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王阳明,看懂嵇康,理解司马迁和李白,人生从此大不同

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像一艘船被抛入了大海,如果船没有了方向,那这一生,也见不到岸的模样;如果船有了方向,无法应对航行中的大风大浪,还有意想不到的灾难,那注定会一生漂泊,活不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三毛说:人的一生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像笔者一样,在生活中每每遇到一些难过的坎,都会去读书,去学习古人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荆棘,然后再次起航。

01

王阳明出生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一个显赫的家庭,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

在他出生之前,他的祖母梦见天神衣绯玉,云中鼓吹,抱一赤子,从天而降,祖父遂为他取名为“云”。

王阳明5岁的时候还不会说话,但是,那个时候,他就会跟着父亲和祖父识字,然后自己默记祖父读过的书。

幼年的王阳明,有着非常良好的家庭和学习环境。

十三岁,母亲郑氏去世,幼年失恃,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挫折。

但是,他是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心思不同于常人,很快他就从母亲离世的悲伤中走出来。

在十四岁时就和老师一起探讨天下要紧之事,当时,在他的心中,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人”。

长大以后,王阳明开始参加科举考试。

可是,聪明好学又有才华的王阳明,却接连两次考试失利,族里很多人开始说闲话。

亲朋好友的闲话让他的父母很抬不起头,可是,当科举第二次放榜的时候,王阳明去看榜,榜上的欣喜若狂,落榜的在悲伤哭泣。

看看王阳明,在气定神闲的站着看着大家笑。

有人问他:“你考的怎么样?”

王阳明说:“榜上无名。”

那人说:“那你还这么开心,真是一点羞耻心都没有。”

王阳明答:“上榜了不应该得意,落榜了也不应该羞耻。”

有智慧的人面对生活的坎坷,总能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

于是乎,“平常心”的王阳明在多次落榜以后,终于在27岁时中了进士。

王阳明虽然高中进士,但是,他后面的人生却充满了苦风冷雨,一个人用知识和智慧对抗所有的困难和荆棘。

后来因替同事戴铣仗义执言而得罪了刘瑾:杖责四十,贬谪龙场。他父亲也被赶出了京城。

就是这个时候,王阳明顿悟了,经过苦心研究,开创了儒家的分支心学。

晚年带兵平叛,又被人诬陷谋反。

但是,再难的日子里,他也不曾让自己陷入泥淖之中,始终保持着一份豁达与从容。

经过毕生的学习和研究,王阳明成为了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

02

公元223年嵇康出生,父亲嵇昭是曹操旧部,在嵇康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嵇康从小跟着母亲和哥哥长大,虽然家里条件不好,但是,母亲和哥哥给了他全部的爱。

他没有辜负母亲和哥哥的辛苦付出,从小就苦读书,因天资聪颖进步很快。

长大后的嵇康不仅龙章凤姿而且才华横溢,他是魏晋少有的全能型艺人,擅诗书、擅抚琴、擅书法、擅玄学等。

他因为才华横溢,被曹操的儿子曹林看中,当了曹家的女婿,进入了仕途。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曹家以及拥护曹家的名士们成为了司马家屠刀下的羔羊,所有人都生活在惴惴不安的气氛中。

嵇康也被牵连,但是,因为他的名气和才华,司马家开始拉拢他。

嵇康是一个性格耿直的人,不想做的事,任何人也强求不来,最后,他为了家人不受牵连,选择了逃离。

接下来到“吕安”事件的发生,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因为他结交了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一群兴趣相投的朋友,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随着司马懿与司马师的相继去世,司马昭开启了他的霸主时代。他身边第一亲信钟会也跟着平步青云。

钟会一直很仰慕嵇康,早有结交之心,可是一直觉得自己地位卑贱,没有主动拜访。现在的钟会不同了,司马昭执政以后,他是司马昭身边的红人,依靠进谗言地位升迁很快。

一天,钟会带着大队人马前来拜访嵇康。

当时,嵇康和向秀正在打铁,一个拉风箱,一个抡大锤,旁若无人地铸剑。

钟会到了门口以后,嵇康才认出了他,但他对钟会卑劣的行径早有耳闻。

所以装聋作哑,继续咣当咣当铸宝剑。

不知过了多久,正当钟会抑制不住尴尬转身要走时,嵇康幽幽地来了句“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答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当钟会生气地带着大队人马离开的时候,向秀看着远去的车队,眼神中充满了担忧。

对于君子而言,即使是使坏也会明着来,嵇康忘记了,竹林外的世界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官场上的小人更是比比皆是。

后来“吕安”事件发生后,嵇康不顾个人生死也要为好友喊冤,结果嵇康被扣上了吕安同党的帽子。

司马昭犹豫不决的时候,钟会对司马昭说:“嵇康,卧龙也。您现在统治天下已经没有什么担忧了,我只想提醒您一定要小心像嵇康这样的傲视名士······”

司马昭立即下令“对吕安、嵇康斩立决”。

行刑的那一天,洛阳万人空巷,大家都来为心中的英雄送行,刑场外,三千太学生跪请司马昭赦免嵇康。

其实,如果学生们不闹,嵇康可能会有一线生机,结果,学生们一闹,心胸狭隘的司马昭更加忌惮嵇康的影响力,嵇康再无活路!

再看身处刑场的嵇康,那镇定的神情,俊朗的笑容,好似在欣赏一幅美景,那被风翻飞的衣袂,傲然的气度,如天神落人间。此刻的嵇康轻轻对哥哥说了句:“我的琴可带来?”

最知弟弟心意的嵇喜赶忙取出那把跟随弟弟多年的古琴。

嵇康接过爱琴,席地而坐,开始了这最后的绝唱。

那琴音如雄鹰。或俯冲,或盘旋,或振翅高飞,或隐隐轻啸,这弦如同拨在每个人的心上,这一刻,现场异常安静,人人凝神倾听。

那一曲生死绝唱,正是失传的古曲《广陵散》。

那一天是公元262年秋天。秋风异常萧索。

03

对于笔者而言,司马迁是我生活中屡屡想起的古人,因为《史记》一直都摆放在枕边。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历史课上,老师说:“他承受腐刑加身,却铸就第一史书,让人可叹可敬。”

从那一刻开始,我就和《史记》结下了不解之缘,司马迁的经历就像是人生的某种坐标一样,给我很多指示。

在30岁之前,对于司马迁的做法,心中有些不解,因为当时的自己认为:“大丈夫宁死不屈!”

如今人到中年,才明白对于中年来说,死亡是一种解脱,而活着才是一种勇气。

天汉二年,汉朝将军李陵率领五千步军作为偏师出征匈奴,却遇到了匈奴八万主力,奋勇厮杀后因寡不敌众、孤立无援而战败投降。

汉武帝召集官员讨论此事,大家都落井下石,斥责李陵。

为什么朝堂之上几乎所有大臣都落井下石呢?因为汉武帝认为李陵该死。

当问到司马迁的时候,他回答:“李陵的战功已经远超自己兵力所能,他一次次击败了敌人,眼下只是深陷绝境才做出此番选择。凭他历来的人品和操守,相信很快就会回来报效朝廷的。”

汉武帝听后震怒,认为司马迁不仅为叛将辩护,而且还影射了李广利主力部队不得力,因此下令处死司马迁。

那时候,死刑也是有救的,第一种办法是以五十万钱赎身,第二种是以腐刑代替死刑。

司马迁在监狱中痛苦了3年,在一次次的精神挣扎中,最终战胜的,是关于生命价值的终极思考。

最终,司马迁决定活下来,这也就有了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后来,我经常想,在司马迁的心中,真正重于泰山的就是《史记》。他忍受巨大屈辱活下来,就是为了福泽后代,就是为了完成这一伟大巨作,让后人有史可寻。

司马迁四十六岁那年完成《史记》。

这之后,再也没有了司马迁的消息。他到底活了多久?生命的最后去了哪里?在哪里逝世?都不清楚。

留下煌煌巨作之后,司马迁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了,离开了!

04

《全唐诗》收诗四万九千多首,包括作者两万八千多人。

在这么多唐诗和作者中,笔者最喜欢李白,喜欢他的洒脱、喜欢他的放荡不羁、喜欢他的天真。我们今天不聊李白的诗,聊李白对人生困境的豁达。

安史之乱爆发前夕,李白带着自己的第三任妻子住在河南商丘,当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就带着妻子南下逃亡宣城。

李白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对安禄山企图以血火争夺天下的叛乱行径十分痛恨。

当时的唐王朝正在逃亡的路上,从西安逃亡成都,半道上还出现了哗变,唐玄宗被逼无奈处死了心爱的杨贵妃。

接下来,唐玄宗对江山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派:李亨已经被封为太子,李璘被封为永王。李白躲藏的深山,归李璘管辖。

李璘读过李白的诗,得知他的藏身之处,多次派人恳请李白出来参政。

李白早有建功立业之志,更何况现在是社稷危难之时,一口就答应了。

可是,李白的妻子却再三阻挠,不同意。李白这位妻子姓宗,是武则天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很有政治头脑。

他妻子知道自己丈夫在政治上的弱点,自视过高,又缺少判断力,参政以后不会有好结果。

遗憾的是,李白最后还是拂袖而去。

事实证明,李白妻子的分析是对的,李白确实没有做官的头脑,没有能力处理复杂的政局。

后来李亨和李璘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李亨即位之后,吩咐李璘从江西撤到成都,李璘没有听,双方打了起来。

李璘被称为叛军,李白自然也被牵连。李璘的军队最后做鸟兽散,最要命的是,李白虽然什么也没做,但是,因为名气大,难逃罪责。

于是,大半个中国都知道,李白上了“贼船”。

李白在狼狈出逃时被捕,在狱中和妻子相见后抱头痛哭。李白觉得,自己最对不起的是妻子。

最后,唐肃宗下诏判李白流放夜郎(今天的贵州)。一年以后,天下大赦,听到赦令时,李白正前往夔州,立即转身回江陵和妻子相聚。

他在船头吟出了一首大家都耳熟能的一首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就是李白对人生的豁达,这次回家,有朝霞相送,有江流作证,有万山让路,生命之船又一次变成了轻舟。

05

王阳明一生不顺,少年科举失利、仕途不顺;中年被下诏狱,贬谪龙场;晚年带兵平叛,被人诬陷谋反。但是,他却在逆境中不断成长,最终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阳明心学。再难的日子里,他也没有忘记读书,始终保持着上进的心。

嵇康的前半生,朋友为他在这残酷的世道间撑起了一片纯净的蓝天;嵇康的后半生,他用自己的生命向世人阐述了什么是“朋友之义”;面对生活不可抗之力,嵇康教会了我们如何从容面对,潇洒退场。

司马迁用一部《史记》让我们知道:死亡是一种解脱,而活着才是一种勇气。苟且,梦想还能延续;偷生,家人就有依靠;怕死,却不是为自己。

最后,希望大家在所有苦难过后,都能活出李白的豁达和洒脱,放下包袱,让自己的生命之船变成轻舟,继续扬帆远行,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请相信,风雨之后,必有彩虹,熬过长夜,必是黎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