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人生》,读过路遥的人生吗?

作家路遥,生于1949年12月2日,逝于1992年11月17日,今天正是他71岁冥诞。

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生,闪耀、辉煌,却也短暂。42岁英年早逝,留给这个世界《人生》《平凡的世界》寥寥几部作品,以及一个孤独殉道者的背影。

这些年,我们对于路遥作品的讨论日益广泛,《平凡的世界》的社会价值更是远超其文学价值。但对于路遥本人,这个朴实到近乎笨拙、以生命的代价追逐文学的意义的写作者,我们了解的仍然太少。

作为路遥的同乡、后辈和深受影响的读者,王刚耗费了近十年时间,遍访路遥生前好友,收集大量一手资料,以编著《路遥年谱》的方式,为这个黄土地上迎风而立的人,留下了一本详实、丰满、全面的人生实录。

在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日的生活记录中, 看到平凡的世界里路遥的人生。

△点击书封或者扫码可购

《我渴望投入沉重:路遥年谱》

王刚 | 著

领读文化 | 出品

 【 预售好礼 】

下单送作者签名钤印藏书票一枚

数量有限,送完即止

1992年11月17日,敏感、自卑、贫病缠身的路遥病逝了。

这位在20世纪80年代声名鹊起的作家,是那个时代文坛当之无愧的佼佼者。他的作品被广泛传阅、研究至今,他的名字已经成为文坛重镇——陕西文学的标签之一。他短暂的一生硕果累累,但其生前却几乎遭遇了人生中所有的不幸 :苦难的童年、饥饿的青少年、不顺利的学业、不顺心的生活、贫病交加……加之个人的英年早逝以及未上山的父母、未成年的女儿……他的一生, 比他的作品更加传奇。

当然,一位作家的日常生活不能简单地与其文学活动相关联,但是像路遥这样一生中充满断层、传奇、争议的作家,其文学创作必然与日常生活状态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作为路遥的清涧老乡,我与路遥之间也曾有过一段特别的缘分。2007年, 我在榆林市文联《陕北》杂志编辑部获得了一份“编辑”的差事,单位安排我暂住市文联二楼办公室十一号,一住就是三年。三年中,路遥常常被人谈起。其中当然有特别的缘由。
1983年夏秋之际,路遥带着电影《人生》的剧组在榆林选景,选完景后,路遥在榆林小住过一段时间,完成了中篇小说《你怎么也想不到》。当时,路遥就住在市文联二楼十一号。小说《你怎么也想不到》中也留下了一系列颇具榆林地方特色的词汇,“毛乌素大沙漠”“古长城”“防护林”“治沙”“文化馆”……
据路遥生前好友、榆林市群艺馆的朱合作回忆,路遥打鼾的声音特别大,从市文联大门一进来就能听见路遥的呼噜声。他每天早上九点多起床,十一二点吃饭,然后开始创作,一写就是一整天。《你怎么也想不到》完稿后,路遥便离开了榆林,也离开了他夜以继日工作过的市文联二楼办公室十一号。
我自小就对路遥充满敬意,加之特别的缘分,以自己特别的方式向这位同乡前辈致敬,就成为我的一个夙愿。2011年春节后,我初步确定了本书的写作构想,开始收集整理与路遥相关的公开与非公开的资料与档案,同时翻阅了大量年谱与传记类书籍,希望以此完成自我训练,为写作《路遥年谱》积蓄力量。

在写作之初,我就给自己定下了非常明确的目标——以编著其生平事迹的方式,尝试理解那个文学语境中的路遥、陕北文化中的路遥,以及人世间最平凡的路遥……我期待《路遥年谱》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更加丰满、真实、多层面、全角度的路遥。可以说,这是我写作《路遥年谱》的初衷。
今天,《路遥年谱》即将付梓,我期待这本拙著能为读者了解这位陕北“大百科全书式”作家提供更多、更新的角度,甚至可以为路遥研究者理解路遥的文学资源、创作态度和文学观念提供更丰富的参照。
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论述了社会主义形态下文艺由“一体化” 格局逐渐向多元化发展的这一过程,但或许是由于该书写作时间较早,作者并未对路遥的两部现实主义代表作品《人生》与《平凡的世界》展开论述,而只在书末的“中国当代文学年表”中列出了作品的发表年代与出处。而作为“重写文学史”的重大研究成果之一,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在第13章第4节专门讨论了路遥的《人生》,而对《平凡的世界》的论述却只有寥寥数言。这两部文学史著作可谓经典,但对路遥及其创作的论述却都不约而同着墨甚少。
进入新世纪,一些研究者隐约感觉到,“对路遥的研究可能会重新激活当代文学史研究的一些路径”(杨庆祥语),基于这一点,从2007年开始,路遥进入了程光炜教授主持的“重返80年代”,时至今日,程光炜、赵学勇、梁向阳、杨晓帆等人的阶段性成果足以说明,“路遥研究”确实是一个鲜活的、丰富的、广阔的文学世界与历史世界,具有文学与历史的双重研究价值与意义。
《我渴望投入沉重:路遥年谱》内封
今天,我们回望路遥,便会发现现实主义没有过时,现实主义文学也永远不会过时,甚至,正如路遥曾经所言,“我们和缺乏现代主义一样缺乏(真正的)现实主义”。可以说,路遥留给我们的文学遗产是一个独立的、科学的、超前的文学形式,甚至其价值远远超越了文学本身的意义。
身处劣境却不断挑战苦难、自强奋斗,这是路遥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 路遥的人格魅力与其作品中体现出的时代精神——给予所有卑微人物以勇气和光亮,并让他们知道自己能够走多远。路遥的一生为我们所展示的,也正是这样一种精神追求。这也是路遥逝世多年之后,其作品愈发为无数读者所欢迎的原因之一。
路遥曾在给蔡葵的一封信中谈道 :“对作家来说,所谓现实,同时也就是未来,也就是历史,因此必须有更具深度的思考,才有可能进入真正有价值的劳动。”
阅读路遥,要在大时代中发现他细微的生活。只有发现这些现实的“日常”,我们才能更好地接近作家本身,理解在时代的留白处那个更广阔的“路遥”空间,更加直观地发现这个世界真实的一面。
写作本书的时候,笔者常常惊叹于路遥对这个世界“初恋般的热情”和他那“宗教般的意志”,他如此热爱着这个世界,爱着他爱的人,却又无力对抗这个世界。他是文坛上真正的苦行僧。无数次阅读路遥,沿着路遥曾经踏过的足迹前行,让我有了一次次与路遥跨越时空的交流,这无疑成为我人生中一次非常重要的自我学习、自我审视的过程。
感谢路遥的同学、同事、朋友,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笔者参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很可能就失去了这些重要文献。感谢那些热爱路遥的读者和研究路遥的学者们,正是他们使得这本小书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的是为这个“平凡的世界”创下不凡文学成就的路遥。如今,审视路遥留下的这份遗产,我们不难发现,路遥坚守着的现实主义阵地——正是我们民族精神家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如路遥自己所说 :“现实主义在文学中的表现,绝不仅仅是一个创作方法问题,而主要应该是一种精神。”路遥用生命恪守的这块精神阵地,使他与他所属的时代保持了一种紧张而良性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对今天,乃至未来都意义重大。本书难免存在错误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指正批评。
注:本文为作者王刚为《我渴望投入沉重:路遥年谱》所写序言,公号排版分段有改动,转载请后台联系。

△点击书封或者扫码可购

《我渴望投入沉重:路遥年谱》
王刚 | 著
中国文学版图上一个孤独的殉道者的身影记录,
生动再现茅盾文学奖得主路遥和他的文学时代。

他用文字令我们相信:人生可以平凡,但不会平庸。

王安忆、梁鸿、厚夫、冯仑诚挚推荐。

△ 下单送作者签名钤印藏书票一枚

数量有限,送完即止

【内容简介】
路遥是从陕北大地上走出来的著名作家,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创作了《惊心动魄的一幕》《人生》《平凡的世界》等多部有影响力的作品。由于身患绝症,路遥于1992年11月辞世。贾平凹说:“路遥是一位像牛一样进行创作的作家,他是陕西文学的英雄。”
《我渴望投入沉重:路遥年谱》一书以年代为主线,采用大量一手资料,详细记载了路遥一生的生活与创作轨迹,将新中国文坛、陕西文坛的重要事件与重要人物穿插其间,将路遥及其作品置于整个新中国文艺发展的脉络中思考,为读者提供了路遥及其作品得以生成的文艺环境与地理条件,进而为重新审视路遥及其作品在文学史上的位置打开了新的空间。

全书广泛利用传主的著述、信札、序跋等材料及谱主同仁、朋友的回忆文章等,用资料翔实的资料,谨慎严密的考证,生动呈现出作家路遥不平凡的一生,具有较高的阅读价值。

【作者简介】
王刚,笔名秦客,陕北清涧人,路遥同乡。路遥纪念馆研究员,作家。著有《路遥纪事》,曾获《上海文学》短篇小说奖。
2007年,王刚在《陕北》编辑部获得了一份“编辑”的差事,期间住在文联二楼办公室,正是路遥曾经住过的地方,由此,羁绊产生。作者遍访路遥生前亲朋好友,广泛挖掘相关资料,创作出为读者了解路遥创作生涯和他不平凡人生的最佳指南——《我渴望投入沉重:路遥年谱》。
【名家推荐】
我永远忘不了我们行走在黄土沟壑,就像行走在地的裂缝,崖上的桃花在遥远的天空映下疏淡的花枝,路遥的心是如何地被激荡了。我想他其实从来不是在稿纸的格子里写字,而是在黄土上,用他的心血。我想用文学这两个字去命名他的劳动是太过轻佻了,那其实是如同“人生”一样艰辛的跋涉。

——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复旦大学教授  王安忆

身处劣境却不断挑战苦难、自强奋斗,给予所有卑微的人以勇气和光亮,并让他们知道自己能走多远——这是路遥及其作品留给这个“平凡的世界”的精神遗产,这份遗产对于今天,乃至未来都有重大意义。这本传记《我渴望投入沉重:路遥年谱》能让我们更好的接近作家和作品本身,更加直观的发现这个世界真实的一面。
——著名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梁鸿
路遥的短暂人生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光焰,其作品《人生》《平凡的世界》影响了千千万万普通读者。这本出自路遥家乡青年学者的《我渴望投入沉重:路遥年谱》以路遥生活和文学为主线撰写其生平事迹,呈现给读者一个丰满、真实、多层面、全角度的路遥,非常适合当下的普通读者和研究者。
——原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路遥传》作者  厚夫
我的陕西籍老乡路遥曾在他那部堪称伟大的《平凡的世界》中写道:“哭和笑都是因为欢乐,但哭的人知道而笑的人并不知道,这欢乐是用多少痛苦换来的。”世事艰难,你能熬过多少至暗时刻,就能走多远;而熬过人生中最黑暗时刻的经历,是你成为强者的必然选择。这是路遥和那片黄土地给我们的一条最朴素的启示。每个人都该读读这本书,都该像孙少平一样为自己的理想再搏一把。
—— 企业家中的思想家、万通集团创始人  冯仑
如果喜欢,请给我们点个赞吧 ▼
(0)

相关推荐

  • 路遥:坚定地书写时代

    延安大学文汇山,一座极其平常的黄土小山,却因一个人而拥有了高度.这个人,就是我国当代已故著名作家路遥.自从1995年11月17日路遥墓园建成后,经常有全国各地的读者,来这里祭奠这位魂归黄土地的优秀作家 ...

  • 李自立:【漫步美文丛林,欣赏路遥人生魅力】(散文)

    作者简介 李自立 李自立,曾用名:李晔,微信名:侍郎神韵,祖籍陕西省彬县,1967年生于陕西咸阳,居于青海.高速公路工程师,爱好写作.诗朗诵.书法.秦腔.音乐等,以散文.诗词为主.江山文学网丁香特约作 ...

  • 厚夫专栏◎阅读路遥

    著名作家厚夫授权 专栏 阅读路遥 文/厚夫 这就是作家路遥的塑像,坐落在延安大学图书馆前的草坪里.它是一尊花岗岩砌座.青铜铸身的胸像,头颅宽厚.神情凝重严肃的路遥正在茵茵如织的草坪上沉思.他面对兰蕙园 ...

  • 关于文学的一个发言

             很高兴参加这样一个活动,向伟大的作家路遥致敬!一个作家在百年以后,一定是活在他的文字里,依然有呼吸,有脉搏,是生命换一种方式延续.         谈起路遥,始终绕不开一个地方,那就 ...

  • 马云读路遥《人生》:人到中年经历了那么多挫折,我才读懂高加林的悲剧

    18岁的马云当年高考落榜就去打零工,没有再去复读,当他看到书中的人物,一次没考上大学再考,而他没考上就去踩三轮车了,重新拾起信心再去考一年.直到第三年,终于考上了. 马云在2012年3月版上为此书做序 ...

  • 路遥《人生》:如果你没读懂高加林的悲剧,说明你还年轻

    距离路遥首次发表<人生>已经接近40年了,最早读到这篇小说的人也早已迈入中年. 对于他们来说,读过一本<人生>,再来回味自己的人生,往往能够产生仁者见仁的效果. 而初读< ...

  • 读路遥《人生》后感

    不知不觉一口气把路遥的<人生>读完了,意外的好看.第一次接触路遥的作品是在大学的时候,看的是他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平凡的人生>.说来惭愧,当时吸引我的不是路遥这个名字,因为是 ...

  • 未读懂刘备的,不足以谈人生

    一个普通人坚持梦想一阵子没问题,但满怀激情地做一辈子,太难. 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说出了我多年来看三国的一个疑问. 看到一句话: "20岁看三国觉得曹操最厉害,40岁看三国觉得司马懿最厉害, ...

  • 读懂这六大天规,人生会越来越顺!

    自然万物,虽然千变万化,缤纷夺目,令人眼花缭乱,但其中的规律是不变的,这里面的自然规律,就是天规." 俗话说"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一个人如果能够顺应这些自然规律,他的人 ...

  • 流传经典|“读经典名著,品百味人生”首先...

    流传经典|"读经典名著,品百味人生" 首先高中作文要想夺取高分,拟定一个靓丽夺目的标题更显的十分重要. 在下笔之前,一定要反复思考,会影响整篇文章的思路,斟酌探索拟题技巧,拟出高质 ...

  • 北大戴锦华:读电影,读社会与人生

    北大戴锦华:读电影,读社会与人生

  • 晨读丨恭喜你,正处在人生中最好的一天

    现在的你,还好吗? 是否你也有诸多不满,只想抱怨个痛快? 曾经想做的事,因为无休止的琐碎杂事,一再耽搁:工作了好几年,又觉得之前自己没去的那个岗位,好像更赚钱:多年的老朋友,成了微信里的"点 ...

  •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听雨一世,读懂了雨就读懂了人生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 谈起中国汉字,再没有一个字能够代表中国,也没有一个字能够将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