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让男孩成长为男子汉的,是勇气、担当、自我接纳!

能让男孩成长为男子汉的,是勇气、担当、自我接纳,而不是父母逼他“像个男人”。

前几天在外面吃饭的时候,遇到一对母子。

他们刚吃好,正准备离开去附近的儿童游乐园。

小男孩看上去也就六七岁,兴高采烈往门外冲的时候,没注意到门口的门槛,被绊倒了。

他重重地摔在地上,痛得嚎啕大哭。

妈妈急忙把他扶起来,一边焦急地检查儿子有没有受伤,一边说道:

“男子汉大丈夫,有什么好哭的啊。”

听到这句话,小男孩哭得更厉害了。

妈妈紧接着又说道:

“你看看,那些哥哥姐姐、叔叔阿姨都笑话你了,一个男孩子,哭得像个小女孩似的,你羞不羞?”

小男孩被说懵了,一时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最后如妈妈所愿,男孩强忍着眼泪,不敢再哭出声。

这样的情景,其实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男孩子,总是被要求坚强,被要求勇敢,所以他们不能哭,不能示弱。

一旦哭了,示弱了,就要被苛责:

“一点都不像男孩。”

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这种刻板的性别印象,正在深深伤害着男孩。

不被允许脆弱的男孩

内心是情感荒地

曾经看过加拿大的一部短片,叫《Boys Don’t Cry》,意思是男孩不哭。

这部短片里,讲述了一个男孩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里,总是被不断教育着:

“男孩子不要哭,男孩子要勇敢。”

从影片的开始,就是一个襁褓中的男宝宝在哭,抱着宝宝的女人轻轻摇晃着宝宝,告诉他:

“没事没事。”

于是宝宝慢慢就止住了哭声。

当男孩逐渐长大,能够自由玩乐的时候,大人就在耳边反复教导他怎么做个男子汉。

比如在玩玩具的时候,小男孩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大人就告诉他:

“用你强壮的肌肉把它拿起来。”

当男孩上学的时候,有点害羞,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妈妈就强硬地告诉他:

“你要再勇敢点,好吗?”

小男孩难过哭出来的时候,爸爸妈妈只会严肃地问他:

“你为什么要哭?”

甚至要求男孩:

“请做个大男孩好吗?”

父母当着男孩的面大吼大叫,大声争吵的时候,很少会考虑到男孩内心的惊恐和不安。

因为:

“男孩不能担惊受怕。”

男孩子不能太柔和。

男孩子不能羸弱。

男孩子不能太胆小。

男孩子不能被侵犯。

男孩子不能被别人看到柔弱的一面。

……

因为男孩不哭。

我们总以为,男孩,就应该心硬如铁,身硬如钢。

我们总觉得,男孩不哭,长大以后才能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才能变得更坚强,更有担当。

可是,却忽略了,男孩那颗心,也需要释放负面情绪,也需要柔软的爱去包裹。

当我们要求男孩不要哭的时候,其实是在害孩子。

因为情绪无法释放,渐渐地就成了男孩内心的定时炸弹。

就像影片中的男孩,最后还是压抑不住情绪,把拳头砸向了其他人。

当男孩只能把委屈深深埋进心里,这份压抑的心情就会成为他们内心的魔障。

那些被否定的负面情绪,也会一点点吞噬男孩内心的阳光,让他们成为一个嚣张、无情的人。

美国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在《男孩不该走的路》中指出:

传统文化对男性的刻板观念,阻止了男孩承认本身的情绪,也妨碍了男孩的情感发展。

这种错误的情感教育,使男孩们远离了健康的沟通、情感的认知及表达。

虽然男孩和女孩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存在巨大差异,但他们同样也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呵护。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男孩比女孩更需要父母的呵护。

儿童心理学研究发现:

“男孩大脑发育速度比同龄女孩较慢一些,男孩情感依恋需求会比女孩更强烈,从生理和心理角度而言,男孩需要更多关怀,肌肤需要更多触摸。”

只有当男孩得到了足够的关怀和爱,他们的内心才不会变成一片情感荒漠,而是充满温暖和阳光。

逼男孩“像个男人”

会扭曲他的三观

在我小时候,发生过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

邻居家有个小男孩,七八岁时因为贪玩,一个人悄悄沿着梯子,爬上了屋顶。

但是,准备下来的时候,他从上面往下看,太高了,他害怕。

所以只能坐在屋顶上,大声呼救。

本来还在屋内或忙活,或唠嗑的人,听到声音全都跑了出来。

妈妈急急忙忙爬上梯子。

但是老家的房子,上面都是瓦块,加上是老房子,谁也不能确定能不能承受一个大人的重量。

妈妈哄着他,想让他自己走过来,但是他不敢动,缩在屋顶瑟瑟发抖。

僵持了一会儿后,刚从外面回来的爷爷就在底下冲男孩喊:

“你怎么像小姑娘一样胆小啊?就这几步路还磨磨唧唧的。”

男孩委屈得快哭出来了,爷爷又说了一句更狠的:

“难道你真的想要当个娇滴滴又爱哭的小姑娘?”

这话激得小男孩大声为自己辩解:

“我才不是小姑娘!”

然后站起来,走到妈妈身边,被妈妈顺利救了下来。

从小到大,家人教育他什么是“男子气概”的时候,总是会说:

“你怎么这么弱,跟个小女孩一样”、“你胆子比女孩子还小”……

渐渐地,他变得充满男子气概,勇敢、大胆。

同时,也学会了不尊重女性。

在家的时候,会对妈妈颐指气使。

结婚以后,总是轻视自己的妻子,觉得妻子就是他的附属品,是累赘。

教育家卡洛林·卡尔德曼博士说:

“我们将男孩养大成人的过程中,他们的身份认知是建立在拒绝女性化基础上的,那我们为什么还会惊讶(当今社会的男性)不把女性看作完整的人这个事实?

正是我们设下圈套,让男孩成长为根本不懂得尊重女性的人。”

很多男孩从小所受到的所谓“男子气概”的教育,大多都是建立在“歧视女孩”的基础上的。

当“像个女孩”是一种贬低,“像个男孩”是一种夸奖,就是在向男孩灌输了一直扭曲的认知:

女孩都很差劲儿,男孩都很优秀。

从此,男孩就把自己的人格和自尊,建立在“性别优越感”上,越来越看不起女性,包括自己的妈妈,包括自己的妻子。

不给男孩贴性别标签

才会成就男孩的一生

20世纪70年代,美国有人认为,不够阳刚的男孩,就是一种病。

他们把这种病取名为“娘娘腔男孩症候群”。

他们还一致认为,这是一种可以根治,而且必须治愈的病。

当时有一个5岁的小男孩,叫柯克·墨菲。

他喜欢玩女孩子才玩的娃娃,还会偷拿妈妈的化妆品“打扮”自己。

妈妈觉得儿子没有男孩子的样子,于是就把他送进了相关实验机构,希望治好他的病,以后能“像个正常男孩一样生活”。

工作人员专门准备了两张桌子,一边是玩具刀枪、玩具士兵。

另一边,则是娃娃、过家家的玩具。

他们让柯克和妈妈一起进去。

还叮嘱妈妈,“像个女孩”,就责骂、惩罚柯克。

“像个男孩”,就给予他表扬和奖励。

就算以后柯克回家了,妈妈也必须坚持这种奖惩训练:

几个月后,柯克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他如妈妈所愿变得“正常”了。

但是,这种被公认的正常,却让他越来越孤僻,越来越压抑自我。

他不想背上“娘娘腔”这种羞辱性的标签,但是勉强让自己迎合大家让他倍感痛苦。

终于,在他38岁那年,他选择上吊自杀。

记得顾城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小时候,我哭过,我要穿红毛衣。

我看见一个小女孩穿着它,在暖洋洋的草原上走,在淡红的太阳中走,像一团小小的火焰。

可是我没穿它,因为我是一个男孩子。

我有一团太阳般的红毛线,我不会织,而且不敢,我是男孩子。

我害怕那些会笑的同伴。

我永远不能穿红毛衣,我哭了,因为永远。

就好像当年英国的乔治小王子跳芭蕾,还有人冷嘲热讽一样,人们总是要把一些事物划分成男女两派。

比如红色、粉色是女孩子专属的,男孩子跳芭蕾就是娘娘腔。

迫于压力,很多男孩只能放弃自己的喜好,变得“正常”。

但是,男孩可以穿红毛衣,可以喜欢玩过家家,可以喜欢跳芭蕾……这些并不是羞耻的事。

相反,那些他们喜欢的事情,最后反而能成就他们的一生。

曾经看过一部电影,叫做《舞出我天地》。

12岁的小男孩比利,出生在一个家境并不好的家庭。

爸爸认为比利应该学些男人的拳术,但他喜欢上芭蕾。

当时学芭蕾的都是女孩子,所以爱上芭蕾的比利觉得自己像个娘娘腔。

爸爸全然不理解儿子为何爱上女孩的玩意。

在父亲眼里,男孩就该踢足球,或者打拳击。

但是最后他选择尊重比利,让他去学芭蕾。

多年以后,父亲和哥哥来到皇家大剧院看他的演出,那时候的比利已经成为了一名王牌舞者。

父母总是不喜欢儿子玩“女孩玩的东西”。

但是,女孩可以玩玩具枪,男孩可以玩芭比娃娃。

没有什么兴趣,是带有性别标签。

而一个男孩的“阳刚之气”,也不是仅仅象征着力量。

它应该是男孩内心向阳而生的蓬勃生命力。

它可以活泼自信,也可以百折不挠。

父母应该做的,不是用性别标签,单纯地逼男孩阳刚,而是用心发现他的独特性和兴趣,让他享受做自己的过程。

作为一个妈妈,家有男孩,我希望他能够学会坚强、勇敢、坦荡、强壮,充满阳刚之气。

但是,我也希望他温柔、细心、体贴、善良,尽显天性里的真善美。

短片《Boys Don’t Cry》里说:

“男孩可以很有爱心。”

“男孩可以内向。”

“男孩可以伤心。”

“男孩可以忸怩的。”

“男孩可以被人看到柔软的一面。”

……

“男孩终将成为男孩,或许他们还有更多可能。”

男孩,也只是个普通的孩子,也需要父母用心陪伴,用爱养育。

这样孩子才会有足够温暖的内心,去丰满羽翼,积累未来面对风雨的勇气,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教育男孩,也不仅仅是把他培养成一个“充满男子气概的男人”,更是培养他的担当和责任感。

点个赞吧,愿每个男孩,能心有猛虎,也能细嗅蔷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