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不应该是衡量教学方向的唯一标准!—— 辛祎
与我一起练习素描静物吧!
MEISHUZHI/美术志编辑团队编辑
辛祎
辛祎,从事美术基础教育培训6年,出版平台签约作者,约课全国巡讲教师,课程规划讲师。
©美术志 / 编辑部出品
/与辛祎老师的对话
辛老师:“近期在对自身教学过程的反思总结中,我认识到关乎自身教学意识存在的问题,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学成果的衡量标准似乎只与画面的直观效果相联系,教学成绩也变成了衡量教学方向的唯一标准。美术所蕴含的人文价值和文化内涵似乎全然被忽视,这点让我前所未有的想探寻美术教育深层次的价值与意义。”
辛老师:“视觉认知已经成为主要的认知方式,而社会学家也已经意识到,我们现在的社会比过去的任何时代都更依赖视觉,正是如此,普遍具备美学价值追求和高层次的审美感受甚至决定了一个时代视觉文化的走向,而美术教育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引导学生形成普遍的尚美精神,其不可替代性也在于此,没有任何一门学科教育能够替代。试想一下如果当代美术教育还是偏向于美术知识理论作画技巧技法,美术教育为人所轻视也就不奇怪了,因为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现代,一台电脑甚至手机对于知识理论技巧方法的学习就已经足够了。并非说美术基础知识技能不重要,而是在此基础上是否需要跟随社会需求的的发展作出完善。”
辛老师:“在我接触的众多美术教育机构有太多关于原理性本质性的教学理论,但无一例外这些都是基于绘画创作本身,而我所接触的学生群体中,多数高中甚至不开设美术鉴赏的课程,反而到了视觉文化影响日趋广泛时,美术教育在精神价值引导方面停滞不前。就艺术的发展而言由形式主义到当代艺术,艺术形式本身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基于文化价值和社会议题产生深层次的互动。作为美术教育从业者我们是否应该问一下自己,当代的美术教育是否还能满足人们的自身发展需求。当强烈刺激的短频快视觉文化充斥在我们身边,我们是否有一个能够其衡量优劣的精神价值。”
辛老师:“素描静物基础教学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基础造型阶段、光影意识建立阶段、画面黑白灰构成阶段、深入塑造阶段。前期涉及到学生基础观察造型能力的培养,不管方法是什么,目的不能是能够画出来什么,而是让学生在画得过程中得到造型和观察能力的提升,强调的是眼睛在捕捉点与点、形与形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中观察能力的提升,这点作为教学主体的老师首先要明确。画不出首先是看不到。同时要提升学生对绘画工具的熟练程度,要通过学习周期中不间断连续性的进行长直线、基本调子的排线练习,让手臂肌肉形成一定的力量和惯性。”
辛老师:“这个阶段是几何体与静物的衔接的阶段,在静物的造型过程中形体包括外形与内部的结构形,在静物学习的过程要始终伴随着结构拆分练习,增加学生对基本体积的认识。先思考结构是由什么基本体积构成,再在静物上表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到深入阶段却有一些基础的问题还没理解,例如深入阶段不知道交界线如何刻画,这个本质上反映出来的是起形阶段就对交界线体积形状没有明确的认识。问题要在最容易解决的时候解决。
——更多作品欣赏 ——
2019美术志教学图文目录
(温馨提示:可点击链接看图文)
素描:
色彩:
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