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人才工作巡礼⑪ | 江津区创新党管人才工作机制助力高质量发展
江津,自古有尚贤爱才的优良传统,这里是开国元勋聂荣臻元帅的故乡,“两弹元勋”邓稼先曾求学于此,先后走出了周光召等20位院士。 近年来,江津牢牢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传承求贤若渴、珍视人才的优良传统,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引导人才融心融情融力江津,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党管人才,发挥组织优势是关键,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是前提。 早在2017年,江津就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6名区领导任副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实施“津鹰计划”人才项目,将人才队伍建设职责列入16个职能部门和各镇街“三定”方案,压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职责,推动全区形成“一盘棋”格局;出台了6支人才队伍“十三五”发展规划,整体布局人才队伍建设,全区形成集聚人才工作的合力。 今年6月,又率先出台6支人才队伍和科技等4个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十四五”发展规划,布局人才队伍开发、激励保障等7个专项行动,形成自上而下的人才发展路线图。 三分部署,七分落实。为压实工作责任,江津每年制定区委书记督办人才工作清单,由相关单位“一把手”挂帅,抓重点、破难点、疏堵点,区委组织部建台账、强督导、严考核,全区顺利完成了重点任务344项。 近年来,江津努力拓展引才渠道,围绕率先建成主城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战略支点作用,精准匹配产业需求和人才资源。 开辟引才“绿色通道”,制定13个重点领域125个专业的急需紧缺人才类别清单,连续3年同步发布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和区委书记致人才的邀约信,增进引进人才的认同感。 此外,江津还创新开展“人才伯乐”评选,依托“百万英才兴重庆”“重庆英才大会”等活动载体,先后引进清华大学等海内外高校青年人才近2000名,其中,硕博人才600余名,柔性引进专家110人、“两院”院士6名;引进国家级人才18人、省部级以上人才88名。 “江津每年都会发布人才邀约信,拿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诚意,向海内外人才介绍政策、产业和需求,这也是我们举家从故乡黑龙江搬到江津的原因。”区级高层次人才、现在江津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工作的安胜明深有感触地说。 江津创新高层次人才评价机制,制定重点产业、教育、医疗等领域人才分类量化评价标准,开发线上测评系统,形成了一套聚焦实绩、分层分类、优胜劣汰的动态评价考核机制。 李宪洪是神州管道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的一名天然气管道焊接工,凭借精湛的焊接技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019年入选区级第三类高层次人才。 在李宪洪的带动下,公司多名员工获得重庆市级以上技能大赛奖励及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李宪洪所焊接的焊口被无损检测公司的X射线检测认定为一级片,小管焊接成功率可达100%。他先后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重庆英才·高技能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如今,江津有633人被评为区级高层次人才。 要让人才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做到“宽严相济”。2019年,也有11人因“发挥重要业务骨干作用”不明显,被取消了区级高层次人才资格。 2021年,江津高层次人才评价制度获评全市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十大创新案例、全国人才工作最佳案例奖。 加强人才投入,优化人才政策,是营造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政策环境的应有之义,江津设立每年不低于1亿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 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企业人才激励七条”,2018年率先出台“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为人才量身定制从“起跑”到“起飞”各个阶段的激励扶持政策。 2021年上半年,江津青年人才发展指数排名主城都市区第二。 近年来,江津举办高层次人才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专题培训班,分领域开展人才专题培训,累计送培高层次人才2万余人次。 在重大关头使用人才,往往能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价值。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江津区委组织部第一时间发布致广大专家人才倡议书,号召人才扛起社会之责,为疫情防控聚智汇力。 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园区的重庆双弧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高地博士响应号召,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打破壁垒,成功研制出空气雾化消毒片“克罗兔”,成为国内首个使用国际A1级标准消毒剂二氧化氯的民用空气消毒产品,为筑牢群众防疫安全屏障贡献人才智慧。 创新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是解决本地高端人才不足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动人才协同发展的重要探索。 2020年9月,江津承办首期川渝英才爱国奋斗研修班,获得专家人才40余条“金点子”,与人才达成20余项合作意向,目前促成了“天府杰出科学家段俊国工作室”等10余个合作项目在津落地。 要实现人才最大价值,就要从心底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提供广阔平台。 依托西部(重庆)科学城南部创新中心资源集聚优势,江津近年来不断打造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组建科技创新人才联盟,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大格局。 目前,建成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齿轮箱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国家级平台17个,市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创业平台146个,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 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是广大人才的精神支柱,是激励人才创新创造最深沉的动力。 江津深入实施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推进区领导一对一联系专家和科技工作者,帮助解决困难问题250余项,收集建言献策380余条,采纳或融入政策决策270余条。 聚焦“爱国奉献”主题,依托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发挥院士等人才资源优势,江津建成全市首个人才主题长廊,鲜明表达对人才的敬意。打造集国情研修、休假疗养、人才交流、人才主题展览等功能于一体的人才研修阵地,引导人才常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 “线下科创人才服务港,线上智慧人才平台”,如今已成江津人才服务制度的特色载体。近年来,江津创新“线上+线下”“安居+活动”的特色服务机制,以尊重爱护人才的诚心凝聚人才、服务人才。 为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江津出台“人才服务质效提升十条”,累计为人才提供便捷服务近3000人次,构建安家补助、购房补贴、人才公寓多维度的安居保障体系,规划建设1000亩高品质人才社区…… “江津举办的各类人才活动,特色就在于能使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人才都在此找到归属感,相互交流、碰撞,形成创新创业的思维源头”,参加9月举行的“青年人才读书荟”的青年人才罗江凤说。 近年来,江津创新举办“津鹰讲坛”“青年人才读书荟”等暖心活动,开展“青年科技之星”“农村杰出人才”评选等活动,增强人才凝聚力、向心力。 扬帆新时代,启航新起点,奋进新征程。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指引下,大江之津广纳八方英才,广阔天地雄鹰展翅腾飞。点燃人才强引擎的“江津号”必将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为实现江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