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装配式建筑应用转型升级迎来“春天”!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国装配式建筑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已形成蓬勃的发展态势,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空前高涨,试点示范项目遍地开花,技术与标准体系、组织管理模式、体制机制和市场环境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创新发展,为装配式建筑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政策保障。
特别是装配式装修,在政策加码的引导下,自2018年以来,资本关注度逐步提升,市场参与者也在迅速增加。同时,装配式装修行业标准也在逐步制定和执行,装配式装修市场已的布局已形成不可阻挡的发展态势。
装配式装修是指主要采用干式工法,将内装部品、设备管线等在现场进行组合安装的一种新兴的室内装修方式。由于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特性,因此装配式装修被业界视为装修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所在。
但是,由于我国装配式建筑仍然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缺乏设计经验的积累、没有很好的技术沉淀、没有工业化基础,人才储备不足、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传统路径依赖性强,也由此造成了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能力、构件制作水平、建造效率效益不高,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成本、质量、安全等问题。面对当前火热的发展势头,我们必须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切不可盲目发展、甚至一哄而上。
装配式装修技术在家装领域依然受制
在一些对于装修时间特别敏感的行业,如酒店、公寓、医疗等,装配式装修已经能达到比传统装修更高的效率。据业内专业机构调查,在这些行业,装配式装修比传统装修能够缩短至少40%到50%的工期,这是装配式装修的核心价值之一。正因如此,它率先在这些行业得到很好的应用和效果,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建造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就采用了装配式建筑和装配式装修的技术。然而高效的背后,装配式装修仍然没有做到比传统装修更低的成本,这也成为制约装配式技术在家装领域很难加速落地的因素之一。同时,基于消费者目前对于装配式装修的认知不足,尝试的意愿并不强,特别是装配式在家装领域的应用更可谓微乎其微。
当下,装配式装修在应用端,正在重点突破国家保障房、长租公寓和酒店装修三大领域,但从长期来看,新房(精装修为主)和存量房装修也将成为装配式的需求来源,家装的市场规模预计达到万亿元。
区域配套协同能力尚需提升
装配式装修部品的产能也存在着严重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大部分地区缺乏本地的部品生产企业,区域配套协同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装配式装修在当地的发展较为滞后。中寓装配联合创始人肖志坚也认可这一观点,他指出:“装配式行业、特别是装配式部品部件的生产企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屈指可数。”
装配式装修大势已成
传统建造方式提供的建筑产品已不能够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建筑和人居环境质量的美好需求,粗放的发展模式也已不能适应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以装配式建筑为发展驱动力的建造方式变革,已形成不可阻挡的发展态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新时代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筑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以及应对人口红利淡出的必然选择。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劳动年龄人口下跌已经持续数年,且每年还在以2800万左右的速度递减,将导致装修行业用工压力增加,因此,行业急需寻找一个能够摆脱对人力的重度依赖的生产方式。从长期来看,用工问题的日益严峻,更会导致传统装修的成本越来越高;而随着装配式的逐渐发展,产品化的实现和成本的降低是大概率会发生的事情。
从产业升级的角度来看,传统的装修施工方法存在非标准化的特性,重度依赖手工作业。一方面,传统家装公司难以做到规模化和快速扩张。另一方面,装修工人技能的差异对装修的质量和效果的影响都是限制装修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装修产业升级,需摆脱对手工作业的依赖,提升工业化和标准化的水平已成为大势。
从各地的政策中也不难看出,保障性住房已成为装配式建筑应用最广泛的领域,随着我国对保障性住房建设需求的不断增长,也将有助于行业未来的发展。加上国家对建筑技术科技创新的大力扶持,装配式建筑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总之,以装配式建筑为发展驱动力的建造方式创新与变革,已形成不可阻挡的发展态势,这也是大势所趋、新时代所向,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这种创新与变革具有革命性、全局性。对于建筑业领域来说,特别是建筑装修行业企业而言,这将是一次生产方式的革命,是一次大浪淘沙。但同时我们更应该认识到,这更是一个浴火重生的机遇,更是建筑装修业告别低水平同质化竞争,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最佳时机。
监制/本期作者: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