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情商的三把钥匙:止语,止欲,止行
作者:洞见RDJ
能让你强大的,不是坚持,而是放下。
著名书画家启功先生,曾写过一幅字:自重则威,知止有定。
在五光十色的世界里,能够心中有尺,行有所止,殊不容易。
懂得知止,是一种智慧,也是极高的情商。
01
止语
《醒世恒言》中说:“舌为利害本,口是祸福门。”
有时候,过一时嘴瘾,同时也给自己埋下了祸根。
刘禹锡21岁中进士,本少年得志,官运亨通,却毁在了一张嘴上。
刘禹锡的革新举措得到唐顺宗的赏识,不料顺宗登基没多久就中风,让位给太子李纯。
靠山倒了,刘禹锡被贬到南蛮之地去当扶贫干部。
但没多久,他就被召回长安,难掩激动作了首诗:
《游玄都观》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用今天的话来解读,就是一边讽刺朝廷新贵,一边得意高喊“哥又回来了!”
结果惹恼了当时的宰相武元衡,回城的屁股还没坐热,又被贬了。
等到新皇继位,唐文宗再次把他召回长安。
然而,刘禹锡又写了一首诗宣告自己“王者归来”: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首诗他还作了序,序中有一句“以俟后游。”
大意是,我先提前再写好一首,等下次被贬直接拿出来用。
刘禹锡这般狂妄的态度,再次激怒了朝中大臣。
于是,他又被撵出京师去了苏州,再没回过长安。
想起网上有一句很流行的话:“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闭嘴。”
聪明的人,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
开口前,不妨把要说的话在脑子里过一遍再开口。
要知道,你说的话里,藏着你的运气。
当我们学会止语,懂得少言,避免祸从口出,人生会少很多烦恼。
02
止欲
泰国作家察·高吉迪说:“人一旦成为欲念的奴隶,就永远也解脱不了了。”
人生诱惑何其多,在面对人性的欲望时,很少人能够无动于衷。
《商道》里有一个故事。
林尚沃在成为朝鲜首富后,曾经的好友李禧著给他推荐了管家洪景来。
但是,洪景来表面上是当“管家”,实际上他是来拉拢林尚沃入伙起义的。
当时的农民与商人,社会地位很低,尽管林尚沃坐拥巨额财富,但是作为商人,他并不受朝廷重视。
于是,在面对这份邀请时,他不是没有动摇:
要么答应洪景来,出资协助叛乱集团,一旦起义成功,自己则功成名就;
要么拒绝加入,那就参政无望,无异于放弃了获得权力的机会。
左右为难之际,他想起石崇大师曾留下的字条,打开一看,是个“鼎”字。
林尚沃终于悟透其中的道理:
鼎代表人的三种欲望:金钱、名誉、地位。追求名誉地位,聚敛钱财,无可厚非。可是如果一个人欲壑难填,为欲望所驱使,拥有财富之人过分追求名誉与权势,破坏三足平衡,必定导致鼎翻。
想通之后,林尚沃便截断鼎的一足,向洪景来表明自己无心追逐权利。
5个月之后,洪景来领导的起义以失败告终,叛乱之人均被处决。
林尚沃庆幸道:“好在及时节制了欲望,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稻盛和夫曾说:
“其实欲望本身不是罪恶,凭借欲望毫无节制为所欲为才是罪恶。”
人有欲望很正常,但不要被欲望绑架了你的人生。
那些高情商的人,都明白舍弃,放下过度的欲望。
03
止行
古人云,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人活一世,直行容易,止行却很难。
晚年时,齐白石声名鹊起,时常碰到财大气粗者上门买画。
齐老通通拒绝,不画,不卖。
有些人说他“傻”,这明明是很好的挣钱机会。
但他坚持不趋势迎合,也不粗制滥造,甚至贴出告白条:
“作画不为者:像不画,工细不画,着色不画,非其人不画,促迫不画。刻印不为者:水晶、玉石、牙骨不刻,印语俗不刻,不合用印之人不刻……”
有一个海外权贵对齐白石非常仰慕。
不但高价收购他的画作,还想方设法地笼络他,但齐白石总是婉言拒绝。
在对方一次次登门后,齐白石为了谢绝见客,干脆在大门上贴出“画不卖与官家”的条幅。
齐老先生用他的做人原则,维护了自己的气节。
隋朝大儒王通有一句名言:“大智知止,小智惟谋。”
唯有知道自己应该在哪里止步,应该在什么事情上不能让步,方能保持初心,行稳致远。
最好的处世态度,莫过于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外界的压力再大,也坚持自己的原则。
▽
在岁月中修行,须懂得,知足者乐,知止者得。
就像那句话说的:能让你强大的,不是坚持,而是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