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统一中国后,有大臣上书忽必烈,认为孔...
元朝统一中国后,有大臣上书忽必烈,认为孔氏南北二宗应该只能有一个衍圣公作为世袭皇封,忽必烈听取大臣建议,钦定南宗为衍圣公,并让其返回曲阜祭祀。但孔洙以奉养老母为借口留在了衢州,让北宗族弟孔治成为衍圣公。
汉朝建立后,儒家思想逐步兴起,孔子的地位得到了提升,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来到鲁地祭祀孔子,便将他的8世子孙孔腾为奉祀君,孔子嫡系长孙便有了世袭爵位。
历经千年岁月,封号不断发生变化,宋至和二年(1055年)有官员上书宋仁宗认为不孔子谥号过于混乱,应该给其后代有一个统一称呼,宋仁宗便将孔子后代册封为衍圣公,有一段时间虽然更名为奉圣公,后又改回衍圣公,后世帝王便一直沿袭封号。
北宋末年金军南下,康王赵构南渡建立南宋政权,孔子48世子孙孔端友跟随高宗南迁,便一直居住于衢州,其弟孔端操留在曲阜代为处理一切事务。
金军南侵后,刘豫在山东建立伪齐,1132年伪齐册封孔端友的弟弟孔端操之子孔璠为衍圣公,主持曲阜孔庙祀事,伪齐灭亡后,金熙宗继续册封孔璠为衍圣公。
孔端友并无后裔,便将孔端操的幼子孔玠继嗣袭爵。孔璠和孔玠本为兄弟,两人分别担任南北二宗孔氏家族当家人,至此,便有氏南北二宗的说法。
金宋相继灭亡后,元朝统一全国后,便有大臣上疏忽必烈询问如何册立孔子后裔,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让孔洙成为衍圣公。
孔洙认为自家族定居衢州许久,先辈的陵墓都在这里,另外母亲年迈便打算将衍圣公的爵位让给宗族弟孔治成为衍圣公。
忽必烈对孔洙十分赞赏,认为他无愧于孔子后裔,于是便任命为孔洙为国子监祭酒等相关职务,免去衍圣公封号,由孔治担任圣公。结束了一百多年两宗并立局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