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晚年被贬海南,酒后写下一首4句短诗,彰显他的幽默与豁达

人生难免起起落落,当我们身处困境时,应该如何更好地面对?苏轼用他一生的经历给出答案。作为宋代首屈一指的文人,苏轼的才华超凡脱俗,二十出头就进士及第,可谓是天之骄子。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对苏轼非常赏识,并且毫不掩饰地说:“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苏轼本身就很优秀,再加上欧阳修的器重,很快成为备受追捧的才子,大好前程仿佛在向他招手。孟子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老天为了他变成名垂青史的大文豪,开始给他制造各种挫折。

从三十四岁起,苏轼的仕途屡遭不顺。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不仅得罪了王安石等人,最重要的是,把皇帝给得罪了,苏轼只好请求离开京城,到杭州、密州等地任职。八年后,苏轼面临更严峻的危机,即著名的乌台诗案,若非苏辙、曹太后等人求情,估计苏轼十有八九直接领盒饭。

出狱后的苏轼,被贬到黄州担任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跟普通人区别不大,相当于被一撸到底。如果换成心理素质脆弱的人,根本承受不了如此大的打击,但苏轼就是与众不同,他没有抱怨命运不公,而是以乐观的态度接受现实,他的那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被无数人当成座右铭。

公元1085年,宋哲宗继承皇位,高太后垂帘听政,保守派的王安石被任命为宰相,苏轼被召回京城。从起居舍人,到中书舍人,而后又升迁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只用了几个月时间,苏轼迎来仕途上的春天。但好景不长,苏轼因反对司马光的一些做法,再次被贬到外地,一次比一次远,于绍圣元年被贬至广东惠州。

从北宋都城开封到广东惠州,大约三千里地,那时的惠州比较落后,苏轼依然没有怨天尤人。一晃三年多过去了,绍圣四年的某一天,苏轼正在处理公务,突然收到朝廷的一道圣旨,本以为让他返京,打开后才发现自己太天真了,而是让他赶紧收拾东西去儋州(今海南儋县)。

也就是说,苏轼再次被贬,而且是比惠州更远地方。如今的海南岛是旅游胜地,但在一千年前,海南岛属于人烟稀少的荒凉之地,被贬到那地方,充其量只是比砍头轻一点。此时苏轼已经六十一岁了,身体大不如从前,小儿子苏过陪着他前往儋州。这期间,苏轼的生活很糟糕:“食无肉,居无室,病无药,出无友。”

即便如此,苏轼依然非常乐观,把儋州当成第二故乡,开办学堂,给学生讲课,他被视为儋州文化的开拓者。人们常说随遇而安,但极少人能够做到,苏轼却真正达到这种境界。有一天,苏轼闲来无事,在家中自斟自饮,随后写下一首四句短诗。

《纵笔三首》其一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知是酒红。

“寂寂”并非内心的孤独,而是亲朋好友都不在身边,唯有小儿子苏过一人陪伴。“病翁”说明苏轼年纪大了,身体经常生病。白白的胡须和头发,像是吹不散的风霜。儿子苏过从外面回来,看到苏轼精神饱满,脸色比以前红润些许,以为父亲大病痊愈,心里顿时乐开了花。

苏轼哈哈大笑,然后对儿子说:“我今天心情挺好,刚才喝了几杯酒,所以脸色看起来红润。”这首诗记录了苏轼在儋州的状态,年迈且体衰,但他依旧很乐观,彰显了苏轼的幽默与豁达。

纵观苏轼一生,遭遇常人难以想象的不幸,却始终保持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在逆境中实现自身价值,把儒家的坚毅、道家的超脱、佛家的达观糅合在一起,从而成为世人敬仰的苏东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