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日常监督长牙带电

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责、第一职责,关键在于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监督职能,尤其要在强化日常监督上下功夫,把日常监督实实在在地做起来、做到位。

强化政治监督,让日常监督有高度。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各项工作都有很强的政治属性,要将政治监督放在首位,以政治监督统领日常监督,在日常监督中强化政治效果。紧扣重大政治任务开展日常监督。坚持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在日常监督中善于发现政治问题。善于用政治眼光、政治视角审视问题、研判问题,查找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担当上的深层次偏差,提高从政治上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能一查了之、一巡了之、一处理了之。推动政治监督与日常监督有机融合。政治监督不是空泛的、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践的,必须在日常工作中找到有效载体和具体抓手,有机融入日常监督中。

紧盯“关键少数”,让日常监督有精度。纪检监察机关监督的对象、内容、领域,量大面广、点多线长,要找准监督的切口、把准监督的重点,通过支点撬动全局。紧盯一把手开展重点监督。聚焦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这个少数中的少数、关键中的关键。通过对“关键少数”的监督,层层传导压力,推动从抓好“关键少数”向管住“绝大多数”拓展。紧盯关键岗位开展精准监督。行政审批、资金监管、项目建设、资产管理、招标投标等重点岗位,是权力运行的“关键点”、内部管理的“薄弱点”、问题易发的“风险点”,要开展靶向监督、精准监督。紧盯重点行业领域开展专项整治。把专项整治作为重要抓手,推动监督职责在关键领域、重点问题上取得突破、见到实效。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一领域一专项、一地域一方案”,深入开展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严肃查处教育医疗、养老社保、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司法等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

抓好线索处置,让日常监督有力度。线索处置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实施日常监督的重要方法,线索处置工作越细致越精准,日常监督就会越深入越有效。通过日常监督主动发现更多有价值的问题线索,让办案不仅仅只是围着信访举报转。对日常监督发现的问题线索,进行深入分析研判、精准处置;对党员干部轻微违纪的问题线索,善于运用谈话函询的方式进行处置;对情况具体、指向明确的问题线索,果断采取初步核实方式进行处置。通过严惩违纪违法行为,让日常监督“长牙”“带电”。着力在推动问题解决上下功夫。坚持把推动问题解决作为监督工作的落脚点,通过某一个或某一类案件,发现存在的责任缺失、监管盲区、制度漏洞、作风顽疾等问题,督促开展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使日常监督的效果得到延伸和拓展。

加强力量统筹,让日常监督有广度。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在推进党内监督的同时,积极推进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形成合力。整合纪检监察机关监督力量。在纪检监察机关内部,注重发挥监督检查室政治站位高、掌握信息全面、熟悉纪法政策的优势;注重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工作在前沿一线、熟悉监督单位具体情况的优势;注重发挥地方纪委监委能够统筹调动的人员场所资源多、实战经验丰富的优势,实现室、组、地三方优势互补、同向发力。借助科技手段强化日常监督。积极发挥信息技术对监督执纪执法工作的支撑作用,给纪检监察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

用好“四种形态”,让日常监督有温度。纪检监察工作是政治工作,要把纪律法律的严肃性、历史阶段的特殊性、政策策略的灵活性、人文关怀的丰富性结合起来,通过监督执纪执法释放正能量。注重抓早抓小。发现苗头就及时提醒、听见反映就及时过问、触犯纪法就及时处理,让党员干部真正感受到监督无处不在、纪法如影随形,推动监督常在、形成常态。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对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是轻微违纪的党员干部及时拉一把、扶一下,防止小错酿成大祸。实行容错纠错。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充分体现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

(作者系河南省许昌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