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的花和你不一样
本篇编辑:大笑笑
文字:王霄
图片:©投稿摄影师
本期评片的主题《花想容》出自李白《清平调·其一》中“云想衣裳花想容”一句。诗词是李白为赞美杨贵妃所作。“花想容”的意思是看到花就联想到杨贵妃的美貌。这三个字作为摄影作品的主题充满文学性和诗意。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这个题目是通过拍摄花卉关联到某些人物。但在我看来“花想容”中的 “花”就好比摄影作品,而“容”是摄影师的独特性。人们常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一千张摄影作品背后也可能是一千名充满个性的摄影师。
在摄影史中有许多优秀的摄影师乐于拍摄植物和花卉(吞像之前推过相关的文章介绍:四位拍花的摄影师、花的四种形态)。比如伊莫金·坎宁安充满女性柔美视角下的马蹄莲,罗伯特·梅普尔索普充满刺痛感的荆棘与郁金香,荒木经惟饱含欲望与生命悲伤的干枯百合等。这些优秀的摄影作品让我们通过花朵看到了摄影师独特的目光和丰富的内心,也告诉我们对被摄物体的拍摄也是对摄影师内心的捕捉,这正应了王国维的那句“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箴言。
伊莫金·坎宁安 作品
罗伯特·梅普尔索普 作品
荒木经惟 作品
本期影友们的投稿作品,大致上可以分为六类:以花作为拍摄主体,人物与花卉的组合拍摄,通过花卉拍摄对特殊摄影与后期技术的实践,花的唯美表现,花的抽象表现,花与其它背景的组合拍摄。总体来说,影友们都认真的面对了这次主体拍摄,也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值得慢慢欣赏。但我们也看到了作品中许多常见的问题。
无论是绘画、雕塑、音乐还是摄影,任何艺术作品的呈现都要依赖形式。形式也是艺术家表达与创新的突破点。更有理论家总结道:形式是艺术家生命情感的外化。而影友们的作品在形式方面过于传统与保守,许多作品样式甚至在二三十年前就已常见。这也就造成了许多我们的照片没有自我,形式乏味。
有些影友喜欢在拍摄和后期处理时使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创造出特殊的视觉效果。这样的尝试虽然是有益的,但是作为严谨的创作,我们必须要考虑技术的应用与主题表达之间是否具有关联,还要思考二者关联后的结果是否高级。
在摄影史中,画意摄影自1902年阿尔弗雷德·斯蒂格里茨建立“摄影分离派”开始逐步走向衰落。在如今当代摄影的语境下,虽说任何形式和媒介的应用都具有合法性。但我们只是单纯的追求画意摄影的形式就会显得空洞。如果我们仍对绘画形式具有憧憬,我建议大家将传统的绘画形式与当下的社会问题相结合。比如,姚璐的《新山水》、戴翔的《新清明上河图》都是如此。
姚璐《新山水》
戴翔《新清明上河图》
说了这么多,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本期投稿的优秀作品。
《花之蕊》木星/摄
《花之蕊》木星/摄
《家乡的花海》 浩声~崔固成/摄
《梦里花开》园子/摄
《梦里花开》园子/摄
《温阳银花》江山行/摄
SZ(马海萍)/摄
苏铁/摄
赠云楼/摄
赠云楼/摄
《诗意桃花》大通/摄
《依恋》大通/摄
崔建玲安徽蚌埠/摄
《喜上梅梢》Yorkmeng/摄
梁永祥/摄
清新/摄
清新/摄
《全体出动》太极摄郎/摄
《花间舞》小精灵/摄
《花开富贵》逐梦前行/摄
第三季评片会第3期《花想容》就分享到这里,详细的讲解,请到直播间收听。下期主题是《曼舞》,这也是比较诗意的题目,注意审题,您有什么想法?请用镜头表达出来。欢迎更多的影友参与我们的训练和交流,期待大家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