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学心悟》之五紧缓芤弦
《脉学心悟》:紧脉
(一)脉象
紧脉的主要特征就是左右弹指,不拘于指下一定部位,这个特点,古人喻为“转索”、“切绳”、“纫箄线”。
所谓“转索”,就是指脉的搏动,犹如绳索之转动,左右弹指无定处。因绳索是数股拧在一起,状若麻花,有凹有凸。当绳索转动而前时,凹凸交替更迭,凸处或转于脉之左侧,则左侧弹指;凸处或转于脉的右侧,则右侧弹指,切之,脉左右弹指,不恒在一处搏动。有左右交替弹指之感,所以古人喻为“切绳”、“转索”、“左右弹指”。至于“如纫箄线”,指竹箄纵横交错编织,凹凸不平,摸之凹凸交替出现,亦如转索无常。诸比喻中,以转索喻紧脉最为贴切、形象。
紧脉脉位不定,可见于浮位,亦可见于沉位;至数,或迟或数。因紧为拘束之象,故脉体一般不大,或竟偏细。脉力可强可弱,因虚实不同而异。其象如切绳,故脉多长而不短绌。
(二)脉理与主病
紧脉为拘急敛束之象。脉的调和畅达、正常搏动,取决于气血的和调、畅达。当气血为寒束或邪阻,不能调和畅达,则脉失阳气的温煦鼓荡,以及阴血的充盈濡养,脉即拘急敛束,而呈现紧象。若阳气、阴血不足,无力温养濡润,脉亦可拘急而紧。二者一虚一实,当以沉取有力无力加以区分。
1.紧脉主寒
紧为诸寒收引之象。寒性凝泣收引,脉绌急而紧,左右弹指。寒袭于表,则肌表之经脉气血不得畅达,不通而头身痛。寒袭于里,则里之经脉气血不得畅达,经脉拘急收引而胸腹痛。
2.紧脉主邪阻
气血为邪气所阻遏,脉失阳气之温煦鼓荡、阴血之充盈濡养,亦可拘急而为紧。如《伤寒论》355条:“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此即邪阻气机,脉失阳气之温煦而乍紧。阳不达于四末而手足厥冷。以瓜蒡散吐邪,祛其壅塞畅达气机,阳气敷布,脉紧自除,肢厥自愈。
(1)宿食阻遏:《金匮·腹满篇》:“脉紧如转索无常者,宿食也。”又曰:“脉紧,头痛风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此即宿食阻隔气机,经脉失于阳气之温煦鼓荡,拘急而紧。头痛风寒者,非风寒所客,乃宿食不化,郁滞气机,阻气不升而头痛,状如风寒,而实为食积类似伤寒。
同为食积,何以脉可滑、可紧、可涩、可伏?皆因食积阻滞程度不同所致。阻滞轻者,气血尚可通达,但有食阻,激起波澜而脉滑。若阻滞重者,则经脉失于阳气温煦、阴血濡养,则脉拘急为紧。若阻滞再重,则脉可涩、可伏,甚至可厥。
(2)阴浊闭阻:《金匮·腹满篇》云:“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金匮·痰饮篇》:“膈间有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阴浊阻滞阳气。经脉失于阳气之温煦鼓荡,故尔脉紧。下其阴浊,阳气得伸,脉紧自去。
(3)热结阻滞:《伤寒论》22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一派阳明热结之象,脉反紧,此即热结阻隔气机,气血被缚而不肯宁静,左冲右突,形成左右弹指之紧脉。又如《伤寒论》135条:“结胸热实,脉沉而紧。”仲景明确指出热实致紧,可知紧亦主热结。
3.紧脉主虚
(1)亡阳:阳虚阴寒内盛,经脉拘急而为紧。如《伤寒论》283条:“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又如《伤寒论》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此亦为阳虚水饮上泛而脉紧。
(2)亡血:阴血虚,不能濡养经脉,致经脉拘紧而为紧。如《伤寒论》86条:“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目旬,不得眠。”
脉紧皆言其挺劲、有力、弦强。若因邪实、寒盛者,固可挺劲、有力、弦强;若因阳虚而阴盛、正气虚衰乃至亡阳者,脉当紧而无力。故不可概云紧脉挺劲、弦强.
脉学心悟:缓脉
(一)脉象
缓脉之象,当不浮不沉,不大不少,不疾不徐,不亢不弱,往来均匀,悠悠扬扬,状如轻风吹拂柳梢,轻舒摇曳。
医家皆以“四至为缓”,余以为不尽然。缓脉重在脉象,而不重在至数。既使至数稍快或稍慢,其象轻舒和缓,即为缓脉。若从容之象已失,纵然四至,亦非缓脉。
(二)脉理与主病
1.平脉
正气充沛,气血调和畅达,脉即舒缓,此为有胃气、有神的表现,属于常脉。《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平脾脉来,和柔相离,如鸡践地,曰脾平,长夏以胃气为本。”和柔,即壅容不迫也;相离,即匀净分明也。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脾胃气旺,气血充盛,故脉缓。此为脾之平脉。
即使病脉,中有和缓之象,为胃气尚存,虽重不俱;若无和缓之象,即胃气已亡,虽轻亦足堪虞。
2.病脉
(1)营虚卫强:太阳中风脉浮缓,为风伤卫,卫强营弱,营卫不和。寒为阴邪,阴胜则脉拘急而为紧;风为阳邪,阳胜而脉驰纵,故脉缓。其缓也,因气血受风阳之鼓动,故缓而兼浮。
(2)脾虚湿盛:湿性濡,湿盛可令经脉弛张,故脉缓。
湿有内外之分,然皆以脾胃为重心。湿邪外受,必有内湿相合。外湿内湿虽然有别,但又密切相关,均可致脉缓。湿盛者,脉缓且软;脾虚者,脉缓而无力。以脾虚生化不足,气血皆虚,其行徐缓,鼓搏不力,故脉缓。如《诊家枢要》曰:“缓以气血向衰,故脉体徐缓尔。”
(3)热盛脉缓:热盛则令经脉驰纵,致脉缓;热盛迫激血脉而脉大,故热盛者,脉可缓大。如《伤寒论》278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以脾家实。”脾家实,即脾经热盛。热盛脉纵,故见缓脉。景岳云:“缓而滑大者多实热。”
脉学心悟:芤脉
(一)脉象
芤脉浮大,按之边实而中空,如按葱管。
所谓“边实”,是指脉的上下两边,还是指左右两边?众说不一。《脉理求真》曰:“芤则如指著葱,浮取得上面之葱皮,却显得弦、大;中取减小空中;按之又著下面之葱皮而有根据。”这是明确无误地指上下两边。脉之上边,易于触知;脉之中间,搏指已然无力,有中空之感;再按之至沉,只能更加无力或无,何以沉取反能强实搏指,这是不可能的。再者,脉的下边,贴近筋骨,按之较硬,根本无法在沉按较硬的感觉中,分出那个是脉的底边,那个是筋骨。试以葱管置于桌子上,轻按触知葱管上部;重按至桌,板硬之感上,难以分出葱管底部及桌面。两边,应指脉的左右两边。边实中空,是指中取时的感觉,此时上部之脉管已经按下,搏指之力顿减,现中空之感,而左右两边之脉壁抗指之力尚存,因而呈“边实中空。”
(二)相类脉
芤、虚、革皆浮而大,按之无力,须加以鉴别。
1.芤与虚:芤、虚皆浮大无力,但虚脉之无力,甚于芤脉。中取芤脉两边实,但空豁之感甚于虚脉。
2.芤与革:革脉为弦、芤相合之脉,浮大有力,胜于芤脉。且有挺急之感,按之陡然空豁。
(三)脉理与主病
芤脉的形成,是由于亡血、失精、阴液耗伤,脉道失充而按之中空。气失依恋而外越,故脉浮大中空而为芤。如张景岳云:“芤脉为孤阳亡阴之候。为失血脱血,为气无所归,为阳无所附,……总属大虚之候。”
1.亡血失精
《伤寒论》246条:“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精辟地阐明了芤脉脉理。“芤为阴”,是指芤脉中空,是由于阴液耗损,如亡血失精、伤津耗液等。“浮为阳”,是指芤脉之浮大,由于阴耗阳无所附而外越,于是形成芤脉的浮大之象。在《金匮》虚劳篇中,又进一步阐明了芤脉所主的病证:“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清谷、亡血、失精,均为阴液精血耗伤,血脉失充而中空,气失依恋而外浮,形成浮大中空的芤脉。男子失精,女子梦交,亦为阴虚阳动之征,脉乃见芤。
芤脉以亡血为多见。亡血的原因,可因热盛迫血妄行;情志所伤,气逆血逆,肝血不藏;瘀血阻塞经脉,血不循经;阳虚不摄阴血;气虚不能固摄;阴虚火旺,灼伤阴络;或外伤出血等。因出血原因不同,虽皆可见芤,但兼脉、兼症有别。
出血尚有缓急之分,量有多少之别。缓慢而少量出血,脉多呈细数、微弱之脉,少数亦可见洪大、虚大的脉象。大量急性出血,血暴脱而气暴浮,多见虚大、洪大、芤或革,少数亦有细数虚弱之脉。笔者曾多次于大失血后,即刻诊病人的脉,未诊得典型的芤脉,倒是多见数大或细数之脉。
2.热盛津伤
《灵枢》邪客篇曰:“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热盛耗伤津液,脉道失充,阳失依附,可出现芤脉。如《温病条辨》上焦篇第8条:“太阴温病,脉浮大而芤,汗大出,微喘,甚至鼻孔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金匮》中暍篇:“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此为暑热伤津耗气,津气两伤,致脉芤而兼弦细迟。
3.瘀血痈疽
(1)瘀血:《脉诀》首先提出芤主瘀血,曰:“寸芤积血在胸中,关内逢芤肠里痈。”关于芤主瘀血,赞同者廖廖无几。《诊家枢要》:“右寸芤,胸中积血。”《医学入门》:“芤主瘀血不通。”《濒湖脉学》亦从此说,曰:“寸芤积血在于胸。”而大多数医家对芤主瘀血持否定态度,甚至直斥为“邪讹”。李士材就对李时珍从“伪诀”之言深感遗憾,曰:“以李时珍之博洽明通,亦祖述其言为主病之歌,岂非千虑之一失乎。”
究竟芤脉是否主积血,笔者倾向于肯定的。临床曾诊治过多例属于瘀血型的冠心病患者,其寸脉出现动脉。其中约半数独左脉动,症见胸中闷痛,常于凌晨憋醒,以血府逐瘀汤加减获效。虽动脉非芤,但二者病理意义相通。芤为亡血气无所依,动为阴虚阳博阳失所附。动可主瘀血,芤当亦可主瘀血。
血脱气浮而脉芤,易于理解。血瘀,脉当涩,何以会出现芤脉?盖一则因瘀血不去,新血不主。新血不生而血虚,气失依附而浮越;再者,血瘀既久则化热,热动而气浮,故可造成芤脉。笔者虽未见到胸中积血而出现典型的芤脉,但依动脉而据理推断,芤主积血不无道理,难怪有些医家亦持肯定态度。遽斥为“邪讹”,恐有偏颇武断之嫌。
(2)痈疡:关芤,为中焦失血。左关脉芤为肝血不藏,右关脉芤为脾血不摄。肠胃痈疡,乃气血为热邪腐败而为痈脓,致血伤气浮而为芤。尤其痈疡破溃之后,气血大伤易见芤脉。
脉学心悟:弦脉
(一)脉象
弦脉的主要特征是指脉来端直以长,直上下行,状如弓弦。弦脉对脉位、至数没有特定要求。脉位可浮可沉,至数可快可慢。典型的弦脉,脉力当满张有力,但亦可出现弦而无力之脉。脉体可细、可不细,或大,但定要长。
(二)相类脉
弦与长,因脉皆长,故常相混。长脉主要特征是脉体长,过于本位。弦脉虽亦长,但主要特征是指脉象端直如弓弦,直上下行,且脉力强于长。
(三)脉理与主病
弦为阳中之阴脉。其脉为血脉拘急,欠冲和舒达之象,故弦为阳中伏阴之脉。
经脉之柔和调达,赖阳气之温煦,阴血之濡养。当阳气或阴血不足时,脉失温煦濡养而拘急,则为弦。或因气机不畅,邪气阻隔,气血不得畅达,亦可使脉失阳气之温煦,阴血之濡养,拘急而弦。故仲景称“弦则为减”。《诊家枢要》曰:“弦为血气收敛,为阳中伏阴,或经络间为寒所入。”
弦脉因其脉力强弱不同,分为常脉、病脉、真脏脉三种。
1.常脉
春脉弦。肝应春,故肝之常脉亦弦。
春令,阴寒乍退,阳气升发之时。此时,阳气始萌而未盛,温煦之力未充,《内经》称之谓“其气来软弱”,故脉尚有拘急之感而为弦。肝为阴尽阳生之脏,与春相应,阳始生而未盛,故脉亦弦。
常脉之弦,当弦长和缓,正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所云:“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平肝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未梢,曰肝平。”揭乃高举之意。手举长竿之未梢,修长且悠扬,喻弦脉之状,甚为妥切。
2.病脉
弦有太过与不及。
(1)太过:弦脉太过之象,在《素问·平人气象论》中说得很清楚,曰:“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盈实而滑,乃有坚意。状如循长竿,为弦长坚挺,已乏柔和之象。
何以脉弦达过?不外气逆、邪阻、及本虚标实三者。
气逆:因情志拂逆,气机逆乱,或气机亢逆,或气机郁结,脉皆可弦。气逆者,气升血升,气血搏击于血脉,致脉弦长而强劲搏指。气机郁结者,气血不能畅达敷布,脉失气血之温煦濡养,故拘急而弦劲。
邪阻:邪气阻遏,气机不畅,气血不得宣发敷布,脉失气血之温煦濡养,故拘急而弦。阻遏气机的邪气包括很广,除七情之外,尚有六淫及痰饮、瘀血、食积等。
邪客少阳:少阳主枢,乃阴阳出入之枢。少阳为邪所客,枢机不利,阴阳出入乖戾,气血运行失常,脉失气血之温煦濡养,致拘急而弦。疟属少阳,故疟脉自弦。痉乃筋之病,因邪客而气机乖戾,筋失柔而拘急为痉;脉失柔而拘急为弦。故“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肝为厥阴,为刚脏,为阴尽阳生之脏。邪客于肝,阳气之升发失常,阳不胜阴,温煦不及,致脉拘急而弦。
弦主痰饮:痰饮为阴邪。痰饮的产生,缘于阳气不振,温煦不及,故脉弦。且痰饮既已形成,复又阻隔气机,气血不得畅达,脉失温煦濡养,故尔脉弦。此即仲景所说:“脉偏弦者,饮也。”
弦主寒,主痛:寒盛则阳损,脉失温煦而脉弦。痛乃因经脉不通而作。既已不通,经脉拘急必矣,此于脉为弦,于症为痛,机理一也。
弦主癥瘕:癥瘕乃气血痰搏聚而成。癥瘕阻滞气血,则脉失温煦濡养而为弦。至于宿食致弦,其理亦如癥瘕,皆缘气机阻滞使然。
本虚标实:肝为刚脏,赖脾胃生化水谷精微的濡养,肾水之滋涵,肾阳之温煦,肝木方能升发条达,脉乃弦而舒缓悠扬。若脾胃虚弱,化生不足,肝失濡养,或肾水不足而失于滋涵,肾阳不足失于温煦,则肝失冲和舒启而亢逆,脉皆可弦。此弦,可弦劲搏指,但不可以弦而有力误认为亢逆,脉皆可弦。此弦,可弦劲搏指,但不可以弦而有力误认为实证,妄予开破降泄。此乃胃气不足,弦多胃少,本虚标实之证。故仲景明确指出:“弦则为减”。减即不足之意。治当培土或益肾,以使肝木条达。
(2)不及:弦而无力为不及,乃正虚所致。所谓正虚,当包括肝气虚、肝阳虚、肝血虚。阳气、阴气不足,脉失温煦濡养而弦。肝气虚者,弦而无力,或弦而不任重按,伴头昏气短,胸胁胀痛,脘满不食,倦怠无力等症。肝阳虚者,脉亦弦而无力,伴畏寒肢冷等寒象。肝血虚者,因血虚常伴气虚,故脉多弦细无力,症见头昏目眩,心悸气短,瘛疭转筋,面色无华等。肝阴虚者,脉多弦急细数,或弦劲搏指,少有弦细无力者。
3.真脏脉
《素问·玉机真脏论》曰:“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脉弦劲不柔,失冲和之象,乃胃气已败。
同一正虚脉弦,有的可本虚标实,出现弦劲搏指,太过之脉;有的出现弦而无力,本虚标亦虚;有的可出现弦劲不柔,如循刀刃,何以然也?盖因禀赋不同,正气强弱之殊使然。正虚不甚,尚可动员全身之气血,奋力搏击,而现本虚标实之脉。若正虚已甚,拼挣之力亦弱,则正虚标亦虚。若正气衰败,胃气已绝。脉可弦劲不柔,如循刀刃,乃真气外泄之象,为肝之真脏脉。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