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疼...”10岁男孩总喊头疼,就医检查后妈妈当场跪下:三流的父母满嘴欺骗,二流的父母安装监...

作者:朗读君

来源:朗读君(ID:langdu120)

前几天,小区里10岁男孩小秋住院了。

据街坊邻居说,自打年初起,小秋就会跟妈妈说头疼。

小秋的妈妈认为小秋是网课在家玩疯了,开学不愿意写作业,就胡乱说自己头疼。

有时候还会破口大骂:小孩子哪来的什么头疼, 我看你是皮痒。

直到8月,小秋的头疼越来越严重,严重时额头上还会冒出细细密密的汗珠,小秋妈妈这发觉有些不对劲,赶忙带着小秋到社区诊所去看医生。

诊所的老中医给小秋把过脉后,让小秋妈妈最好带小秋大医院去看,小秋妈妈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B超、CT...一番检查过后,竟然发现小秋是脑癌中期!

晴天霹雳!

小秋妈妈“嘭”地跪下,求医生一定要治好小秋,医生说坚持治疗,还没到晚期,是有治愈的可能的。

小秋妈妈非常懊恼,为什么没有在小秋第一次喊头疼的时候就带着她来医院?为什么不相信小秋嘴里不停喊着的“我疼”?

作为父母,连孩子的话都不相信,真的很失败。

知乎上曾有这样一个问答:不被父母信任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一个网友在下面跟帖,是这样说的:

非常生气却又无可奈何,很委屈。

明明是最亲的人,却口口声声用怀疑的语气试探跟踪,自己索性逃避不谈。

没能得到父母信任的孩子,真的令人心疼。

 01    中小学微学堂

三流的父母,安装监控

其实我们都懂,欺骗孩子是不对的,但你又有真正地相信过你的孩子吗?

这几天开些,微博炸了。

接连有两个”给孩子安装摄像头“的话题登上热搜,获得破亿的讨论量。

当孩子当着警察的面说父亲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时,父亲却理直气壮地反问道:

你有多少隐私?我是你什么人?

对于家长来说,安装摄像头意味着为孩子的学习着想;

可对于孩子来说,摄像头则代表着亲子之间信任的又一次崩塌。

安装监控,并不是最近才“流行”。

之前一期的《少年说》中,一位男生李锦沅痛苦地向我们控诉了他的父母。

他说,我的家里有一个“天惊眼”。

妈妈趁他上学后,悄悄把门锁抠掉,每天都蹲在门外,透过门上的窟窿监视他学习。

李锦沅说,有时候写作业一回头,就能看到门洞外那只惊悚的眼睛。

听到这里,主持人陈铭直言“恐怖片场景”。

而妈妈的反应是什么呢?

妈妈委屈地说道:

妈妈是关心你,为你好才这样的。

又是一个以关心为借口的赤裸裸的监视。

从图中我们能看到,男孩人高马大,已经10多岁了,早已具备了独立学习的能力,而妈妈却对自己的儿子一点信任都没有。

多少的不信任,都是打着关心和爱的旗号,而隐藏在背后的,分明只有监视和质疑。

无独有偶,在综艺《朋友请听好》中,何炅也收到了一封来自高中孩子的信。

搬了新家后,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可没想到,父母却用不容置喙的口吻告诉他:

我要在你的房间装监控,为的是看你有没有好好学习。

甚至,他的妈妈竟然还拿“别人家的父母”来教育他:

“我的同事还是偷偷在孩子房间安监控,我愿意和你说,已经是很尊重你了。”

原来,安装监控,就是父母眼中所谓的尊重;

原来,父母根本就从不相信自己的孩子;

原来,在父母那,我们连一点自由的权利都没有。

针对这封信,何炅说了一句戳到父母心窝子里的话:

得有多不会教育孩子,才会用监控的方式,也太不相信孩子了吧。

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爱与信任,而不是安装监控和假惺惺的尊重。

 02    中小学微学堂

二流的父母,满嘴欺骗

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课本里有一篇文章,来自著名的作家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

课文讲述了一个盼望着在星期天出门的小男孩。

清晨醒来,男孩提醒妈妈该出门了,妈妈说“等一会儿”。

懂事的男孩藏在门背后等了好久,却等来了妈妈的一句“买完菜就去”。

妈妈回到家后,没有带男孩出门,而是继续做自己的事。一整个上午,男孩都在妈妈的旁边问“怎么还不走呀?”

妈妈眼看已近中午,便告诉男孩“下午吧”。

男孩午睡醒来后,妈妈告诉男孩“洗完衣服再去。”

随着天色渐渐暗下来,男孩终于知道,自己的盼望落空了,蹲在一旁无声地哭了出来。

文章的最后,作者写了这样一段话:

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不记得了。

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曾经看过一句话:比悲伤更悲伤的,是空欢喜。

男孩期盼的心情就像天上的太阳一般,从蓬勃生气的清晨,到逐渐暗淡无关的日落,心情低落到了谷底。

其实这个场景在日常生活中太常见了。

说好这周末带孩子去游乐园,却因种种原因没有实现,甚至假装不曾答应过;

说好期末考得好,暑假就让孩子自由安排,却依旧逼他报补习班,美名其曰不能让你骄傲自满。

说好不会偷看孩子的日记,却趁他睡着拿走日记本,被发现后还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你妈,有什么不能看的。”

孩子在意的是去不了游乐园、暑假上补习班和日记让爸妈看到吗?

不是的。

孩子真正在意的是,约定好的事,大人却一声不响地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事后连一句道歉或解释都没有,甚至冠冕堂皇地说“这有什么”。

社会学家林·扎克说过这么一句话:

父母是子女最亲近的人,也是最值得信任的人,来自父母的每一次欺骗,都足以压垮孩子的内心世界。

孩子对父母信任的崩塌和那个被压垮的内心世界,往往就是在某一瞬间。

那个瞬间,可能是你言辞含糊、还假装什么都没发生的时候;

可能是你在饭桌上不经意地说“我给你报补习班了,免得你骄傲自满”的时候;

也可能是在你双手抱胸,低着头对孩子说“你的日记,我怎么就不能看了”的时候。

你一次次的谎言和欺骗,才让孩子失去了最原始的安全感,最终信任二字荡然无存。

 03    中小学微学堂

一流的父母,选择信任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过一项调查,关于“孩子最不满意父母的12种行为”,其中“说话不算数”排在了第一位。

你是否感到意外?

原来在大多数的孩子眼中,父母竟是那个满嘴跑火车、谎话成篇的说话不算数的人。

我们自以为“为你好”的不信任,实际上都是对他们的一种伤害。

想要搭建信任的桥梁,父母真的需要做更大的努力和改变。

1、建立信任的第一步:倾听你的孩子

朋友向我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女孩告诉自己的父亲,我看到鬼了,很害怕,不敢去上学。

父亲并没有认为女孩在开玩笑,反而有耐心地引导女孩说出“鬼”是什么样的。

“经常在放学路上看到,是黑色的,没看清楚,因为总是看一眼就消失了”女孩这么说道。

第二天傍晚,爸爸在女孩放学后偷偷跟在女儿的身后;

第三天,他看到了一个戴着帽子的中年男子跟踪自己的女儿。

爸爸他制服了“鬼”,并报了警。

无疑,这位爸爸是伟大的。

他耐心地倾听女儿每一句看似胡言乱语的话,并给到了女儿足够多的信任,这才守护了女儿的生命安全。

如果是你,听到孩子说“有鬼”,你会怎么想?

孩子在胡说八道?还是因为不想上学而撒谎?

信任孩子的第一步,就是蹲下来,耐心倾听孩子的每一句话。

2、建立信任的第二步:相信你的孩子

著名演员马伊琍曾在《朗读者》中分享过自己高中时的一个故事:

刚上高一的马伊琍,各科成绩都很好,但思想品德一门却是“差”。

马伊琍的爸爸不理解,决定去找老师问个明白。

老师告诉马爸爸,马伊琍与班级里的多个男生早恋。

马爸爸平静地说:

“麻烦老师把那些男孩子的名字都写下来。”

而老师却只能写出一个名字,马爸爸不依不饶:

“老师,还有呢?不是多个吗?”

老师生气了,马爸爸十分肯定地说道:

“老师,我的女儿我最了解她,她不会做这种事情的,我还是去跟校长说吧。”

说道这里,马伊琍哽咽了。

一方面是觉得小时候自己真的委屈,另一方面则是感谢爸爸对自己的信任。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

当孩子感到被爱、被信任,奇迹不久就会出现在你眼前。

这些年,马伊琍在演艺圈中蒸蒸日上,成为了人人称赞的好演员,正是源于父母对她的信任。

马爸爸发自内心对孩子的爱与信任,就是属于马伊琍的奇迹。

3、建立信任第三步:做守信的父母

除了倾听孩子和信任孩子外,我们也该做守信的父母。

曾经知乎上有一个热帖,引起了2000万的讨论:

这位爸爸曾答应孩子期末考前3就给游戏充值588元,结果孩子真考了第三名,爸爸却反悔了:

当初不该答应的太干脆...给孩子游戏充钱我觉得是害了他啊...

在所有的评论中,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

希望您不要让孩子的信任变成笑话。

理性分析这整个事件:

孩子知道为游戏花钱和为学习花钱不一样,属于不正当的要求,因此想要通过努力换取这份奖励,对自我有着清晰的认知;

孩子敢于向父母坦言588元是用于游戏充值,说明他对父母有着充分的信任。

正是因为父母和孩子之前有着强大的亲子联结和信任感,他才会敢提出这个不太合理的要求呀!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信任一直都是相互的,孩子如此地信任你,你又有什么颜面来辜负这份信任?

被父母信任的孩子,才敢于做自己,眼里有光,心里有爱。

在动画片《麦兜的故事》里,麦兜的妈妈麦太太对麦兜说过这样一句话:

全世界的人不爱你,我都只爱你;

全世界的人不信你,我都只信你;

我爱你爱到心肝里,我信你信到脚趾头里。

无论遇到什么,都请相信的你的孩子。

在信任的灌溉下长大的他,定会手持勇气之剑,一路披荆斩棘,成为那个最出色的大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