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废掉的自己,告别干啥啥不行的状态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一时兴起想要健身,雄心勃勃地计划着每天去健身房撸铁2小时,结果去了没两天就不了了之。
看到别人很自律每天早晨5点起床,自己也痛下决心要早睡早起,结果呢,又不了了之。
微信、小红书、B站收藏了一堆的学习方法,自律方法,就是从来没行动过。
弹幕上最能引起你共鸣的一句话是:干啥啥不行,收藏第一名。
Flag立了一个又一个,盘算一下居然没有一个能坚持下去的。
如此挫败的人生,让你陷入深深地自我怀疑:莫非自己一生就这样了,改变注定只是奢望,从此以后还是“放弃治疗”吧。
千万不要沮丧,不要放弃。
你有没有想过,以上种种失败的经历并不是习惯养成这件事真的非常困难,而是一直以来自己都用错了方法?
不然为什么有的人就可以轻松养成好习惯,而自己就不行?
《微习惯》的作者斯蒂芬·盖斯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想要养成好习惯的最佳策略是从微行动开始,微行动是一种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
01
减少自我损耗,蒙蔽大脑
为什么养成每天健身2小时很容易失败,而每天做一个俯卧撑大概率不会失败?
归根结底在于大脑是否愿意做这件事?
试着感受一下,如果你是一个没有运动健身习惯的人,当我说锻炼2个小时的时候是不是你的内心中有个声音在呐喊:“天呐,天呐,锻炼2个小时,太困难了吧,我还是算了。”
而当我说做1个俯卧撑的时候,你内心中的那个声音应该是:“这个简单,现在我就能做1个俯卧撑,so easy!”
事实上绝大多数人都喜欢去做简单的事情。
当然这并不是怪我们,而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天生就优先选择“低碳环保节能”的运行模式。
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表明,人类大脑重量占体重的2%左右,但它却消耗了人体能量的20%。
为了保存能量,大脑就会默认选择简单的事情,不去过度消耗能量。
所以说,当我们要去养成一个习惯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去蒙蔽住大脑,不要让大脑中那个靠做重复事情节能的“基底神经节”不高兴。
基底神经节一不高兴就会不停地给你捣乱,劝你算了吧,放弃吧,原来那样挺好的。
怎么对付它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目标给最大限度地缩小,缩小到完成不会引起基底神经节的过度注意。
1天1个俯卧撑和1天100个俯卧撑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从心理上都有巨大差距。
也许你会想1天完成1个俯卧撑有什么用呢?
对,没错,1天做100个俯卧撑才有用。
试问,对于一个健身小白来说上来就要天天坚持做100个俯卧撑,能坚持几天?
坚持做1天,就没了第2天,从数量上来说定格在了100个。
而就算1天做1个,做一年,数量上是365天。
最最关键的是,你在不知不觉中,毫不痛苦的,轻轻松松地养成了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不是吗?
微习惯的妙处就在于用最小化的行动,养成好习惯。
02
靠意志力采取行动更靠谱
思考一下当你想要去养成一个好习惯的时候,如何去说服自己呢?
是找一碗“心灵鸡汤”干了,还是动用意志力,强迫自己去行动呢?
《微习惯》的作者告诉我们想要持久改变,动力并不是可靠的策略。
原因在于,动力是以我们的感受为基础,但是这个基础一点也不牢靠。
比如说你想要养成早起习惯的动力来源于你崇拜的某个偶像就是因为早起走向了人生的巅峰。
于是你内心中的激情被点燃,干了这碗鸡汤,下决心从明天开始早起。这种情况下,动力值简直爆表了。
可是早起了没几天,因为工作中被领导批评,心情低落到了谷底,早起的动力值归零。
现实生活中会有很多事情都能改变你的感受,让你的情绪不稳定。
而当我们的情绪不稳定的时候,肯定是不愿意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动力会让你在最初的几天热情满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热情会逐渐变弱,直至没有。
这就是“需要动力才能行动,需要动力才能驱使自己”的想法在培养习惯时会帮倒忙的原因。
不得不说,有热情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不要把热情作为实施行动的信号,而是要把热情看作是一种额外的奖励。
说到这里,你应该大致了解了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打鸡血的策略有缺点,动力不可靠,不能充当建立习惯的策略。
什么更可靠呢?答案是意志力。
意志力就是当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的时候去强迫自己采取行动。
仔细回想一下自己是不是通常要决定去养成新习惯的时候,要么就是找到了动力,要么就是觉得自己应该去养成一个什么好习惯,然后强迫自己去做。
在这个强迫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在反复使用着自己的意志力,意志力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强化。
为了早起,即便你昨天情绪不好,你依旧可以动用意志力去克服不良的情绪。
在坚持早起的3年时间里,我依靠的就是意志力。
无论晚上多晚睡觉,无论当天发生了什么事情,第二天我都会让自己在5:30左右醒来。
这个过程中我相信自己的意志力可以帮助我完成早起。
早起这件事没有什么了不起,就是每天行动就好。
自律就是不断强化自己的意志力,当一件事变得不困难的时候,习惯也就养成了。
03
建立自信,远离消极情绪
在我们养成好习惯的路上,畏难的情绪可谓是最大的拦路虎。
害怕自己立的目标又失败,怀疑自己的行动力,犹犹豫豫是否要开始。
万事开头难,迈出第一步真的是最难的。
可是微习惯这么简单,完全不用有任何的心理包袱,尽管行动就好了。
当你迈出微行动的第一步时,你的恐惧,怀疑,胆怯,犹豫都会统统不见了。
行动是治愈一切焦虑的良药。
04
五步法助你轻松养成好习惯
说了这么多,最关键的是如何行动起来养成微习惯。书中养成微习惯作者给出了8个步骤。
从记忆的角度来说,人一次最多可以记录5加减2个信息。于是微把8个步骤中与养成微习惯最核心的5个步骤提炼了出来。
简单来说五个字:①筛②挖③找④奖⑤记。
第一步:筛,指的是筛选一下适合你的微习惯和计划。
这个时候可以拿张纸,把你想要养成的微习惯统统写出来。然后把写出来的全部微习惯按照意意愿度排个序。
接下来看着排序表就可以计划一下你要养成几个微习惯。
建议同时追求的微习惯数量不要超过四个,最合适的是2到3个。
太多容易让你精力分散,容易忘记。
经过这一步筛选,或许你已经找到了2个要同时追求的微习惯,比如:每天跳绳1分钟,每天阅读1页书。
第二步:挖,指的是要挖掘微习惯背后的内在价值。
每一个你想要养成的微习惯背后都有对你来说真正的价值。
这个时候可以用问为什么的方法,一步步进行挖掘。
比如说,你要养成每天阅读一页书的微习惯。
那么就问一下自己,为什么要每天读一页书。因为想学习新知识。
接着继续问,为什么想学习新知识呢?
因为觉得自己不够好,想提升自己。
为什么想提升自己的价值呢?因为想过上更好的人生,事业有成。
挖掘到这里你就会意识到每天阅读一页书的初衷是想要过上更好的人生,事业有成。这是你去养成阅读微习惯的真正价值。
如果你真的想达成最终目标,就要从每天阅读1页书开始。
第三步:找,指的是找到习惯依据纳入日程。
什么是习惯依据呢?习惯依据在我看来就是让你去执行微习惯的触发器。
这里的习惯依据可以是时间也可以是行为方式。
比如说,我打算每天下午4点跳绳一分钟,这个就是时间依据。
而我打算每天早起后就阅读1页书,主观就是行为方式点依据。
这样当你给微习惯找了一个日常的“习惯伴侣”后,就会在你的日常中提示你要开始去执行微习惯,触发你的行动。
第四步: 奖,指的是要奖励自己,建立回报机制,提升成就感。
虽然说微习惯的执行没有那么困难,但是也不排除会有坚持不下去的可能,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奖励自己,让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和快乐。
我给自己设置的奖励是每完成1个月的微习惯奖励自己一样平时不舍得买的礼物或者是放肆的大吃一顿。
奖励自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在肯定自己,肯定自己的成绩,鼓励自己要继续坚持。
成年人做事要学会自己夸奖自己,自己奖励自己,做自己的CEO。
最后一步: 记,指的是记录与追踪完成情况。
记录与追踪是把完成情况可视化,让微习惯这件事通过视觉化地展示在大脑中更加突出。
强烈建议大家去用手写记录的方式,把微习惯打卡表贴在书桌前,当你完成了绝大多数打卡的时候,你会清晰地看到自己成长的旅程。
这种掌控自己人生的感觉太美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