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蕴含养生大智慧(二)

读书具有四大好处:
第一大好处:读书可以养心
读书不但能让人内心丰富,而且能让人心静。
心静得以养心,养心才得以养生。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有黄金,意味着财物丰富。但现在,应该是内心的丰富。
心不静,如经常忧虑,苦闷,焦躁,纠结,这是最影响健康的、容易让人生病。
心不静的人干什么都毛毛躁躁。
英国一位名叫史蒂夫的彩民,刮开彩票,欣喜欲狂——中了100万英镑大奖。兑奖前,他分散了钱财,辞去了工作,订购了名车。然而,当他拨通了兑奖的电话,顿时傻眼,他把号码16看成了15。为此追悔莫及,一时的慌乱让他散尽了钱财,因此失业,并因此为买不起的豪车支付高昂的违约金。
看清是15还是16其实并不难,为什么史蒂夫把16看成15呢?心不静呀!该彩民缺乏从容。
心静,则从容,明代养生学家吕坤在《呻吟语》中提出:“天地万物之理,皆始于从容,而卒于急促,急促者,气尽也;从容者,气初也。”
所以,多读点书,从读书中获得快乐,调整心态,就可以长寿。
第二大好处:读书不但能养心、能养生,还能养颜
曾国藩说:“书味深者,面自粹润。”
意思是说,读书体味很深的人,面容自然纯粹、温润。深入读书时,人的心智高度集中,将人间的一切杂事、琐事、烦心事,渐渐抛到身外,久而久之,在心中自然会逐渐养成一股充实、丰沛的浩然之气。
大学者中寿星相当多,就是这个道理。
古语下一句:书中自有颜如玉。
怎么理解呢,读书使自己面貌粹润。
第三大好处:开阔眼界、开阔胸怀
多读一些经典著作,如:论语、老子、庄子等。对人生、对世界的感知,了解得越多,心胸越宽阔。对世界感知得越少,越迷茫。
正当的欲望每个人都有,但如果超过了限度,就有可能自取其祸、自亡其身。
“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
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古今中外,多少风云人物,皆因“滋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现实生活中,被欲望牵着鼻子走,最终身败名裂,甚至命丧黄泉的也大有人在。
正所谓“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
老年养生最大的障碍就是贪恋亲情。
随着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要适应。
第四大好处:改变外在形象
读书不但能使人面自粹润,古代那些精通相术的人,甚至认为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骨相。实际,准确地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外在形象。事实的确如此:
自卑的人,因为读书而自信;
浮躁的人,因为读书而宁静;
轻浮的人,因读书而深沉;
愚鲁的人,因读书而明达。
只要静下心来深入阅读,你就走在了心灵修行的路上,何止是面容粹润,而是具有了超凡脱俗的仙风道骨。
苏东坡有诗: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说的就是一个人学识丰富,见识广博的话,这样的人不需要刻意装扮,就会由内而外产生出一种气质;相反,如果没有内涵的话,不管怎么打扮,都不会显得有气质风度。
华,指的就是人的积极向上、健康心态的一种外在流露。所以才有:破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说。
读不读书气质就是不一样,从表情、神态、风度都会显示出来。
正如诸葛亮所言:无宁静不可以致远,无淡泊不可以明志。
所以,文化与养生有着极其密切的内在联系。
人要长寿,不仅限于物质方面,更要注重精神层面的养生,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结语:
有进取心不一定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养好身体就是对国家做贡献。
一、不占用或少占用国家有限的医疗资源;
二、自己身体好就不会拖累子女;
三、身体好健康长寿就是对国家平均寿命增长做贡献。
解放前中国人口平均寿命:35岁。
2018年中国人口平均寿命:77岁(女性79.37岁,男性74.38岁)。
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超过世界平均水平4岁,
超过中高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岁。
2019年世界十大长寿国家,最高:90岁,最低:82岁。

(作者:张润祥)

(0)

相关推荐

  • 老年人养心贵在静心(二)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但凡静心者,往往都能健康长寿. 比如:古代书法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他们分别活到77岁.88岁和85岁: 著名画家郑板桥享年72岁,这在当时可算是长寿的老人了: 现代漫画家华 ...

  • 想长寿,原来可以这样做……

    这是托德老师陪你的第  20 天 从古到今,我们追求长寿的脚步可谓从未停止:饮食.锻炼.睡眠--人们实践了许多养生方法,为的就是"我要活得更久". 最近研究发现,还有一种方法同样不 ...

  • 你知道吗?冬天做这一件事,既健康又长寿,切实有效!

    马上就要立冬了,冬季就要正式拉开帷幕了!冬天如果觉得冷,不愿出去锻炼的话,不用担心,在家照样能锻炼身体.练习书法就是很好地室内养生方法. 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历来就有"书画人长寿&quo ...

  • 百岁国医大师邓铁涛:日常饮食蕴含养生大智慧

    本文导读  食饮有节度,过饥过饱,都易伤脾胃,脾胃伤百病生. 「养生重于治病」是邓铁涛教授一直倡导的健康理念. 早在1986年,邓铁涛教授就设想把人们的健康要求上升到精神世界,使气功.文学.音乐.歌舞 ...

  • 从古玉脉络看中国的玉文化历史(十二):金代玉器——侯彦成

    作者 侯彦成 中国玉文化研究会会长 金是继辽之后在东北兴起的一个较为强盛的民族.今天的黑龙江省就是金上京所在地,也被女真完颜部视为发祥地.这支长期劳动生息于东北区域的游牧民族自建立起独立地方政权以来, ...

  • 匠工匠心 | “中国城市文化的守望者”(二)

    终于画完了-- 终于画完了-- 终于画完了-- 或许你可以试试滑动上面的照片呢-- 你是否还记得小花在上篇曾说过-- 我们每个人.匠心书局.匠工营国团队愿做-- 中国城市文化的守望者 "历史 ...

  • 大哲学家张载的十句金言!中国文化的大智慧,也是人生大智慧

    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凤翔郿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 张载青年时喜论兵法,后求之于儒家"六经&q ...

  • 中国民间文化里的大智慧

    相传在远古时代人吃草牛吃粮,人不平,就到天庭找玉帝告状,说人的胃根本消化不了草,生活的十分痛苦,要求与牛一样吃粮,并呈上一片刚刚长出的芦苇嫩叶请玉帝亲自尝一尝,玉帝放到嘴里咬一下感觉的确十分粗硬,就说 ...

  • 佛学精神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之道 | 中国文化的商业智慧(二)

    南怀瑾先生曾说: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 这不仅是对人生最高境界的精炼概括,对于中国企业的发展与管理,也充满智慧的启示意义. 张瑞敏在总结自己的管理经验时说:<老子>帮助我确立企业经营发展 ...

  • 中国文化的十二时辰

    十二生肖,十二个月,十二时辰,古代皇帝王冠上的摆穗也是十二个...... 这些"十二",每一个都满含中国文化. 如其中的十二个时辰. 十二时辰是先民们的大智慧,古人根据太阳出没的规 ...

  • 楼宇烈:对于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建构的思考

    楼宇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点文末"阅读原文",可访问楼宇烈专栏. 一 当今不少人都在预言说,二十一世纪是"亚太"的世纪,是" ...

  • 十二时辰,满满都是中国文化

    转自誰最中國 夜半.雞鳴 平旦.日出 食時.隅中 日中.日昳 晡時.日入 黃昏.人定 有人說中國人缺乏敬畏之心 當我們看到這些名字的時候 多少會對天地自然多些敬畏 在<黃帝內經>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