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前,3位考生落榜清华,后人评价“这是中国教育的希望”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中国是个“尚学”的民族,早在科举诞生的隋唐以前,华夏民族便有浓厚的读书氛围,诸子百家都以“学而优则仕”为人生使命,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将读书视为毕生的头等大事。通过读书增长知识和见识,要么入世为天下苍生尽点绵薄之力,要么出世修身做学问为后人留下一些“雪鸿泥爪”。

三十五年前,邓爷爷曾经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把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升到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地位。翻遍古今中外所有的名言定理,相信没有一个人不佩服邓爷爷的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教育也越来越引起各国的关注和重视。

偶然间,看到一则旧闻。1946年,曾有三位学生报考清华大学落榜,却得到所有人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说“她们的落榜,让人看到中国教育的希望所在”。她们分别是,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的女儿梅祖芬,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的女儿梁再冰,清华大学文学院长冯友兰的女儿冯钟璞。

考生落榜原本是件令人沮丧的事,为何大家却说那是“教学的希望”呢,重要的是她们的落榜体现出教育的公平性。

落榜生成为教育的希望

虽然梅祖芬女士没考上清华,既没有选择去别的大学,也没有选择复读一年从头再来,而是以先修班的身份进入清华大学外语系研修班攻读一年,最终以全科合格的成绩成为正式的清华学子,但是不得不说民国的教育家确实铁面无私、治学严谨。同样,冯友兰的女儿冯钟璞,她以第二志愿被南开大学外语系,次年以同等学力考上清华外语系,成为梅祖芬的同班同学。

按理说在那个信息不发达,甚至没有信息可言的年代,梅贻琦、冯友兰和梁思成都是教育界的泰山北斗,想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录取自己的儿女不算是一件困难事,他们依然能够坚持教育的公平性,让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学生一样,站在同样的平台以成绩论输赢,这样的大师风度实在令人钦佩。

这种事在很多人眼里,或许会觉得很傻。了解大师的人,才会明白真正的知识分子往往都有精神“洁癖”,他们绝不容许自己与他人侵扰内心那份纯净的“领地”。尤其是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先生。

梅贻琦:一生清华,一世清白

梅贻琦是书香门第出身,虽然到他那一代时,家道早已中落,但读书修身治学的理想被完整地传承下来。1909年,梅贻琦先生以全校第六名的成绩获得首批清华留美公费生,前往伍斯特理工学院电机专业深造。

五年后,梅贻琦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回国。此后,受到邀请返回母校任教。那时的清华刚刚起步,没有现在的影响力那么大,前前后后报名人数不过400人,最后仅录取到150人。

时间来到一九三一年。那时的形势实在不容乐观,学校的学生更是非常“调皮”,动不动赶走校长和老师。梅贻琦先生接任校长,可以说是受命于危难之际。在他的用心管理下,仅用十年时间,便带领清华闯出很大的名堂。

梅贻琦先生治学严明,又讲“不拘一格降人才”。著名的数学家便是由梅贻琦先生发掘。起初,华罗庚没有上过正规的学堂,只有初中文化学历,辗转做过小学教员、售货店员等职业。梅贻琦发现华罗庚优秀数学天赋和学术水平后,直接将他破格录取。从资料员到助教,到剑桥大学留学,最后直接跨越讲师和副教授,晋升为正式的教授,为中国培养出一位重量级的数学家。

梅贻琦破格录取人才不是随随便便破例。早在一九三八年,清华、南开与北大组建“西南联合大学”时,为了躲避战乱将学校迁到云南。主持云南事务的龙云,曾为孩子上学一事专门找过梅贻琦,说“小孩成绩没考好,能否破例去西南联大附中读书”。梅贻琦先生果断拒绝,出于朋友感情,梅贻琦先生帮助龙云联系到学者潘光旦,由他来替孩子辅导功课,并且要正常付给潘先生课时费。

再到后来,曾任陕西督军的刘镇华也来找梅贻琦,想安排孩子到清华做旁听生。梅贻琦先生回信说“清华之所以被瞧得起,就在于清华是按章办事,眼前没有旁听生的规定,若是非要破例的话,清华也就不再值钱”

与两位大人物相比,林徽因女儿梁再冰落榜一事,便显得有些“特殊”。前面提到过,梁再冰也是三位落榜生之一。林徽因不服录取的结果,觉得成绩有点出入,便请求梅贻琦查看梁再冰的试卷。经过调阅成绩,发现没有任何问题,梅贻琦也没有因此破例,继续坚持最初的录取结果,最后梁再冰选择去北大。

结语

很多人都在说“大学”,大学到底是什么。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现在有些大学,从外表看高高的大门楼,华丽的装修,人人穿得光鲜亮丽,唯独缺少一丝精神内涵。再看梅先生为清华付出的十七个年头,先后走出8位两弹一星元勋,172位两院院士,2位诺贝尔奖得主。

这才是大学的“大”字所在,这才是教育的希望所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