命承继过程的家谱,那种生命的神圣感觉与历史感觉,对一个人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重亲情,提高自己的责任感,是起着无法替代的励志作用的。

其四,修家谱是家族历史文化积累的开始。一个家族历史的辉煌或平淡,必须通过文本来展示。只有文本,才可以超越时空而流传。没有历史记载的家庭,是一个文本中不存在的家族。有了家族历史的文献积累,才有资格称为文化家族。家族文化有一个积累过程,没有几代人的积累,是不可能进步的。一个人解决温饱以后,只想着物质享受的人,则是境界十分低下之人;如果能进一步做一些文化事业,那就是一个境界相当高的人。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文化人,应该有所觉醒,主动地承担起家族文化建设之任。

我辈今日不修谱,三代之后谁知你?你记住你的祖辈,子孙也会记住你。修了家谱,从此就开了一个好的头,进入家族文化传承时代,以后可以不断地续修下去,让家族文化不断传承下去。修家谱还意味着我们没有忘本。而今,家谱已经不再单单是家谱,而是对祖先的一种尊敬,是对家族延续的一种责任。如果没有家谱,那又如何继承先辈优良传统,如何让先辈的光辉事迹为后辈所敬仰。家谱,作为姓氏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经过改朝换代,社会变迁,风风雨雨几千年,延续至今,充分说明,它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有巨大的社会作用和强大的生命力。虽然历经战乱和风雨,终究走出了困境,走向了光明。在新形势下修续家谱,对继承中华优良文化传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同时为子孙后代留存一份无价的宝贵财富。编修家谱族谱,上以溯祖宗昭穆之序,下以清子孙世派之源。发扬古贤之风范,传承先人之美德。重申族规家训之谕,启迪子孙后代之本。能增强氏族的凝聚力、亲和力和感召力,可激发同根、同源、同宗的血缘亲情。

(0)

相关推荐

  • “家谱”的作用和意义

    "家谱"的作用和意义,祖德宗功饮水思源,感念先祖慎终追远,明德归厚铸志坚,承前启后创辉煌! 家谱的作用:了解宗族历史,上知祖先,下传儿孙,凝聚家族向心力,代代相传,永不遗忘.也就是 ...

  • 家谱,家族文化传承的根

    清明节.重阳节这些节日对我们并不陌生,这两个节日都伴随着两项重要的民俗活动,祭祀先祖和敬老祈福,以表达我们的追思.怀念.感恩.不忘本等传统情感.而这一切的前提,是知道自己的先人和祖宗是谁,而对这些有清 ...

  • 北京家谱传记文化馆隆重推出百年五代简明家谱——家谱传记绘年华

    专业机构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是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生存价值的终极拷问. 家谱是记录家族世系与传承家族文化的表谱图册,对于具体个人来说,家谱就是你在家族世系中的位 ...

  • 修撰族谱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有记录祖宗事迹的习惯,后人称为"谱",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地方有志也.宗谱的存在有着"辨亲疏,明昭穆"之重要作用,古人常云:"谱牒立 ...

  • 家族中的哪些人士能持有家谱

    "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是我们老生常谈的一段话了,这段话常常会出现在各个家族中的家谱上,它的含义是国家有史书,地方有志书,家族有谱书.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史书,记载了一个家族的源 ...

  • 古代家谱是如何排序的?

    家谱历史悠久,是中国文化在民间的一种普遍文书,同时也算是最早的"传记小说". 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是不宜公布的,存放在家族祠堂或者由长者保管,起源很早,主要区分家族成员之间的血缘 ...

  • 华夏历史这4大家族:4个姓共用一个“通天家谱”,并延续到现在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通鉴外纪>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向都讲究血缘和姓氏.自封建时代开始,贵族开始强调自己的血缘合法性,并且以血缘为基础开始确定身份与继承 ...

  • 祭祖是一种家族文化

    祭祖,表面上看是一种仪式,实际上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北方的农村,每年春节都要举行祭祖活动,祈祷人丁兴旺,家庭和睦,事业顺利,身体健康! 我们家乡祭祖的习俗原来特别隆重,现在简单多了.一般准备五碗献饭 ...

  • 省首届新修家谱评选颁奖大会暨第二届谱牒与家族文化论坛在南京召开

    ᐃ会场 二0二一年五月二十九日上午,江苏省谱牒与家族文化研究会,联合江苏省档案馆.江苏省家庭档案研究会,在南京金陵图书馆召开江苏省首届新修家谱评选颁奖大会暨第二届谱牒与家族文化论坛,这是我省谱牒与家族 ...

  • 家谱,在家族文化传承中,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从古至今,人们都会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运用一定的意义表达和记录体系记录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知识.家谱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献长存于历史的长河中传承许久,那么你了解它吗? 01.家谱 家谱,就其内容而言, ...

  • 家族文化 | 对家谱一概不知,该如何修谱?

    现今社会,很多家族,都对修谱充满着期望和热心,但细究下去,就会发现族人大都都是怀着对家族的一腔热血,而对家谱相关的知识,是一无所知,家谱编修内容.格式都一概不知.让家谱编修徒增难度.家谱,是记载家族一 ...

  • 家谱文化是一种信仰

    宗族宗亲 汇聚宗族宗亲,寻宗寻祖寻辈! 关注 人说国人没有信仰,所谓的信仰究竟是宗教信仰,还是对某一事物的深信不疑?编修族谱也可成为一种信仰,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定不移,是对家族文化的忠实守候. 家谱文化 ...

  • 能让企业的业绩持续攀升的七种企业文化,你的公司占那些?

    企业文化对于一个想做大做强的企业来说十分重要,许多的创业公司因为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因此业绩平平,事业始终停滞不前.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如何建立企业文化?直线管理咨询总结多年帮助企业进行营销咨询 ...

  • 云南大叶种茶树和特大叶种茶树家族族谱

    云南大叶种茶树和特大叶种茶树家族族谱

  • 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一百种!

    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一百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