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临死前呕血,曾国藩听说后悲痛不已,为他修庙

小珏说历史——《曾国藩及湘军》系列三十三 请勿转载

曾国藩开办团练,初期最大的困难是缺权、缺钱、缺人。缺权是因为他虽然是个二品大员,但他还不是实职;就因为没有挂上巡抚、总督的实职,所以没有固定地盘源源不断补充兵饷,只能靠朝廷并不充足的拨付和各地巡抚的自觉。这两点还可以慢慢克服,但是缺人是刻不容缓的,训练、打仗、后勤处处需要人,没人才啥事情也办不好。

幸好,曾国藩带兵打仗的能力一般,但却有一双识才的慧眼,他很快发掘了一个优秀的将领——塔齐布。

塔齐布是满人,地位却非常低,当时在湖南绿营担任一个都司的小官。后来太平军攻打长沙,他英勇作战,立下战功,这才升为了游击,署理中军参将。这仍然是一个低级别的将官,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出头,直到曾国藩来到长沙办团练。

曾国藩和提督鲍起豹商量,团丁和绿营平日分开操练,五天合练一次,由他亲自监督。

当时绿营已经腐朽不堪,军纪涣散,还有不少人抽鸦片。由于曾国藩不能直接调动绿营,所以他们更是没把操练当回事。每次合练就是稀稀拉拉来几个人,后来人数越来越少。

但是,有一个署抚标中营却是个例外,他们就是在塔齐布的带领下,从来不缺席。塔齐布更是身体力行,他短衣紧裤,脚穿草鞋,一板一眼为士兵做示范。即使是刮风下雨,他也傲然耸立,毫无惧色。曾国藩很欣赏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还亲自到他的营帐参观,看到塔齐布将军营治理得井井有条,大加赞赏。

于是,曾国藩就要保奏塔齐布,让他这个署理中军参将转正。这一下,引起绿营副将清德的不满。清德自己带兵涣散,也不把训练当回事,却嫉妒曾国藩相中的塔齐布,不想让他和自己平起平坐。他拿曾国藩没有办法,便在提督鲍起豹耳边煽风点火,中伤塔齐布,而且自己还亲自羞辱塔齐布。

曾国藩见状,忍无可忍,一连向朝廷上了三个奏折,分别是《请将副将清德交刑部治罪折》、《保参将塔齐布千总诸殿元折》等。

他痛斥清德在守长沙时,就将官服官帽脱弃,准备跑人,被当地老百姓引为笑谈。现在操练时,他却没有到过一次。因此,曾国藩“相应请旨将长沙协副将清德革职,解交刑部,从重治罪,庶几惩一儆百,稍肃军威而作士气。”

对于塔齐布,曾国藩还指出“惟查升用游击署抚标中军参将事塔齐布,忠勇奋发,习劳耐苦,深得兵心。”因此,曾国藩最后以自己的性命和前途担保:

塔齐布可堪大用,如果作战不利,我甘与他同罪。

朝廷接到二品大员这样的奏折,自然应允,将清德罢免,任命塔齐布为副将,配合曾国藩练军。从此以后,塔齐布就如同坐上了火箭一样,仕途一片平坦,他三年之内便由都司因功升至提督。

塔齐布升职这么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曾国藩的慧眼识珠,因此他也在沙场上奋勇杀敌,以报曾国藩的知遇之恩。他仿效岳飞,在手臂上刻上“精忠报国”四个字,每次作战,都是一马当先。江忠源战死庐江,湘军出师不利的时期,就是塔齐布在一个月内先后攻下岳州、湘潭等六座城镇。

这时候,曾国藩本人在靖港遭到惨败,是最失意的阶段。塔齐布的神勇表现,让朝廷认为湘军大有可为,没有怪罪曾国藩,为他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当时,太平天国水师的大本营在九江,这成为湘军的心腹大患。塔齐布发誓一定要拿下九江,立此大功。他在咸丰四年至五年整整一年时间内,先后对九江发动了不下百次进攻,却总是无功而返。

曾国藩也理解湘军还未完全占有优势,并不是最佳时机,派人劝说塔齐布撤兵。然而,塔齐布却比湖南人还霸蛮,他发狠说不下九江,就死在九江。

然而,这竟然一语成畿,塔齐布在咸丰五年7月18日时,刚刚布置完进攻任务,全军就要出发的时候,因为太过劳累,当场吐血,倒地身亡。

对于塔齐布的战死,曾国藩万分悲痛,痛哭湘军失去了一名优秀的将领。他亲自写下挽联:大勇却慈祥,论古略同曹武惠;至诚相许与,有章曾荐郭汾阳。在这里,曾国藩将塔齐布比作北宋曹彬、唐朝郭子仪。

不仅如此,他还在长沙修建了塔公寺,专门祭奠自己的亲密战友塔齐布。

参考资料:《清史稿》、《曾国藩日记》、《曾国藩奏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