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纠正孩子学习中的错误?周海宏教授:不能惩罚,用这个办法
孩子学习过程中犯错是家常便饭,与之相随的惩罚也是司空见惯,惩罚甚至是老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不过老师跟孩子不是亲密关系,同时教育几十个孩子的老师也需要权威形象,需要惩戒权。
但如果我们家长也来老师那一套,效果就完全不同了。别说责罚,有时只是对孩子的一句指教,同样的话老师说出来,孩子乖乖听,我们说出来,孩子就觉得被批评了,很委屈。
这也是我们家长难做的地方,需要比老师更耐心,更讲究方法。但谁让我们和孩子是亲密关系呢?为了这“更贵”的关系,付出更多也是自然的。
中央音乐学院的周海宏教授就说,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父母不能总是去纠正错误,更不能去惩罚错误。
为什么?
他说了这里面“投鼠忌器”的道理。打老鼠要考虑旁边易碎的珍贵瓷器,意思是当我们想要的东西和不想要的东西在一起时,就不能采取破坏性的手段。
孩子的整个学习就是一个瓷器,过程中犯的错误是老鼠,惩罚就是有破坏性的板砖。搬起惩罚这块板砖,消灭了错误,同时也破坏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比如孩子学数学,数字写得不整齐,总是纠正无效,于是罚抄,孩子写字是纠正过来了,但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惩罚得多了,孩子一想起学习这件事第一反应就是挨罚不好受,充满挫败感,因而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学习就成了痛苦的事。
惩罚孩子,我们的目的是,“就是要吃点教训他才记得住”,但没想过这也打击了孩子对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孩子不喜欢写作业,厌学,很可能就是因为他不断地被纠正错误、被惩罚。
那不惩罚怎么办?错了不惩罚,孩子怎么进步?
周海宏教授说,我们要用奖励正确行为的方法,让孩子的正确行为来纠正错误行为,而不是用惩罚错误让孩子学会正确行为。
比如孩子写字难看,可以表扬他写得好的字;孩子粗心,表扬他做得细心的地方;孩子考得差,找出他进步的地方,或者保持得好的地方。总之就是找孩子的闪光点,强化好的方面,让孩子看到自己能做得好,并继续保持下去。
这就是积极心理学里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关注积极的一面,而不是盯着消极的一面。当我们烦恼“怎么会这样”,“这个问题怎么办”时,不如想,不是还有做得好的地方吗,把做得好的做更好,积极的东西多了,消极的自然就被“挤”没了。
这可不是心理鸡汤,而是真实存在这样的心理效应。心理学里有个“罗森塔尔效应”,说的是权威(老师或父母)对孩子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
这个实验里,一组随机被选中的普通学生被列入“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8个月后这群孩子的成绩普遍有了显著提高,自信心、求知欲都变得更强。
因为在这8个月里老师与他们的互动更正面,情绪、态度都更积极,老师对这群孩子强烈的期待起了积极的暗示作用。
而孩子的进步来自他们的“自我实现预言”:当孩子发现老师真诚地认可、赞赏他的能力时,他也相信自己真的很优秀,也就更自信,更愿意努力学习。
可以说,好的期望、更多鼓励(口头或是表情动作),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孩子对自己的看法,进而改变了他们的学业表现。
所以,当孩子犯错,先打住别批评,别惩罚,换个说法可能问题就解决了,或者耐心等待一段时间,问题就消失了。就算我们不确定将来孩子会不会变好,但可以决定现在给他正面积极的暗示,还是负面消极的暗示。
本来养娃就够辛苦了,就别再拿孩子的错误增加我们的工作量,不如放松点,积极点,把指出错误,变成成就期待,毕竟我们的评价真的可以影响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