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水浒一个公道》人物篇之天魁星及时雨宋江(13)
宋江准备去攻打,卢俊义当然要自告奋勇了,他倒不是为了寨主之位,而是要立功,好在山寨立足。宋江虽然心机深,想得多,这次不知道是不是急过头了。也可能是想的太多了,因为宋江是个很自卑的人,在普通百姓面前,他能和别人交朋友,在朝廷高级官员面前,他必然是奴颜卑膝的(包括奸臣高俅等人)。在高级将领关胜、呼延灼面前,在全国首富、枪棒第一的卢俊义面前,宋江同样是自卑的,也是很纠结的,很犹豫的,他虽然很想当寨主,但是心里总是有不安,有踌躇,有手足无措,感觉怎么做都不是那么的顺心,那么的完美,所以才表现的那么矛盾,他的行为才那样让人费解。大家都知道宋江的谦让是作秀,而且作秀还很恶心,很让人反感,但是没人知道他为什么愿意作秀,主要是自卑的心理在作祟,他拿不定主意,到底要不要做寨主之位。明白了宋江的这个心理,接下来的事情就很容易解释了。
梁山议事
宋江便问吴用道:“员外如肯下山,可屈为前部否?”吴用一听,立马头大了,开什么玩笑,你真的想让他立大功,抓住史文恭啊?吴用道:“员外初到山寨,未经战阵,山岭崎岖,乘马不便,不可为前部先锋。别引一支军马,前去平川埋伏,只听中军炮响,便来接应。”就是支的越远越好,最好是史文恭已经被杀了或者捉住了,你再出来,免得你抢寨主之位。宋江一听,恍然大悟,差点忘了这茬(这时候又不想拱手让人了)。于是大喜,就按吴用说的办。叫卢员外带同燕青,引领五百步军,平川小路听号。某影视剧的导演和编剧在这意淫了一下,同时拿自己仅有的智商侮辱了燕青,这个是要说明的。而史文恭负责的总寨,安排谁去攻打呢?曾头市正中总寨,都头领宋公明,军师吴用、公孙胜,随行副将吕方、郭盛、解珍、解宝、戴宗、时迁,领军五千攻打。也可见吴用的无用之处,就这几个人哪一个是史文恭的对手,最起码让心腹大将林冲、秦明、花荣这些人过来吧。当然了,也不能让其他有本事的来,比如关胜、呼延灼、鲁智深、杨志等,万一抓住了史文恭,下面的事情就不好说了。
很幸运,吴用的对手又是很弱智,虽然占据地利,竟然依仗的仅仅是陷坑,结果被时迁全部探听过去了。情报都被搜集了,曾头市的决事层还不知道。等到打起来的时候,史文恭按兵不动,只要等他入来塌了陷坑,山下伏兵齐起,接应捉人。这是多么搞笑的事情,也不出兵接应,就是袖手旁观,等着梁山的人马掉进坑,那你们这五个寨没有任何联系,还有什么地利可言。刘备都知道小沛和徐州互为掎角之势,可以抵抗曹操。既然对手智商这么底下,吴用就“大发神威”了,火一烧,公孙胜风一刮,曾头市就岌岌可危了。曾涂对史文恭计议道:“若不先斩贼首,难以追灭。”嘱付教师史文恭牢守寨栅。这就是死不挪窝啊,完全孤立的五个点,这是兵家大忌啊。摊上这样的对手,吴用真的是“智多星”啊!然后曾涂、曾升挨个单枪匹马出战,梁山以多打少,以众欺寡,各个击破,真是很随意的一件事啊。在这里说话都带个“啊”,主要是加强语气,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太不可理喻了,太愚蠢透顶了,太幼稚,太荒唐,太扯淡。历史上萨尔浒大战的时候,杨镐坐镇沈阳,掌握着一支机动兵力,对三路明军未作任何策应,结果被努尔哈赤各个击破,从此明朝再也无力对其发动大规模进攻,和这完全是一个道理。
曾头市议事
史文恭倒是有点见识,接著,劝道:“小将军不可轻敌。宋江军中智勇猛将极多。若论史某愚意,只宜坚守五寨,暗地使人前往凌州,便教飞奏朝廷,调兵选将,多拨官军,分作两处征剿:一打梁山泊,一保曾头市。令贼无心恋战,必欲退兵急奔回山。那时史某不才,与汝兄弟一同追杀,必获大功。”两面作战是梁山的死穴,这个建议完全符合兵法,也是最有用的。但是史文恭不知道凌州已经被打破了,这个消息来的也太慢了,关键是曾家少爷也不听他的。顺便提一下,史文恭和卢俊义毛的关系都没有,别听某影视剧的导演和编剧瞎扯。苏定也说,梁山泊吴用那厮诡计多谋,不可轻敌,只宜退守。待救兵到来,从长商议。不要轻敌是对的,至于吴用的多谋,完全是大家齐心协力衬托出来的,和吴用本人没有关系。后来的杀曾索,其实是卦象的功劳,这就和智商没什么联系了。
史文恭督战
脑残的曾头市打不过,决定投降,如蒙罢战休兵,愿将原夺马匹尽数纳还,更金帛犒劳三军,免致两伤。这个条件实在是太低了,眼看城破将近,欲定城下之盟,竟然还不舍得大掉血,换做是谁也不会同意的。宋江看罢来书,目顾吴用,满面大怒,扯书骂道:“杀吾兄长,焉肯干休!只待洗荡村坊是吾本愿!”可见宋江还是对晁盖有兄弟之情的,比吴用强的多了。吴用这不要脸、不讲义气的人慌忙劝道:“兄长差矣!我等相争,皆为气耳。既是曾家差人下书讲和,岂为一时之忿,以失大义?”对于吴用来说,我们之所以打仗是因为一时的气愤,不是气他们杀了晁盖,而是气他们抢走了我们的马。现在如果不讲和,就是违了大义,那么吴用所说的大义又是什么呢?和气生财?和谐社会?可以任意猜测,反正不是为兄长报仇的义气。
吴用随即便写回书,取银十两赏了来使。书上写:无义之财终必夺,无勇之将终必败。若要讲和,便须发还二次原夺马匹,并要夺马凶徒郁保四,犒劳军士金帛。忠诚既笃,礼数休轻。如或更变,别有定夺。如果说曾头市抢了梁山的是不义之财,那么梁山抢了北京城的就不是了吗?完全是狗咬狗的性质嘛。而且吴用是压根不提为晁盖报仇,这个毫无义气的人,在梁山也是一个极端了吧?有人说这是吴用的计策,兵法有说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但是现在梁山占据压倒性优势,还有必要这样的折腾吗?如果曾头市照做的话,那是退不退兵呢?不退,属于违约,那就是梁山平白无故的打自己脸,至于这样做吗?退,那不是傻吗?
阵前讲和
还好,曾头市更不知趣,更没头脑,就是不还那一匹照夜玉狮子马。而且梁山送上门去的李逵等人质,曾头市竟然完全放任自由,也不软禁起来,这智商真是够了。更没想到的是,青州、凌州居然还能派出兵马,这也说明两座城池的重建速度很快啊,真的是惹怒朝廷了,不过军队依旧是没什么战斗力。这种烂摊子似的一伙杂牌军,碰到稍微有点建制的梁山军马,立刻呈摧枯拉朽之势,败得惨不忍睹。最后梁山先把曾升就本处斩首,曾家一门老少尽数不留。抄掳到金银财宝,米麦粮食,尽行装载上车,回梁山泊给散各都头领,犒赏三军。史文恭得这千里马行得快,杀出西门,落荒而走。对于战场厮杀的武将来说有三件宝物,一、盔甲(如徐宁),二、战马(如吕布),三、兵器(如关羽)。所以史文恭也好、吕布也好,喜欢战马并不只是简单的喜欢,更重要的是关乎自己的性命。就像是曹操的绝影、刘备的的卢、赵云的白驹等等,关键时候是能救命的。正是人算不如天算啊,吴用怎么处心积虑的撵远卢俊义,还是没有用。卢俊义都没有和史文恭怎么交手,直接就活捉了。这下不好办了,寨主之位怎么说呢?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
其实读到了这里,大家就不要仅仅是靠主观臆断了。宋江这个时候对寨主之位的渴望,突然不那么强烈了,他又开始纠结了,忽然又想拱手让人了。这个矛盾的心理才是让宋江摇摆不定,作秀不断,矛盾重重的根本原因。之所以要架空晁盖,因为晁盖和他要走的路不一样。而宋江让位于关胜、卢俊义、呼延灼,那可是有真心在的,宋江很自卑,很看不起自己的小吏身份,所以对出身高贵的他们很崇拜,很尊敬。让位给董平,就更体现了宋江对自己相貌的自卑。当然了,还有更重要的三个原因:一、他们的身份贵、本事大、武艺强、名声广,招安更有胜算,梁山的起点更高。二、反正走的路一样,干嘛要让自己当这个出头鸟,反而弄巧成拙,把梁山集体的身份降低了不少,聚义的目的还被朝廷给误解了。三、如果是卢俊义他们中的一个当寨主,梁山以后的结局真的可能会好很多(除了董平)。起码性质完全不一样了,不再是下层阶级的反抗组织了,变成了一心报国的“从良”集团了,这个对于朝廷来说,更容易接受。
在朝廷的眼中,宋江是老大,梁山就是以“卑猥小吏”为首的强盗集团(这个原著说的很清楚,四大寇嘛),如果关胜、呼延灼之一是老大,梁山就是戴罪立功的国家人才,如果卢俊义是老大,梁山就是底层阶级忠心爱国、奋力上爬的有志青年团体。可是这个很好的路线,梁山众将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接受的,大家已经习惯了宋江的领导,而且只服宋江一人,梁山内部的不可能越过宋江即寨主位,梁山外部的更没有一点可能。民心是不能违背的,不管它是对还是错。对的时候,历史上有很多,比如我们中华民族的全民抗战,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等等。错的时候,就举它的对立面,二战时期的法西斯,他们国家的人民可是积极的主张战争的,日本人更是疯狂,如果不是美国的两个原子弹,他们还准备“本土决战”呢,宁愿死都不愿投降,这就是民心的力量。梁山也是如此,民心所向,宋江注定是寨主,根本推脱不掉的,不然梁山就散架了。
宋江让位卢俊义
将史文恭剖腹剜心,享祭晁盖已罢。宋江就忠义堂上与众弟兄商议立梁山泊之主。吴用便道:“兄长为尊,卢员外为次。其余众弟兄,各依旧位。”这应该说是所有人的心声,卢俊义即便是法定的寨主继承人,也必须在宋江之下。宋江道:“向者晁天王遗言:‘但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不拣是谁,便为梁山泊之主。’今日,卢员外生擒此贼,赴山祭献晁兄,报仇雪恨,正当为尊。不必多说。”这里可能是有一点作秀的成分,但是如果说是真心,也绝对能说的通。因为宋江说的合情合理,别人根本无法反驳。这话和宋江刚上梁山时,和晁盖“打太极式”的谦让,完全不是一个性质的,读书一定要读出人物内心的变化,尤其是伟大的著作。毕竟是经历了很多事,很多东西的想法也是会变的,比如武松本来是想招安的,最后却成了反对派。
卢俊义道:“小弟德薄才疏,怎敢承当此位?若得居末,尚自过分。” 卢俊义说的也是很有道理,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段话完全是二人的心里话,很真实,很饱满,绝无半点虚假。宋江道:“非宋某多谦,有三件不如员外处:第一件,宋江身材黑矮,员外堂堂一表,凛凛一躯,众人无能得及。第二件,宋江出身小吏,犯罪在逃,感蒙众兄弟不弃,暂居尊位;员外生於富贵之家,长有豪杰之誉,又非众人所能得及。第三件,宋江文不能安邦,武不能附众,手无缚之力,身无寸箭之功;员外力敌万人,通今博古,一发众人无能得及。员外有如此才德,正当为山寨之主。他时归顺朝廷,建功立业,官爵升迁,能使弟兄们尽生光彩。宋江主张已定,休得推托。”我们能看到,这时宋江可不是以年龄什么的来推脱,说的完全有道理,而且不负晁盖遗言,不光是我宋江比不上卢员外,你们众人都比不上,所以卢员外理所应当是山寨之主。最重要的是他还在为兄弟们的前途着想,为以后的“招安”着想,这样心系兄弟们的大哥,谁能不效死忠?可惜的是,不光是兄弟们不能理解,就连我们很多读者,也不能体谅宋江的良苦用心,这是多么遗憾的一件事啊!
吴用劝谏
吴用这智商也是不能理解的,看到无法反驳,只能用歪理人情来劝说了。吴用又道:“兄长为尊,卢员外为次,皆人所伏。兄长若如是再三推让,恐冷了众人之心。”然后又拿眼色煽动其他人,李逵、武松、刘唐、鲁智深就开始闹起来了。我们看到这些都是“招安”的反对派,对于他们来说吃喝玩乐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晁盖和宋江争,这些人肯定是支持晁盖的(李逵等宋江铁杆除外)。但是其他的人就不一样了,对于关胜、林冲、杨志、呼延灼、朱仝等等这些人,还是很希望卢俊义当寨主的,因为这样招安才有胜算,他们才能回到正常的社会中,才会重新有一个光明的前途,他们是不满足于现在的生活的。但是他们不能表现出来,因为那样显得很没义气,对于李逵等人的撒泼,他们只能保持沉默。宋江也不能说的太清楚,因为有很多反对招安的兄弟,他们的心情也得顾及到。
一方沉默,一方反对,宋江也没有办法了,于是提出去打东平府和东昌府,宋江和卢俊义各拈一处。如先打破城子的,便做梁山泊主。有人说是宋江巧妙的化解了晁盖的遗言,我感觉是不正确的,可能是在读到这的时候,还是有着对宋江的偏见。我们不要自己去想,就在原著的字里行间找证据,偏离了原著你就错了。如果你真的读进去了,和原著的文字融为一体,你会发现这个计策是宋江很无奈的选择,他这时候就是一门心思让位,不想自己当寨主了。志在山顶的人,是不会贪恋山腰的风景的。可惜胳膊拧不过大腿,梁山寨主的位子卢俊义是根本不会坐成的,宋江也必须是一把手的位置。
宋江、卢俊义抓阄
然后,宋江拈著东平府,卢俊义拈著东昌府。众皆无语。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卢俊义真的打赢了,那么即便是大家心里都不舒服,也会默默支持的。但是卢俊义不会积极的攻打,他带去的人更不会积极卖力。谁要是出力多,会被梁山其他的兄弟唾沫星子给淹没的。不过宋江对卢俊义是真不错,派给他的二十五员将领中,有本事的人,关胜、呼延灼、朱仝、索超、杨志、单廷硅、魏定国、宣赞、郝思文、燕青这十员将领可是招安派的铁杆粉丝,他们是坚定的支持者。宋江本以为他们会为卢俊义效命,但是情理上、理智上,他们也不能太尽力,更何况军师吴用和公孙胜还要处处掣肘,虽然想的也很周到,走的路很坎坷,但是无法改变的结局始终是固定的硬伤。而坚定的反对派鲁智深、武松等人,宋江根本没有派出去,因为不管分配到那一边,都影响宋江想让卢俊义当寨主的计策。
宋江调拨人马
有人说宋江带的人也有大本事啊,像林冲、徐宁等,这也是为了公平起见嘛,也不排除宋江想知道天命到底在哪?因为他一直很纠结,很矛盾,他既自命不凡,号称有九天玄女护佑,又自卑怯懦,能人面前感觉处处不如。接下来发生了一件倒霉的事,卢俊义他们碰到了全书中最牛叉的远距离袭击高手——没羽箭张清,更何况还有吴用这个“内奸”做卢俊义的军师,当然宋江的本意是让吴用、公孙胜帮他的。与其说是卢俊义倒霉,不如说是梁山众兄弟倒霉,同样的一条路(招安),在卢俊义的带领下远比宋江的带领下成功的几率大得多。但是大家宁愿“死在一起”,也不愿违背义气,让宋江这个他们公认的大哥,走下指挥台。有点类似于忠于昏君的忠臣,在他们心中信仰是最重要的,生命次之,而他们唯一的信仰就是朝廷,就是皇帝。所以文天祥宁愿慷慨赴死,也不愿抛弃昏庸的南宋朝廷,去投奔冉冉升起的政坛新星忽必烈和他的大元王朝。当然了,尽管成功的机率并不大,难度也很高,宋江领导下的招安最后还是成功了的,也挺不容易的,这个慢慢说。
未完待续
作者:独孤冷沦,所选章节来自笔者所著《还水浒一个公道》,现在天涯、猫扑、百度等论坛连载中。笔者从小喜欢读《水浒传》,各种版本已经读了几十遍了,希望通过自己的理解,转变成通俗易懂的文字,让更多的人了解《水浒传》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