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寸脉大是胃气不降;左尺脉大是脾气不升。
.左寸是心与小肠的位置 管上半身的阳气所在 也是脾胃火之来源
.寸关尺:经方三部脉证纲要!
尺寸
太阳俱浮
阳明俱长
少阳俱弦
太阴俱沉
少阴俱沉
厥阴俱微缓
寸脉弦,心下愊愊,微头痛,心下有水气,为寒饮,太阳病。宜小青龙汤、茯苓甘草汤。
寸脉迟,上焦有寒,心痛咽酸,欲呕吐,太阴少阴合病。宜服黄连汤,或附子汤、理中汤加黄连
寸脉旺,可见于几种情况:
一是心火盛寸脉数盛,按之有力,此为心经实火,法当清心泻火,如泻心汤、栀子豉汤。
二是肾水亏,阴虚不能制阳,阳浮于上,寸脉浮数大,然按之虚,尺脉沉细数。法当滋阴潜阳,方如三甲复脉。
三是肾阳虚,格阳于上,寸浮大而虚,尺脉沉细无力;法当引火归原,如白通加猪胆汁汤或张锡纯之来复汤。
四是郁火上冲,寸脉旺,关尺沉而躁数,法当清透郁火,方如新加升降散。
五是肾水亏而心火旺,寸滑数盛且按之有力,尺沉细数,法当泻南补北,方如黄连阿胶汤。
关脉浮,腹满不欲食,心下痞,太阳病。
关浮不及为虚满,宜服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关浮太过为实满,大黄黄连泻心汤;
发热汗出而痞满者,宜桂枝人参汤、厚朴七物汤。
关脉浮,腹满不欲食,心下痞,太阳病。
I导读:吃补中益气汤上火怎么办?党参、生晒参和红参有什么区别?关脉独大,可以怎么治?打粉煮散和汤剂区别大吗?……高建忠老师第一次直播答疑,详细阐述了众多问题,当可谓谦谦君子,谆谆教导。
东垣内伤课程前三讲直播答疑(节选)
作者/高建忠
灵兰中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高建忠,前面我们一直通过声音交流,今天我们见见面。非常感谢大家对内伤学说的喜欢,对李东垣的喜欢。
其实从学习内伤学说来说,或者从对于李东垣学说的认识来说,我们都属于学生,我也属于学生。我们只不过是在这个领域里面一起学习,我更多的是把自己学的一些新的体会和大家分享或交流,其实谈不上老师。
我看了大家提的问题,有相当多的问题还是很有深度的。我也知道在座的大家肯定有很多人都是临床上的高手,可能我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有一部分学员觉得回答的不一定对,或者不一定合适,没关系的,请大家包涵。我们本着一种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的这么一个态度,就可以了。
今天是我们线上的第一次答疑,大家提了一部分问题,我就顺着这部分问题谈一谈我的认识:
【问题一】高老师,您好,补中益气汤定方原理体现了“升浮”,但是没有体现“降沉”,如果长期服用此方,会不会导致上热或者气机不降?
这个问题如果直接回答的话,那肯定是会的。但是我们退回来,其实涉及到方证对应的问题。如果我们有是证用是方,有补中益气汤证,用补中益气汤方,那就不会有上热,或者是气机不降。如果没有这个证,我们误用了补中益气汤,肯定会有。
如果有这个证,我们用上补中益气汤本来见了效了,说该升浮的升浮起来了。而本来我们应该再使用别的方药或者别的治法了,而我们还继续使用补中益气汤,这是我们说的过用,也会出现这种上热或者气机不降的表现。
也就是说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我们误用用错了。第二种情况就是我们用的太多了,时间太长了,都会引起这种情况。
当然在李东垣的书里面也提到了这种情况:如果我们用过头了,或者该升的我们去升,结果出现了上热的情况,李东垣告诉我们适当的加点清降火的药,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如果大家想了解这一点,可以翻一翻《东垣试效方》这本书里面的益气聪明汤,方后面有李东垣类似的论述,李东垣在那里面论述了对黄柏的使用,黄柏剂量的斟酌,黄柏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该用,什么时候多用,什么时候少用。我们找一找益气聪明汤,我们就能明白这一点。
【问题二】高老师好,补中益气汤中人参是用党参还是红参或者生晒参呢?
这个问题也得根据临床具体情况来用。
实际上党参和人参的区别,党参相对温润一点,人参相对温燥一点。党参在补气的同时,多少有点养血的作用;人参在补脾气的同时,有补肾气或者补元气的作用。
你比如我们常见的病症,是我们没力气或者不想吃饭,或者肚子老下坠、大便老不成形等等这一类病症。从年龄上区分,中青年的病人,常规我们大约用党参就可以了。如果是高龄的病人,身体特不好的病人,或者是说女子崩漏的病人,特别是血崩的病人,我们用补中益气汤的时候,这时候还是需要用人参的。因为这儿还涉及到补肾中元气的问题,党参是没有补肾中元气作用的,而人参有,这是党参和人参的区别。
接下来就是生晒参和红参的区别。生晒参相对燥性小一点,红参相对燥性大一点。
再一个就是,红参从补元气的角度来说,这个力量是要比生晒参峻的。比如我在临床上,对于崩漏的病人,血崩的病人一定是用红参的,既不是生晒参更不是党参。而我们临床上碰到月经量偏少的病人,如果我们需要用补中益气汤的时候,我临床上还是相对党参用的多一点。因为它相对比较弱,适合比较长时间的服用,并且是它在补气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有养血的作用。
我们临床体会,慢慢的发现人参有很好的减少月经血量的或者止崩的作用。而党参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增加月经血量的这么一个作用。
【问题三】临床当中有很多双手寸脉弱尺脉也弱,只有关脉弦而有力或弦细紧,这类病人往往也有气短,适合使用东垣补中益气汤么?如果不适合应该使用哪类方剂呢?
这位朋友,肯定你临床上脉诊做的比较好一点,说寸脉弱尺脉也弱,那就意味着我们摸到这个脉象是关脉独显,也就是关脉要大于寸和尺。
那么从李东垣的理论体系来说,如果是右侧的关脉独大,那就考虑内伤的可能性大。如果左侧的关脉独大,那就考虑这么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可能是外感风寒刚起病。外感风寒刚起,六脉还没有表现出脉浮来,刚开始左侧的关脉(明显),其实从李东垣的体系来说,应该是关脉稍前,关前一分。
其实我们如果粗略地分寸关尺的话,我们摸到的主要就是关脉,应该是外感风寒刚起病。如果我们再过一两个时辰,也许就尺寸脉都浮起来了,这是一种情况。
另一种情况,临床上见到肝郁的病人,肝胆瘀滞的病人,他会表现出肝胆的脉象的这种独大来,这种情况有。
好,返回来说,如果是右侧的关脉独大,那么我们还应该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在内伤病里面,由劳倦损伤引起来的脾胃气虚,在脾胃气虚的基础上有阴火内生,脾胃气虚阴火内生,那么他右侧的关脉会独大的。这时候大约我们需要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
而另一种情况就是食积,内伤病里面的食积病。内伤病里面的食积病证也可以表现为右寸的独大,如果典型的话就是右寸脉滑。当然有时候,我们摸不到典型的话,也只能摸到右手关脉独大。这时候它应该是一个实证,实证这时候应该是治疗食积。
在李东垣的体系里面更多的提到是枳术丸加减。当然临床上有时候也能用到后世的(方),你比如朱丹溪的保和丸之类的,有时候也能用到枳实导滞丸这一类的方剂,这也是李东垣的方剂。具体分情况来看,并不是说都可以用补中益气汤的。
当然在这个问题里面,他说这类病人往往也有气短。气短,补中益气汤证容易见到气短,但气短倒不一定是补中益气汤的主证。气短呀、乏力呀,虚证可以引起,实证也可以引起。
你比如说,食积的病人也会出现气短,肝郁的病人也会出现气短,分情况。甚至于外感风寒的病人也会出现气短,根据具体的病证来进行辨别。
好,这是这个问题。
【问题四】高老师好,东垣方子很多是打粉煮散,现在人多用汤剂,这在疗效上有无差别?
其实这个问题刚才已经谈过了是吧?打粉煮散他不是打的粉,他打的是粗末,这个和我们现在打的细粉是两回事。
我们说的打成细末了,大约就是做完药了,有时候可以直接拿散吞服。古人煮散是指的粗末,等于是把药材捣也好,研也好,把它弄成粗末。
弄成粗末了有这么几个好处,一个好处就是它体积小,便于收藏,便于运输。第二个就是可以节约药材,用量相对的少一些。
这种煮散应该是从宋代开始使用的,金元时期用的是最广泛,然后到了明清的时候用的相对就少了,可能也和这个时代有关系。但是主要考虑到两个因素,一个因素就是收藏便于运输,第二个就是节约药材。
其实这种煮散和我们现在的饮片,从疗效的角度来说应该是没啥差别,可能多少用量上有点差别而已。
当然我们说,为啥现在我们不煮散啦,而我们要煮饮片,其实我们现在也可以煮散,只不过比较麻烦。如果我们在药房里面把每一味的药,不是饮片,而是都变成煮散了。把每一味都弄成粗末,那么我们就没办法鉴别药材的质量好坏和质量真假,或者不容易鉴别它的质量真假。
第二个就是我们搁在药斗子里面怎么抓药呢?它给抓药也带来麻烦。因此在后来,特别是我们现在的临床上,我们基本上很少用煮散。
当然我们说我们一定要煮散,病人自己可以把它弄成那样煮也是可以的,只是增加了麻烦而已。它的疗效差别不会有多大的,更多的就是能节约点药材而已。
因为内容实在太多,我们选取了部分答疑分享给大家。比如像:
患者尺脉沉弱、四肢冷,用补中益气汤会拔其肾根吗?
运用补中益气汤有哪些特别注意事项?
升发阳气中的“阳气”如何理解?
如何考量补中益气中各药的使用剂量?药物的升降浮沉是怎么区分的……
相对来讲,大家对补中益气汤、辨脉、方剂用量等内容疑惑较多,在《读懂东垣:二十讲敲开内伤之门》课程中,高老师还会详细阐述升阳益胃汤、清暑益气汤、枳术丸等东垣经典方剂,也会就东垣脉象,包括人迎、气口脉,以及颇具争议的“阴火理论”等内容展开论述,四个月的时间,我们慢慢走近东垣,打通内伤,开出巧方。
.[1]女人右关脉独浮有力,不是乳腺增生就是乳腺癌,
从深浅层次上来说,寸关尺三脉由浅到深,尺脉位于沉伏之处。
正常桡动脉搏动如同一条小河,尺脉如同河中光滑的鹅卵石,三分之二埋在河沙下面,三分之一露在河水之中,反复经受着河水的冲刷,后浪接前浪,动而不急,看似细弱,实在有力,活泼生动。
前浪涌来,头如滚珠,身若鱼腹,尾似马鬃。前浪未尽,后浪跟进,如临岸观潮,似近松听风,涛涛不绝。
肾气充盛之人,左尺稍沉,右尺稍浮;
左尺稍静,右尺稍动;
左尺稍宽,右尺稍窄;
左尺来势缓而宏大,右尺来势急而有力。
两脉合参,沉浮相合,宽窄相对,急缓调和,刚柔相继,恰如吹面不寒杨柳风,阴阳相济,感受生命之美。
尺脉浮,为伤肾,下热风,小便难。太阳少阴合病。宜栝楼瞿麦丸。
尺脉紧,分左右,定上下。脐下痛。太阴病。宜枳实芍药散。
尺上紧,在男前列腺病,宜桂枝茯苓丸;
在女胞宫寒,宜当归芍药散;
紧在左,病在左;紧在右,病在右;均宜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
尺下紧,腰腿寒痹疼痛,宜肾着汤,乌头汤。
尺脉弱,阳气少,肾气弱,发热骨烦。少阴病。宜肾气丸。
尺脉濡,苦小便难。少阴病。宜栝楼瞿麦汤。
尺脉实,小腹痛,小便不禁。太阳少阴合病。宜栝楼瞿麦丸、枳实芍药散。
一,脾胃居于中焦,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胃是气升降之枢。如果脾胃升降病变,那么摸脉如何诊断呢?
1,右寸脉大,即是胃气不下降。
右寸脉主肺,诊右寸脉为什么能判断出胃气不下降呢?
这是因为胃降则心肺随之亦降,心肺不滞。当胃气不下降时,则肺气无法降而滞,肺气滞使右寸脉变大。右寸主肺,与主胃,病机一致。
右寸脉大,是胃不降使肺气郁滞,可是肺有时无咳嗽等症状,邪气去哪了?肩背呗。《内经》说“病在肺,俞在肩背”。
脉大不仅仅是指有力,而是说波动的幅度大
大而有力为邪热实证,大而无力是虚损。
2,左尺脉大,即是脾气不上升。
左尺脉主肾阴,诊左尺脉为什么能判断出脾气不上升呢?
这是因为脾升则肝肾随之亦升,肝肾不郁。当脾气不上升时,则肝气无法升而郁,肝郁则失去生长之意,肝不再汲耗肾阴,使左尺脉变大。
3,调脾升、胃降的代表方是二陈汤,其中的伏苓升脾,半夏降胃。
二,肝气从左侧升,肺气从右侧降,如果肝肺升降病变,那么摸脉如何诊断呢?
1,左寸脉大,即是肺气不降。
左寸脉主心,诊左寸脉为什么能判断出肺气不降呢?这是因为肺收敛心火下降,当肺气不降时,心火失去敛降者而上炎,心火上炎使左寸脉变大。
肺气不敛降怎么办?用白芍。这个黄元御在讲桂枝汤时讲了。
2,右尺脉大肝木不升,即是肝木下陷。右尺脉主肾的命门,诊右尺脉为什么能判断出肝木下陷?这是因为肝木下陷,行使疏泄之职,致使相火泄露而不藏,相火泄露使右尺脉变大。
3,调肝左升、肺右降的代表方是桂枝汤,其中的桂枝升肝,白芍降肺。
调脾升时,不管胃降,你给分家了,不行的。
调肺降时,不管肝升,你也给分家了,也不行的。
如同补肾阳时,不管肾阴一样。
三.左关脉大,即是肝脾郁而不升。 “郁”是不流通的意思。左路升为肝所主,因为肝藏血,所以左路肝脾升主要是血升。肝脾郁主要是肝脾血郁,肝脾血郁使左关脉变大。
四.右关脉大,即是胆胃滞而不降。 “滞”是停留的意思。右路降为肺所主,因为肺藏气,所以右路肺胃降主要是气降。胆胃滞主要是胆胃气滞,胆胃气滞使右关脉变大。
气血不畅,百病丛生。诊左脉察血,诊右脉察气。
右脉的关脉大,是胆胃气滞。那么整个右脉大,而左脉细,更是气滞不降,用半夏厚朴汤,三剂后脉复如常。啥病都好了!
脉大是指脉的形状粗,气滞是实证,但是血呀,阴呀,气呀等可能虚。
气虚,气就不会滞吗?照样会滞,气多气少都会滞,滞是“停止”,与气多少没关系。
男子劳动耗气,使右脉小。
女子来月经耗血,使左脉小。均属正常。
对于脉大的病因,黄元御说“大则病进,正虚而邪旺也。”正虚则脉当现不足之象,邪旺则脉当现大之象,故脉大指下感觉脉形状大而软。
鼻孔干,经常有血痂,吃饭有时下咽不顺,时有呃逆。右耳鸣。右寸大而软,是胃不降,胃不降则胆郁化火,火性上炎则刑肺,久则伤肺阴。用温胆汤加麦门冬。
寸关尺各部脉大主病
脉大是什么样呢?取脉分为浮、中、沉,当中取脉时手指下感觉脉形状大并且有点软。脉大的病因是邪气旺而正气虚。邪气旺则脉当现大之象,正气虚则脉当现不足之象,故脉大手指下感觉脉形状大并且有点软。寸关尺各部脉大主病分述于下:
一,【脾不升与胃不降】
1,右寸脉大是胃气不降。右寸脉主肺,可是诊右寸脉大为什么能判断出胃气不降呢?这是因为胃气不降,阻碍胆气下行之路,不让胆气降,胆气势必郁而化火。火性上炎,而刑肺金,肺金被刑,肺气郁蒸,而生上热,致使肺失肃降之常,则右寸脉变大,因此见右寸脉大则知胃气不降。
2,左尺脉大是脾气不升。左尺脉主肾阴,可是诊左尺脉大为什么能判断出脾气不升呢?这是因为脾气不升,阻碍肝气升发之路,不让肝气升,肝生长之意势必被抑制。由于肝长在脾土,生在肾水,所以肝失去生长之意则不再汲耗肾阴,肾阴盛则不温,则左尺脉大,因此见左尺脉大则知脾气不升。
3,调脾升与胃降用二陈汤,其中伏苓升脾,半夏降胃,并使脾升与胃降和谐。橘红行气,甘草补气增加动力。
二,【肝不升与肺不降】
1,左寸脉大是肺气不降。左寸脉主心,可是诊左寸脉大为什么能判断出肺气不降呢?这是因为肺收敛心火下降,当肺气不降时,心火失去敛降者而上炎,心火上炎使左寸脉变大,因此见左寸脉大则知肺气不降。
2,右尺脉大是肝木下陷(肝气不升)。右尺脉主肾的命门,可是诊右尺脉大为什么能判断出肝木下陷?这是因为肝木下陷,行使疏泄之职,致使相火泄露而不藏,相火泄露使右尺脉变大,因此见右尺脉大则知肝木下陷。
3,调肝升与肺降用桂枝汤,其中桂枝升肝,白芍降肺,并使肝升与肺降和谐。甘草,大枣,生姜补气增加动力。
三,【肝脾郁与胆胃滞】
1,左关脉大是肝脾郁而不升。 “郁”是不流通的意思。左路升为肝所主,由于肝藏血,所以左路升主要是血升。血不升则郁,血郁主要是肝脾血郁,肝脾血郁使左关脉变大。
2,右关脉大是胆胃滞而不降。 “滞”是停留的意思。右路降为肺所主,由于肺藏气,所以右路降主要是气降。气不降则滞,气滞主要是胆胃气滞,胆胃气滞使右关脉变大。
3,肝脾郁而不升,用《四圣心源》中的达郁汤治疗。
胆胃滞而不降,用柴芩温胆汤治疗。
此六个“脉大”是基础,掌握好之后,诊脉立刻知道胆乘胃,肝乘脾,上热下寒,气滞,血瘀……等等。
例如
右关寸大,左关尺大,即是上热下寒。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
有一个问题,要弄清楚,例如右寸大,肺是否病了?当然病了,但是肺不是始发病位,而是最终病位,始发病位是胃。如果只治肺是扬汤止沸,侧重治胃是釜底抽薪。
这涉及标与本之问题,胃是本,肺是标。如果病重可以标本兼治。如果病轻只治胃。
麦门冬汤,他治肺阴虚。用半夏干嘛?降胃治本呗。如果你去掉半夏,只取一时之效,治病不彻底。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互相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脏腑不是各自独立的。
如果人体脏腑不是互相联系,而是各自独立,那我们治胃就解决不了肺的任何问题。
左寸脉大是肺气不降,那治疗上可不可以通过降胃气来达到降肺气?
可以,病久了即会出现这样病,肺胃同降。
左寸大,侧重治肺。右寸大,侧重治胃。不一样,是吧。分清标与本,治法遵五胜原则。
还有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还要看缓与急。
右关寸大者,为肺胃气滞不降。
右关寸大而弦者,为胆木克伐胃土,胆胃气滞不降。
咱们刚刚学习完诊脉判断气的升降之绝技,看明白了之后,记牢背熟六个“脉大”主病。理解并记牢此六个“脉大”之后,则好理解左关寸脉大主肺胃不降,右关寸脉大而弦主胆木克伐胃土,……等等。
1,右寸脉大是胃气不降;
左尺脉大是脾气不升。
2,左寸脉大是肺气不降;
右尺脉大是肝木下陷(肝气不升)。
3,右关脉大是胆胃滞而不降;
左关脉大是肝脾郁而不升。
医品阁
1、七表脉:浮、芤、滑、实、弦、紧。
八里脉:微、沉、缓、濇、迟、伏、濡、弱。
诗曰:与其扬汤止沸滚,莫若釜底早抽薪,
《诗曰》
一,寸部脉法
左寸见浮,风热上越而头痛; 右寸见浮,咽喉中燥而鼻塞;
左寸见芤,胸难藏血而呕吐; 右寸见芤,胃多瘀血而痛疼;
左寸见滑,热痰入心而舌强; 右寸见滑,热痰入肺而鼻折;
左寸见实,火焚心而面赤; 右寸见实,火生胃而唾干;
左寸见弦,风入体必多头痛; 右寸见弦,风入肠定有筋挛;
左寸见紧,邪盛而心痛; 右寸见紧,气嗽而肺伤;
左寸见洪,心胸起热闷之烧; 右寸见洪,头脑生炎蒸之楚;
左寸见微,心寒而虚弱何辞; 右寸见微,气冷而崩陷难免;
左寸见沉,心君失相火之助; 右寸见沉,肺金招寒气之侵;
左寸见涩,心脉火郁而未舒; 右寸见涩,肺金金郁而莫达。
左寸见迟,膻中虚乏而难以卫心; 右寸见迟,上焦损伤而难以生气;
左寸见伏,气匿于胁间; 右寸见伏,气积于脘内;
左寸见濡,膀胱水畜而不消; 右寸见濡,皮毛汗泄而未止;
左寸见弱,无血以养心; 右寸见弱,乏气以生胃;
左寸见大,心经血燥而怔忡; 右寸见大,肺经血干而闭结;
左寸见小,惊悸时生; 右寸见小,怯弱日甚;
左寸见虚,心中恍惚; 右寸见虚,胃内衰微;
左寸见细,运行乏力; 右寸见细,言语无神;
左寸见微,包络有寒邪之入; 右寸见微,胸脘有阴气之招;
左寸见急,心疼不免; 右寸见急,喉痛安辞;
左寸见短,三焦之气怯; 右寸见短,再宿之食难消;
左寸见代,心痛勿讶; 右寸见代,痰塞何妨;
左寸见结,邪搏于心包; 右寸见结,邪蟠于胃脘;
左寸见促,积聚有烦闷之苦; 右寸见促,留滞兴痞满之忧;
左寸见革,心气散漫而不收; 右寸见革,肺气飞跃而不返;
左寸见动,欢娱妊子之祥; 右寸见动,饮食伤气之兆;
左寸见毛,心火动而将刑肺金; 右寸见毛,肺火起而将克肝木;
左寸见钩,心气安而魂梦适; 右寸见钩,肺气肃而膀胱通;
左寸见坚,邪犯心而呼号; 右寸见坚,邪侵肺而咳嗽;
左寸见躁,无血养神; 右寸见躁,无精定魄;
左寸见搏,火太过而焚心; 右寸见搏,火太过而烁肺;
左寸见石,阴寒直捣于膻中; 右寸见石,冷气逼居于脘内;
左寸见散,心有无可奈何之象; 右寸见散,肺有但出无入之悲。
二,关部脉法
左关见浮肝犯风而眼赤; 右关见浮胃入风而渴生;
左寸见芤必肝伤而失血; 右关见芤必肠毒而便脓;
左关见滑,头目肿痛堪嗟; 右关见滑,脾胃热焚甚苦;
左关见实,痎癖可征; 右关见实,心腹多痛;
左关见弦,肝旺生风; 右关见弦,脾崩不食;
左关见紧,筋脉急拘; 右关见紧,嘈杂呕吐;
左关见洪,眼目生花; 右关见洪,心腹结痛;
左关见沉,必阴寒之癖积; 右关见沉,定冷气之难安;
左关见涩,风寒邪闭因气郁有余; 右关见涩,饮食伤残实血虚之不足;
左关见迟,两胁多寒; 右关见迟,中焦微冷;
左关见伏,关格收藏; 右关见伏,霍乱吐泻;
左关见濡,瘅症将成; 右关见濡,水臌可畏;
左关见弱,筋痿宜防; 右关见弱,气短须补;
左关见数,肝火盛而目红; 右关见数,胃火旺而口渴;
左关见大,怒气伤肝; 右关见大,狂阳伤胃;
左关见小,肝胆气衰; 右关见小,脾胃血少;
左关见虚,必益其血; 右关见虚,须补其津;
左关见微,温其下元之惫; 右关见微,暖其气海之寒;
左关见细,虑脚膝之酸; 右关见细,恐肚腹之泻;
左关见急,肝痛而不能眠; 右关见急,脾伤而自难卧;
左关见代,肝绝而痛则无妨; 右关见代,肝绝而安则无救;
左关见结,胸满而痰结于中; 右关见结,脾伤而气滞于下;
左关见促,肝无肾水之滋; 右关见促,脾无肾火之养;
左关见革,气脱于木旺之时; 右关见革,气脱于土崩之侯;
左关见动,两胁有气痛之愁; 右关见动,中焦有火焚之惧;
左关见毛,肝木旺而生风; 右关见毛,胃土盛而动火;
左关见耎,无病之人; 右关见耎,加餐之客;
左关见钩肝血之足; 右关见钩,脾气之安;
左关见静,优游享无事之福; 右关见静,舒畅享强食之愉;
左关见石,筋得寒而拘挛; 右关见石,胃因冷而泄泻;
左关见坚,邪必留恋于经络; 右关见坚,邪必会聚于脏腑;
左关见躁,必苦血干而多怒; 右关见躁,必苦液涸而善呕;
左关见搏,防太盛之中风; 右关见搏,虑过旺之狂病;
左关见散,筋迟而不能收; 右关见散,肢懈而不能举。
三,尺部脉法
浮见尺左,水亏而双耳齐聋;
浮见尺右,火旺而大肠自秘;
芤见尺左,小遗多脓血之灾;
芤见尺右,大便下赤红之叹;
滑见尺左,水入腰而作楚;
滑见尺右,痰流足以成灾;
实见尺左,膀胱水闭而不通;
实见尺右,尿沥火涩而难出;
弦见尺左,腰腹重滞生疼;
弦见尺右,肾脏风邪作耗;
紧见尺左,耳似蝉鸣;
紧见尺右,脐同虫咬;
洪见尺左,水熬干而消渴;
洪见尺右,火炎上而梦遗;
微见尺左,盗汗淋漓;
微见尺右,肠鸣泄泻;
沉见尺左,精冷如冰;
沉见尺右,腰寒若水;
涩见尺左,阴寒疝结;
涩见尺右,逆冷肠崩;
迟见尺左,下焦寒冷;
迟见尺右,小腹阴凝;
伏见尺左,阳气不升;
伏见尺右,阴气更闭;
濡见尺左,寒湿侵肾;
濡见尺右,冷痿中腰;
弱见尺左,双足骨酸;
弱见尺右,双腿气乏;
大见尺左,肾涸于遗精;
大见尺右,命残于作用。
小见尺左,水耗无多;
小见尺右,火衰不旺;
虚见尺左,心肾不交;
虚见尺右,水火皆乏;
微见尺左,冷入关元;
微见尺右,寒通腹里;
细见尺左,髓冷胫枯;
细见尺右,命寒精泄;
数见尺左,水少而火沸为痰;
数见尺右,火炎而水随作喘;
急见尺左,痛入阴丸;
急见尺右,疼添小腹;
短见尺左,自无延龄之福;
短见尺右,定含怯战之羞;
代见尺左,精败欲绝;
代见尺右,火息将亡;
结见尺左,邪袭水而不散;
结见尺右,邪袭火而不离;
促见尺左,髓耗而足不行步;
促见尺右,火衰而气不通心;
革见尺左,玉关不闭;
革见尺右,河车俱焚;
动见尺左,定然魂梦多遗;
动见尺右,定然阳强不倒;
毛见尺左,精耗而龙火将兴;
毛见尺右,焰腾而命门自热;
耎见尺左,肾弱相宜;
耎见尺右,火衰当助;
钩见尺左,阴平之士;
钩见尺右,守真无疑;
石见尺左,精无倾失之慨;
石见尺右,阳有退藏之庆;
坚见尺左,邪入于骨髓;
坚见尺右,邪居于腰膝;
躁见尺左,肾难上交于心;
躁见尺右,阳且高越于膈;
搏见尺左,膀胱有热闭之淋;
搏见尺右,咽喉长疮蛾之肿;
散见尺左,肾水欲绝于须臾;
散见尺右,元阳将逃于顷刻。
浮而有力多风热,
.血的脉法
左寸心在表,小肠在里,
左关肝在表,胆在里,
左尺心包在表,三焦在里,
表降里升
小肠是太阳主阳,心是少阴主阴。
那么我们从表的层面上看,表在左手是怎么呈现呢?心阴,胆阳,然后心包阴,两阴夹一阳,中间是阳就是坎,卦是坎卦。
代表着降,水性趋下下代表折将代表着降。心降,胆降心包降
为什么说坎中藏着离呢,我们来看,里是这样分布的肝,它是不太愿意升的,因为它是本身是属阴,但是它被两阳夹着子啊,就使它成了升以水为体,火为用胆是阳性,本来阳性趋上,它是不主降的,但是它被两阴夹着里分布状况是左寸是小肠,左关是肝,左尺是三交,它这样倒回来就是两阳夹一阴,主升,是离,坎中实,离中虚
所以这里它是水盛之于火为既济卦,上面为坎,下面离。左手它下面藏着火的。它是以阴为体,阳为用用
右手脉从表的层面来看,是肺,胃,膀胱。
它这个位置很特别,出现了一个变体。在变体中错了位
那么右寸,他按同样的规律分布,肺主降在上,大肠主升在下,表里关系。右关胃主降在上,脾主升在下表里关系。右尺,这个肾主升在下膀胱主降在上。
在左手啊,它升就是升,降就是降,这样很单纯,但是在右手出现了变异,升总带降,降总带升。
坎和离当中发生了变异,产生了不平衡。
它这里是用一个肾的变异来达成一个离卦。
坎是怎么变异的呢?在变异过程中本来主降的都在上,膀胱他应该是阴的,要主降的,但它恰恰出现相反。
这个位置,本来他是要以肾作为一个阳性的呈现的,结果以膀胱作为阳性呈现。
首先呢,它的右寸。是以大肠作为阳明呈现,右关是以脾做为太阴呈现,然后呢。右尺以膀胱太阳,做为阳的呈现,形成一个离卦。
达成一个离卦在下,他承制于它的在上的是一个坎卦。
就是说它肺是阴的,胃是阳的的。然后呢肾是阴的,但是它却以膀胱做为阴的在表形成一个坎卦,然后在里面呢,以大肠,脾,肾形成一个离卦,同样是坎上离下
就是说人体的气血到了肾,膀胱这个位置,就是升逆为降,降的逆为升,就是一个升降的一个转折点
那我这里为什么会产生膀胱跟肾的一个变异呢,就是本来是肾要主降,膀胱要主升的但是它却调过来。
打个比喻,人体不是一个圆运动,它是一个8字运动,把他扭回来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地方出现转折,在肾跟膀胱这个地方出现转折
为什么把右尺定为命门,命门是动力的源泉
把右尺定为命门的原因就在这里了,假设左手的脉,三阴,三阳是平衡的,互相的。然后右手的脉又是三阴,三阳是平衡的,互相诚挚的就没有动力产生。
它把离火带起来了。肾在坎的阵营里是主降的,但是它本身是主升的 ,看你的这个阵营里面主将的,但是它本身就是主升的,他把离火给逮起来了。
就是说,很多人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啊,你到底是补肾的还是补脾的问题出现了争议。
两种都对,补脾叫做补乾坤,补肾叫做补坎离。
那肾和膀胱就是这种角色啊,身在曹营心在汉。
对人体的力量的均衡的打破,就在又是打破的,它这里就互相交换了。
两个阵营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边一个。
这里才是身体里降极而升,升极而降的转折点
膀胱和肾就是在这个地方发生了转折,原来全身的力量都是平衡的对不对,三阴,三阳是平衡的,互相承治,但是平衡的就没有流动,就是死水一潭。
就在右尺的这个地方,力量发生了改变,从这个坎的一方出了叛将,叛到了离方,从离的阵营出现了叛将叛到了坎方,他们叛不是以进入对方的阵营的方式作为叛逆的。
这里也是力量的源泉啊,平衡的打破。它是打破了平衡,就是先打破平衡,然后再平衡的一个过程。
是合的过程,所以中医把右尺定为命门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个地方是转折点,最复杂是动力的源泉。
他是通过升降关系关系来实现这种叛逆,产生这种力量的,打破这个力量的均衡。因为坎在上,他是主降的,他却加入了一个肾。肾却是主升的的,打破了它这个力量的平衡。
如何把血的脉呢?
那么这个膀胱呢,本来是在离的阵营里面的,主升的,由于它自己的叛逆性它主降了,他把坎水带下去了,恰恰就是这种叛逆。形成了大的水火既济
血的脉把脉,就是把好这个表里的关系啊,我举例。
产生大的力量源泉,为什么说形成了大的水火既济呢?因为他左手总体是以水是一坎卦做为主卦的,右手总体是以离卦为主卦的。它产生了叛逆而这里把离往上提了,把坎卦下拉了就实现了人体的大的水火既济。
这个号脉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是你在没有把这个关系理清楚之前你不知道。人体的坎离既济是发生在哪里,人体的坎呢,他的最终根本是发生的右尺的。只有右尺产生这个动力啊,才能够引起这个坎离既济。
那么这个左手是,表是心,里是小肠,,那么你怎样去号他这个脉呢,怎么判断血的充盈跟血中之气的充盈呢。
小肠主升,心主降,脉搏的,一起一落就是血的升降
这个呢,那到底哪个是补先天?哪个补后天呢,我跟你讲,乾坤是先天,你补脾实际上是补先天。坎离才是后天,你补右尺实际上才是补后天。
好像左寸的一升一降就是小肠的血,在这个阳气的推动底下升到最顶点,然后到达心,心在阴气的推动下,向下降,降到最低点。
脉管有弹性很大,有力就是血充盈
那怎样呢,这个是判断你起伏的一个高低点,来看你小肠有没有力,能不能升到最高点,那心里有没有力,能不能降到最低点。
如果是沉脉弹到一半就回去了郁在小肠,血郁在小肠,假如左寸是浮脉降到一半又弹回去说明血淤在心
弹跳力像蹦极一样就说明你血中之气足,像上弹得是阳气,向下降的是阴气,像上弹代表血向上升,向下弹代表血向下降
上下左右都很均匀平衡。脉势号你,你的气在哪里,哪边气多,哪边气场气,气滞的地方一定会有血瘀。
像烟花一样放射性的喷射,上下喷射,是正常脉,很少看到正常脉,来去到一半就回去了是短涩脉,有淤血
28种脉象是体现在号血的方面
脉势是号三焦之气的均匀分布情况,那血呢?,同样他是好这个气血中的升降关系,血是否充盈,淤血郁到哪里
所以首先要把气势调平,然后再用引经药,去针对性的活血。
由于这个活血药啊,很多人就很难把握它作用在哪个部位,也没什么经验,也不懂得药物归经。那么王清任他就整了一个补阳还五汤,你实在不懂。你就用补阳还五汤。我就把他全身的血液疏通一遍。
那么血是不是仅仅有表里关系呢?不对啊
气它是由六气作为基础的嘛,那么首先是厥阴,少阴,少阳,太阴,阳明太阳。
气的流转,它是按照五运六气流转的,但大的方面你就管他春夏秋冬就可以了。
血也有它的规律,有上下级,上下游关系
那我刚才讲的这些都是它,针对六部每一部来说的,每一部是一对夫妻,两夫妻,就他两夫妻的关系好不好来说的。
那他与其他人关系和不和谐呢,这里面就涉及到了中医里面很核心的一个理论——五行关系——木火土金水
中医里是怎样来分配这些关系的呢,传统的一些讲法跟实际是不相符的。
实际五行当中有两个火——君火,相火
什么是君火?
太阳给我们产生的热能就叫君火
什么是相火呢?
雷电给我们产生的火就是相火,这个雷劈着了地上的树,引发了火山。地震引发了火山,这就相火。
太阳作用于人,它相对于这个位置在人的心脏,所以心火就是君火。
那么相火是什么呢,相火是肾火,藏在肾里的那把火就是相火,是雷电所产生的。
是震卦产生的?
那在人体他是怎么引发的相火的呢,——声音引发的。
相火它要靠声音(声音就是震)声音从哪里来?声音从耳朵里面进来。
所以这个相火是怎么引发的呢?肾气通于耳,冬气也通于耳,冬至那一天一阳发地雷复,就是相火。
所以火有两个,一个是君火,一个是相火,所以它实际上是六行。不是五行
每一行都是有它自己的阴阳
木有两个,阴木,阳木,
火有四个,君火有阴阳,相火有阴阳
六行乘以2,这样就是12,十二是什么?一年当中有12个月
天干为什么只有十,地支为什么有十二?因为日月不参与天干的,参与地支
为什么说他不参与天干呢?在人体肾和膀胱是不参与乾坤运作的。
地支是什么?地支是地气,是支撑一个人能够站起来的一个物质基础。
天干就好像是气,它是虚无缥缈一种无形的力量存在。
那么人体的十二条经络,手三阳手三阴足三阳足三阴12条对应12个月份 同时对应六行。
假如人体心缺血可以从其他地方调动
有一个救济通道?通过五行阴阳相生
那么这个上面那个图就是五行阴阳相生的就是通道。这个跟上面是结合起来的。
我刚才讲了右尺的时候,它的转折点就在肾和膀胱,对不对,肾是升极而降,它在人体当中是处于最顶点,你不要以为它在下面它就处于最低点,不是的。肾,在人体当中血的层面上,它是巅峰。
那人体的最低点就是膀胱,他就会降极而生了。
所以肾和膀胱是人体升降的转折点。
它是在金和水调节温度的一个枢纽,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空调
就说我们的人体的热能啊,它是储存在血液和脂肪里面的。
血液,人体的全部血管系统就是心包。
人体的全部脂肪系统就是三焦。
那这右尺的作用是干什么用的呢?它就是一个转折点啊,那左尺是干什么用的呢?实际上是一个温控的设备。
所有这寒冷的这种气都属金,他要进入这个肾里面的时候呢,它必须要通过这个温控,把它调到适合人体的37度,然后才能够进入肾跟膀胱。
人的寒热失调就是失调到这里了,这个地方不通畅,不能够有效地调控温度,就伤肾和膀胱。
那我们首先要知道他这种相生关系,你弄清楚相生关系。那么你就能够追溯到它的源头,到底是谁造成的血淤。
淤血脉摸起来的感觉就好像水管里转螺丝丁的感觉
这种脉代报五行相生关系不顺畅,跟浮沉无关,气滞血瘀,像岛刮竹的感觉。
正五行相生关系当中,他会有一个温控的,就是上相火啊,相火就是一个温控设备。主要调控气温和血温,人体是恒温的
人体能做到恒温,他就需要调控,因为你吃进去的食物吸进去的空气,它的温度不是37度的吧,对不对。
三焦跟心包相火就是调温器
他这里面是有脂肪跟水血液组成的,多余的热能,它是通过燃烧脂肪燃烧血液,把这个热能化气掉,平衡到37度。
不足37度吃到肚子,也在这里温暖的才37度,再进入下一个循环。
那么我们在人体里面怎么样来定义到这个血液呢。
血液就是我们的坤,在八卦当中属于坤。
大肠是乾,脾和胃是坤
脾主升,肺主降,它就扭动了太阴,脾和肺都是太阴,统管血液
脾主血的升,肺主血的降
胃主气的降,大肠主气的升,在人体里面,大最长。气血最旺的地方就是大肠,多气多血的地方。阳气最旺
大肠的功能越好说明你的身体越健康,大肠决生死
所以我们号脉重点看右寸,他乾坤之气都在右侧所体现,因为肺升乾坤,主降,乾是以大肠作为代表,坤是以肺作为代表,泰卦也就在这里体现。
大肠气旺盛的人额头很高很宽的。额头这个地方就是阳明所主,是大肠所主。
那么,怎样来理解血的出入口呢,血的根源在肺为入口,它的出口在哪里呢?在脾。
血它是刚好反过来的,血性趋下,所以降是它的入口,升是它的出口
泰卦是坤在上乾在下他就是右寸。肺在上大肠在下,所以他的泰卦就是在右寸,右寸决生死。为什么只有它决生死。因为它乾坤是泰。
所以血的运作周流一身,他是丛肺开始,从肺奔出去,不是从心脏奔出去,是肺气把它推出去。
从身体里转一圈从脾出来,从脾出来再到胃,滋润食物,使胃不会燥,如果出到大肠里,就是痔疮便血
那么他要是出不到胃里是什么问题呢,就是在易经里面的地火明夷卦,火给压到地中,就是李东垣讲阴火。脉象是怎么样的?右关是沉的!用升阳散火汤
血是在哪里造出来的呢?肺造血
你可能听着听着很奇怪,怎么会是肺造出这血呢,血主降主藏,肺把胃供应上来的养分向下肃降到心包相火里面去炼赤为血
为什么不是胃呀。因为肺他才进入了太阴,你在胃还仅仅是食物,还没有作为一种养分。
有人说炼赤为血的地方是心,更精准的说其实是心包
脾主统血。肺主心生血,心包主炼赤为血主出藏血,肝主输血,把血输送出去
心包本是相火,也可以炼赤为血
血到心里是养神用的
号脉右寸称,就知道他乾坤升降。知道了大肠有没有力,肺肃降的越有力,说明他这个血液生成就很充沛。
那么他大肠这个升的力量很大,说明它运化能力就很强。
因为乾运事实,乾是主运的,大肠不升胃就不会降,
阳明一升一降才能够运化食物,大肠升胃降,脾升肺降就是乾坤。
所以乾坤就是在右关跟右寸。是太阴跟阳明,右尺是主收藏的
收藏了干什么,为下一轮轮回运作,提供物质储备的。
就是说你的左手的寸关尺,右手的寸关五部运化的成果就藏在了右尺 为下一个轮回运化提供能量。
那么这个君火和相火。他还有一个区别在这里。君火呢,主持日常的秩序
君火它是维持肾和膀胱以外其他脏腑有序的运行,相火是决断时候的动力
就是平时的正常秩序,是心火在推动,那到了转折点了,要新的一个轮回了,就是相火在起作用。
你可以从另外的角度理解,就是你睡着了是相火在起作用,在推动整个身体的运作。
相火和君火轮流值班,白天君火值班,夜里相火值班.
脉诊༺东方子༻
左手主阳,主血...右手主气,主阴...都是阴阳搭配
血为阴,阳推动血走左手脉.
气为阳,气推动阴走右手脉
左手脉是克右手脉。所以左手脉一般情况下要大于右手脉。
用药特点:心为花.肺为叶.肝为根.脾为梗.肾为实.三焦为皮.
左寸主火 右寸主燥
左关主风 右关主湿
左尺主热 右尺主寒
脉分太过与不及,太过者泻之,不及者补之。
六气所胜用药
治此诸胜,
风胜治以甘清,佐以苦辛,以酸泻之。
(厥阴之胜,木旺,当先补其不胜。
木旺者,先补其脾土,然后方泻其肝木也。
治以甘清者,甘味和其脾,清者,春木旺,凉为用,可以甘清。
佐以苦辛者,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以辛润之。
以酸泻之,是酸泻肝之旺气也,是乃先归其不胜者,然后方泻之。)
热胜治以辛寒,佐以苦咸,以甘泻之。
(君相二火所至,肺病生焉,治以辛寒,辛寒者,佐其肺也。夏以寒用,散其火气。
佐以苦咸者,肺苦气上逆,急食苦泄之,咸者佐于君相火,脾宜食咸。然后以甘味泻之。所以用咸补甘泻,方得和平。)
湿胜治以咸热,佐以辛甘,以苦泻之。
(湿胜,太阴之病,土旺而肾水受邪,木归于不胜者。
此湿胜之治,谓相火之后,湿热相搏,
咸热者,咸者柔而软火也,肾为胃之机关,取咸柔软之性味也,热者。
佐以辛甘者,以辛甘发散出汗,散其湿气也。)
火胜治以辛寒,佐以甘咸,以甘泻之。
(同热胜治。佐以甘咸者,佐其脾土,后以甘泻旺火也。)
燥胜治以酸温,佐以辛甘,以苦泻之。
(燥生于秋,肝木受邪,以酸泻其木,秋用温。
佐以甘辛者,辛泻其肺气,乃先归其不胜也,然后以甘泻其火热。
以苦泄之,去其病也。)
寒胜者治以甘热,佐以辛酸,以咸泻之。
(冬用热,太阳水化,治以甘热。
佐以辛酸者,甘者以辛相佐,发散寒邪,酸增金气。
以咸泄之者,咸泻肾水,补心。
.人体六气实为三组气组成!
寒热
风暑 暑就是没有风,闷热.风就是风凉.
湿燥
例如
治疗肺与大肠不兼顾脾胃,则会气虚!
如果你补脾胃不兼顾肺大肠则会气滞
如果你疏左关不顾左尺,则伤血!
如果补左尺,不疏左关,则血滞!
如果补心火而不封命门火则会上火!
如果补命门而不疏导则会产生阴火!
导心火入命门是治疗失眠的重要法则!
两把火互相支援、影响!相火实际上不是真正的命门火!
心火之源是相火 心火与相火本质上是同体
命门火本质上是肾火! 也称之为肾阳!
暑湿如蒸,热燥如烘
木火为一体.火为无形,以木为体。
所以应该是两个烦
从栀子的使用可以旁佐。
易益博,内经解伤寒,妙用经方 17:36
少阴为热,少阳为火,寒热,风火,燥湿为三气承化
易益博,内经解伤寒,妙用经方 17:37
生五气三
少阴为火
少阳为热
热即是暑
易益博,内经解伤寒,妙用经方 17:40
少阳相火
火与暑也是相反的
火向上,暑向下
君火为向上,相火为向下。
风暑承化
寒火承化
燥湿承化
看我的图
易益博,内经解伤寒,妙用经方 17:43
我在临床中,表现的是风火,燥湿,寒热承化
风火承化不了
风助火
只有风暑能承化
如果上火,你不可能去用风承化!而是用寒!
只有中暑,才用风
左尺脉沉迟实际是中暑!!!我之前没有领悟到这一点,按中寒治疗,结果治不好。此为热极反现寒脉!!!
如果左寸浮数,反而是寒极反现热脉的体现!!!
热极生寒,寒极生热矣!!!
经过我的调整,才与《辅行诀》对上号!
少阳相火实际是寄于心包!!!寄就是居人篱下,借住!!!
三焦与胆名为少阳,却并无少阳之本质。却是以厥阴风木为体现!!!
少阳相火与厥阴风木互换为用!!!
所于寄生这一类的药物可以补左尺!!!
相火燔炎灼肺,平厥阴所寄之相火用桑寄生。
天麻钩藤饮即为平相火之剂!
人体难平之处也就在这里,互相寄人于篱下,如何能平?正是有不平,才有流通!!!如果所有都公平了,也就是死水一潭!!!
我已经完美解释了人体。
三焦大肠小肠就是中间的福
胃胆膀胱就是小福
肝脾肾就是红色花边
心肺心包就是金色花边
它们的运动就是上面的动态模式!
左寸沉,是感觉风寒,一般都伴有头部症状。用羌活提升手太阳小肠经,有恶寒出虚汗加桂枝。左寸与右尺它们是配对的.
手太阳小肠经循行肩部,故感受风寒有肩部症状同样是用羌活。
例:蠲痹汤 黄芪当归 白芍炙甘草 防风羌活 片姜黄
左寸脉沉用桂枝
现在基本上是按脉处方.而且号的脉象越来越细微.很多已经用文字无法描述.而且我现在汤头已经混合得没有原样.也很难描述处方.按脉处方效果非常好.复诊率很高.目前我的状况是根据症状处方和脉象处方已经无法统一了!最终处方是按脉处方!所以医案难描述了!中医越往上走,越无法言传.今后我们还是着重讲原理!我们要牢记一点
左手阳血,以柴胡桂枝汤为代表阳!阳根于血桂枝白芍!桂枝为阳,白芍为血。白芍收阳以左尺!
右手气阴!当归补血汤和四物汤为代表血,右手以四君汤为代表气!六味地黄汤为代表阴!气根于阴山萸肉党参!收气于右尺!
我最新的总结用药如下:沉脉概用黄芪!
左寸沉桂枝 右寸沉荆芥.重者麻黄
左关沉柴胡 右关沉升麻葛根.
左尺沉川芎 右尺沉独活.
༺东方子༻ 22:37
我用桂枝的概率很高.基本十方有六
桂枝茯苓丸.五苓散.桂枝汤.桂枝龙牡汤
桂枝振奋心阳、疏通血脉、抗抑郁、温暖四肢、疏肝、祛风除湿妇科疾病……
桂枝去芍药加龙牡救逆汤桂枝的力量是向外冲的。
柴胡桂枝汤.葛根汤.青龙类方.桂枝附子汤.当归四逆汤.小建中.桂枝应用于左手脉沉迟缓弱
学中医为什么要学经典呢?经典的特点有系统性、全面性、大道化简、举一反三的诸多优点。
左关沉,是肝气不舒,用柴胡疏肝。
例小柴胡汤,柴胡疏肝散,逍遥散,血府逐瘀汤,和血逐邪汤等。
左关用药是最少的,肝真的难补!所以大家要爱护肝,补肝首选是首乌,然后是乌梅。伤寒论在厥阴篇也没有太多了方子,伤寒论在厥阴篇主要是乌梅丸,当归四逆汤,加吴朱萸生姜汤,升麻麻黄汤,所以吴茱萸是补肝阳的!
今天讲左关。升我们重点是看左关,为太极的青龙
为什么不是接着讲右关呢?因为降我们重点是看右寸,为太极的白虎
左关是肝胆: 为全身血的输出点,心包主藏血,肝则主疏血,血能不能输出去供养全身,着重看肝的疏散功能。
左关为肝胆主风,风气是疏散血的动力,用药是升用升麻,降用钩藤,这里肯定很多人会提出质疑,为什么疏肝不是用柴胡,而是用升麻,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讲起来那是一篇长篇大论,我们抽丝剥茧慢慢讲。柴胡与升麻都是春生之气所生,都可以升阳,但它们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中医讲究的是相应,柴胡色偏黄白,走的是气分,主要是升阳气。升麻色通体为黑,走的是血分。肝主疏血,主春气之升,升麻才是与之契合的。
说升麻升胃中清气,只不过是它的延伸而已
肝主解毒,这也是它重要的生理功能,柴胡是不能解毒的。升麻却可以解毒,所以升麻能优化肝的解毒功能。所以升麻才是肝的正药。
肝与心包都是厥阴,与之相配的气分是三焦与胆。
柴胡走气分,走的就是三焦与胆,但是三焦主升,胆主降,柴胡主升,所以走的是三焦,所以柴胡是三焦的正药
任之堂少阳三剑客的药物就是:柴胡 川芎 香附。与肝都没有什么关系。
.治郁一得:参术回阳汤,治疗抑郁的妙方
郁证多以情志为患。现化医学神经官能症中的神经衰弱、癔病、更年期综合症等属于本证范畴。古人有气、血、痰、火食、湿诸郁之说,其治方有逍遥、越鞠、归脾、半夏、厚朴、甘麦大枣汤等,如用之对诳均可收效。
余之业师爛宗董老,乃省内一名老中医,曾以善治妇人病名重一时,但也疗男疾,在近六十载临床医疗中,对于郁证之调治悟出得心应手之参术回阳汤。余有幸得以秘传,故临床治郁也多用此方,辨证加减,遵法施之,无有不验者。
方由党参 焦术 升麻 远志 菖 蒲 菊花 杭芍 香附 郁金 甘草组成。加水适量,常规煎煮,分早晚空腹温服。头晕重者加薄荷15克、荷叶10克;头痛者加蔓荆子15克;失眠者加炒枣仁15克;心跳不安者加朱砂5克、琥珀5克,共细面,均两包,每服用汤药送下
余曾于1971年4月,诊治一李姓女患者。因邻里不睦,时有恼怒,隐情曲意不畅。
症见:眩晕、胸闷、心烦、失眠、食少、无力、气短、四肢酸沉等。望之体弱、面微白、神疲、舌淡红微紫,苔黄薄,切之脉沉弦无力。诊为郁症,投以参术问阳汤,加炒枣仁、薄荷,又投以珠、珀面合服,并嘱其注意精神调养,连用七剂患者症消食增,恢复健康。
余师教之谓:“人之贵, 莫贵于气血,尤以气为先”。又日:“气 盛疏畅则体强,气弱郁遏多病恙,气衰则体弱,气绝则身亡”。七情所伤,则气机郁滞,由气及血,证生多端,正如《医方论》说:“凡郁病必先气病,气得疏通,郁于何有?”师拟此方,乃以治郁先理气、气行郁畅之理, .首选香附快气开郁之品为君药;次取行气解郁、凉血破瘀之郁金,开心利窍、宜气逐痰之菖蒲,散郁化痰、安神益智之远志,为距药;更以参、 术补肺健脾、调理气机,杭芍养血柔肝敛阴,甘草健脾和胃等气血双调之品,为佐药,再用升麻解郁而升共清阳之气,菊花平肝明目以助阳升,为使药。故诸药合用以达理气开郁,回阳益气,养心安神之效。
然方名虽冠以参、术,但也绝非专治虚证之纯补之剂;其“回阳”二字也实为理气开郁,使其气机通畅,气血冲和,阳气得复.之意也。
郁症他用的是升麻,不是柴胡。
.乙型肝炎
男,38岁。患者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已10年,近1个月来,由于工作劳累,心情郁闷,出现周身疲倦乏力,腹胀,纳差,厌油,巩膜轻度黄染。为急性乙型肝炎。
经住院给予降酶、保肝等治疗20余天,病情未见好转。
诊见患者面色晦暗,巩膜黄染,食欲不振,呕恶腹胀,小便发黄,大便不爽,体温38℃,舌质暗红苔腻微黄,脉沉滑有力。
诊为湿热疫毒,瘀阻气分,予升麻化瘀消毒饮:升麻、滑石、丹参、白花蛇舌草各30g,茵陈15g,郁金、栀子、大黄各10g,水煎服。服药5剂,烧退纳增,腹胀均减,自我感觉良好。
上方升麻加至45g,并配服化浊保肝散(冬虫夏草、升麻、黑豆、猪胆汁等),继服5剂,诸症均减。继服30余剂,诸症消失。这个乙肝的医案重点还是在用升麻,而且后面升麻还加至到45克
为什么还是用升麻,不是用柴胡?这里面无不说明了升麻与肝的密切关系。所以我们学习中医,不能死读书,而是多领悟,多学习别人的经验,多问个为什么。
在我的脉位图中,是把升麻列为肝之风药,原由就在此。
.麻黄升麻汤,伤寒论里面唯一用到升麻的就是这个方。
金匮里面有一个升麻鳖甲汤
伤寒论放在厥阴篇有三个方:当归四逆汤(伤寒论唯一一个解决血分寒热错杂的方子,它解决的是经络的问题)、乌梅丸(乌梅入肝)(乌梅丸解决肝臟寒热错杂的问题)、麻黄升麻汤(解决的是血分向气分透解寒热的问题)如果没有升麻这味药,是无法实现血分向气分的透解。也更加证明了升麻与厥阴的密切关系!
༺东方子༻ 17:19
.左尺沉,是三焦气馁。用肉桂温通三焦。左关与左尺配对
例:暧肝煎,八味地黄汤,右归饮
右归饮用于左尺沉,左归饮用于左尺浮!!!跟右尺无关!!!
༺东方子༻ 17:24
右寸沉,是大肠气馁。大肠是产生脓的地方!右寸是大肠升,肺降。那么大肠主升,如果右寸沉,那么除了要解表以外,那用什么去升举大肠之气呢?解表药用麻黄与石膏.升举大肠经用葛根,用桔梗升提大肠,即是所谓的开提肺气。
例:参苓白术散,排脓汤,藿香正气散等。葛根汤治项背强几几主要是根据大肠经循行项背所选用.还有葛芩连汤也是治疗大肠热痢.从伤寒论的方中都可以看到葛根与大肠经的紧密联系。
右寸定喘汤.我们前面讲到的主要是升的问题,接下来会讲到降的问题,臟有三虚三实,肺臟是虚的,虚的东西就容易藏邪,肺为上焦,为雾状物质,肺乃储痰之器。肺气不降,则咳逆。肺部咳嗽主要就是痰引起的,所以右寸又与痰有紧密关系。
右寸也主咳喘,代表方剂定喘汤:方歌: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苏杏黄芩兼甘草,外寒痰热喘哮尝。
组成:白果、麻黄、紫苏子、甘草、款冬花、杏仁、桑白皮、炒黄芩、半夏。
功效:宣降肺气,清热化痰。
主治: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证。咳喘痰多气急,质稠色黄,或微恶风寒,舌苔黄腻,脉滑数者。
配伍意义:方用麻黄宣肺散邪以平喘,白果敛肺定喘而祛痰,共为君药,一散一收,既可加强平喘之功,又可防麻黄耗散肺气。苏子、杏仁、半夏、款冬花降气平喘,止咳祛痰,共为臣药。桑白皮、黄芩清泄肺热,止咳平喘,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使肺气宣降,痰热得清,风寒得解,则喘咳痰多诸症自除。
配伍特点:本方宣肺药与降肺药相配,以适肺宣降之性;宣降药与敛肺药相伍,以利肺司开阖之职。
使用禁忌:若新感风寒,虽恶寒发热、无汗而喘,但内无痰热者;或哮喘日久,肺肾阴虚者,皆不宜使用。
脾乃生痰之器 肺乃储痰之器,肺对痰是被动接受的,治疗痰根在脾,对肺部的痰重在清化,祛痰外出,肺部的痰是靠咳出去的,所以咳痰是一种排病反应,我们要正确看待这一反应,不要认为是不正常的现象!有痰压在体内反而会产生更坏的结果!
化痰的药物 痰可以分为热痰、寒痰、风痰、燥痰
热痰:清化热痰最好的药物是贝母,川贝是最好的,但是太贵,一般用浙贝。热痰在风热感冒中常见,表现为痰黄粘稠,黄芩 鱼腥草 浙贝 金荞麦这四味药是用来清热化痰的。金荞麦不一定可買到的,金荞麦可以通便,要代替它还真不好找。
化痰的药物是以橘红为代表,基本上什么痰都可以用,但是要加入配伍,一般不单用,橘红偏苦燥,比较难喝,组方时要注意口感,治疗热痰主要就是清热化痰,热是来源于心火,火克金,所以清心火才是第一位的,
黄芩主清上焦之火,也就是心肺之火。黄芩是清火的源头,那已经客于肺部的邪火就用鱼腥草去清热解毒,所以这两者一个清火之源,一个清火之标。
浙贝清化热痰,但是不能排出去,如果只是清化,不排,火一煎熬,没多久又成了痰,金荞麦就可以把痰向大肠导,从大便排出。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金荞麦是沟通肺与大肠的一味祛痰药所以这四味药合在一起就完成了一系列动作。
清浮游之火,无根之火最好的是蒲公英,蒲公英也可以清肺火,但是蒲公英不能化痰,鱼腥草却是可以的,热痰一般有一股腥味,这就是鱼腥草性味相投的特别之处!热痰久了就会成脓,脓是有一股腥臭味的,鱼腥草就可以清热排脓,特别是肺部的,蒲公英与鱼腥草常相须为用,热痰往往兼有风痰。
我们把风痰化为两部分
风热痰
风寒痰
我们先讲风热痰
我们知道肝主风
心主热
风热痰的多了一个肝风
风热痰在症状中会多一个昏晕!
风热痰代表药物有如下
天竺黄
胆南星
竹茹
风热客于肺则会黄痰粘稠,咽痒咳嗽
兼有这些症状的就是风热痰
这时就可以加入天竺黄
钩藤
前胡
钩藤治疗风热肝风之本
前胡是肺中之风热药
治疗客于肺中之邪风
薄荷也可以疏散肺中邪风
前胡可以化痰
薄荷不可以
钩藤只能熄风
清风热不明显
肝风热的就要用到菊花了
疏散客于肺部的风热还可以用到桑叶
代表方桑菊饮
桑菊饮主要是针对风
对有痰的力度就不够了
胆星化热痰就更猛了
主要是风热痰循经入脑才用
胆星是用牛胆与天南星配制而成
本质是天南星
是治风痰的
头部的痰不是一般的药物可以治的
巅顶之上唯风药可及
头部的痰只有天南星科的药物可以进入
天南星是燥热的
那头部的热痰怎么办?
中医就用牛胆去制去改变它的药性
但天南星的本性还是在的
就是它的风性
所以它还会向上走入脑
这样它就把牛胆带上去了
这样就清降了头部的热痰
这就是胆星的内涵
风热痰的用药精华都在这里了
右寸用药——寒痰代表方剂.今天抽空接着讲寒痰
寒痰比热痰较为普遍
清化寒痰代表药物是半夏
代表方是二陈汤
其他的药物还有:白芥子,白前,细辛,旋复花,白附子,天南星
代表方剂还有小青龙汤
天麻半夏白术汤
旋复半夏代赭石汤
金水六君煎
张锡纯的理痰汤
百部润肺化痰,杀虫
侧重点在杀虫
特别是在潮湿的天气
空气中飘浮的微小的细菌引起肺部痒,有痰的,就用到百部
风寒痰引起的症状就用到天南星,白附子
经络中的用天南星
面部的用白附子
脾胃的就用半夏
这三者都是天南星科植物
百病多为痰作祟
怪病多为痰症
能安神定志,又能化痰开窍的药物是远志
所以远志是很特殊的
能沟通心肾
还有陈皮
陈皮行气化痰
是用得比较多的药物
风痰一般都会引起头部的症状
比如面部中风
头晕
这个时候会用到天麻配伍天南星
两味都可以上头
细辛也可以上头
但它不可以驱风
好,接着讲燥痰
燥痰就是有痰,但是又咳不出来
治则是润肺化痰
代表方是桑杏汤
蒌贝散
这个比较简单,也基本就是这样
那么痰的问题大致就讲这么多。
右关与右寸配对
在实践中,就有用葛根汤治疗下利的医案。
邬某,女,36岁。感冒咳嗽、下利已20天,经注射青、链霉素,服西药未见效果。近症:咳嗽气短、恶风寒、口干、不欲饮、不欲食,大便溏稀日3~4行,舌苔白,脉细弦数。与葛根汤加生石膏:葛根三钱,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炙甘草二钱,大枣四枚,麻黄二钱,生姜三钱,生石膏一两半。结果:上药服二剂,诸症即解。按语此是太阳阳明合病之下利,胡老常用葛根汤加生石膏治之。“腹泻下利还能用生石膏?”常有质疑者。《伤寒论》第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此患者有咳嗽、恶风寒、口干、脉数,提示太阳传阳明,下利主因阳明热,故用葛根汤加生石膏解表清阳明热,则表解下利除。不熟悉经方者,多用藿香正气汤加减,但临床对比使用,深感不如前者快捷,因此,特把本例列此以供研讨。相关经典原文学习《伤寒论》第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伤寒论》第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从这个医案可以看出,伤寒下利,都把葛根指向了大肠经。
所以葛根是右寸升举大肠经的解表药
右寸沉的脉而兼有下利的症状就要用到葛根。
右寸如果兼有数脉,也就是沉数,这就是葛芩连汤的脉了。
右寸如果兼有迟脉,也就是沉迟,那就是葛根汤的脉象。
总之,用到麻黄、葛根、石膏这些药物的基本上都与右寸有关。
右寸是偏向喜润的一个脉位,因为右寸是燥金。
所以时方用药有许多方子也是与右寸有紧密联系
比如说杏苏散,沙参麦冬汤,桑杏汤等等。
右寸要注意化燥的问题。右寸开窍于鼻 大肠经也循行于鼻腔 所以葛根汤也是可以治疗鼻子的问题。
日本矢数道明的医案,他说一个小朋友,经常鼻塞,流很多鼻水,而且会常常流鼻血,鼾声很大。这些东西其实在基本教义的经方派思考里,还不一定能够投予葛根汤,但他同时又看到这个小孩子,后脑勺,后脖子很僵,他就觉得,好像在主证上面是合乎葛根汤了,以鼻塞跟项强为主证。肖圣杨老师也说过,其实吃了葛根汤之后,鼻腔的空间就会变大,他呼吸的声音,就是打鼾,都会有好转的机会。于是吃了之后很快就好了。
朱木通先生也是用葛根汤治疗过长年鼻塞,排出黄汁脓液, 一个人是常年鼻塞,然后排出来的鼻涕很黄,象脓一样有臭味的,那知道是所谓的鼻窦炎了。病人同时是胸胁苦满,就是胸口跟侧面的身体觉得闷胀,胃部重压感,胃口不开。身体侧面区块的淋巴,是少阳的小柴胡汤在处理的,所以他就葛根汤合小柴胡汤再加桔梗、石膏。桔梗可以帮忙排脓,石膏也可以清热,于是他样子开了之后,鼻窦就好了。
经方派用葛根汤治疗鼻窦的话,说这是足阳明胃经刚好经过的地方,跟鼻窦是最靠近的。但根据《黄帝内经》的“胆热移于脑”造成鼻窦炎,跟经方派的价值观点又不一样,《黄帝内经》是说人胆跟脑的相关性,会产生鼻窦的现象、症状。葛根主要是入大肠经
伴有肚子胀痛,胸胀痛的用胸五药:木香 桔梗 枳壳 薤白 瓜蒌皮
一般右寸沉都要加黄芪补气。
右关沉,是血郁热,热毒产生!方用升麻类方。
例:升麻葛根汤,升麻解毒汤,升麻麻黄汤等,一般伍于四君子汤.右关的用药还有四君子汤,陈夏六君汤,香砂六君汤,异功散等等
右关是很重要的一个脉位
脾胃乃后天之本
你的抵抗力好不好,都要看这个脉
李东垣的脾胃论也是重点论述这里
这里的用药也是最丰富的一个点
也是结合舌象重点看的一个脉位
这里什么脉都有可能出现
这里的脉以和缓有力为贵
这里是补气的重点
也是芳香药入药的重点
中医里讲芳香醒脾
我们之前讲过,右寸与右关都是燥与湿的结合点
右寸偏向喜润
右关则是偏向喜燥!!!
同在这里,脾喜燥,胃却喜润!!!
但这里是以脾为主导的!
所以用药以燥为主
以化湿为主
用药有:苍术 白术 草果 草豆蔻 厚朴 佩兰 香薷 藿香 甘松 刘寄奴 木瓜 黄芪 大腹皮 干姜 大枣 党参 淮山 知母 防风 陈皮 白扁豆 益智仁 茯苓 黄连 天花粉 粉葛 黄精 白附子 半夏
六气为邪基本都会在这里体现
用药基本是这些
这里最容易出现的是濡脉
也就是没有什么力的脉
濡脉主病诗为:濡为亡血阴虚病,髓海丹田暗已亏,汗雨夜来蒸入骨,血山崩倒湿侵脾。寸濡阳微自汗多,关中其奈气虚何,尺伤精血虚寒甚,温补真阴可起痾。
关中其奈气虚何
一身之气全靠这里发出
所以这里是要重点补气化湿的地方
代表方剂:参苓白术散 玉屏风 平胃散 香薷饮 实脾饮 藿香正气丸 达原饮 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 二陈汤 保和丸 人参健脾丸 补中益气汤 归脾丸 温胆汤
总之这里用药较丰富
旋复代赭汤
半夏泻心汤
等等
我们根据六气所呈现的症状选方
要结合脉象与舌象选择
但不管怎样,这里是补气为主的!!!
这是根本原则
芳香醒脾是这里用药的重要方法!
这里升脾阳最重要的药物就是”苍术“
降胃最重要的药物就是半夏
补脾的药物是白术
补胃的药物是淮山
如果兼有热燥的,是知母
热燥有痰的降胃的药物是竹茹
所以我为什么也把温胆汤列入这里用药就是这个原因
把达原饮也列入了这里
舌苔乃胃气所生,所以这里也要重点结合舌苔来诊断。
这里补充一点,为什么我把实脾饮也列入进来
如果这里号到弦脉,那就是要用到木瓜!
实脾饮可能就要考虑用来化裁了!!!
右尺一直以来被历代医家定为命门。此次补阳用药皆以附桂地黄汤之类,我在多年实践中得出结论,这样用药百无一效。
.经过我多年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并按此诊脉用伤寒论中的方子,结果效果明显。通过理论和实践检验证明,这样定位是正确的。
立命门在左寸。左寸是少阴与太阳的结合点。
左关是厥阴与少阳的结合点,故柴胡可以同时适用右尺与左关。左关以柴胡为主。
立少阳在右尺。右尺是太阳与少阳的结合点。左尺是纯阴,左尺浮为血凝。右尺是纯阳。右尺以桂枝为主,右尺主气 左尺主血。右尺沉为气滞。右尺沉,是肾气馁,用独活提升。例:独活秦艽汤,独活寄生汤,升阳散火汤等。右尺主精。脉细小者还要补精,补精方:五子衍宗丸。
.右尺为肾,为膀胱
主精
精是什么,就是种子
所以补精用的都是植物的种子
最著名的就是枸杞子
少阴之上,阴精承之
就是说少阴需要种子作为它的物质需求
通俗说就是燃料
你看补心的药也多用种子
补肾的药也多用种子
种子有寒有热
是针对肾的状态选用
对于肾寒的,中医里叫命门火衰
中医里最著名的药物是附子
附子就是乌头的两个侧边的果实
它的根茎叫乌
川乌就是乌头的根茎
附子就是乌头的两侧果实
中医讲类象
肾也是人体下部的两个果实
所以附子与肾是同气感应
热莫过于附子
所以附子是补肾阳最猛的药
那么补肾阴最好的药是什么呢?
是女贞子
女贞子冬至成熟
色黑入肾
秉冬天寒冷之气最足
补肾精最著名的方子是五子衍宗丸
一切种子的药物都能入肾!!!
就不一一列举
要补肾必须要过三焦这一关
不能补不进去
例如附子要进肾,那么它要经过三焦,三焦有寒,不给它进,它又无能为力,怎么办?
这时候,就配上了肉桂
肉桂就能温利三焦,开通道路
带着附子进入肾
所以肉桂是附子之使药!!!
因为附子肉桂太热,就会伤到心包血!!!
所以就会配上保护心包血的六味地黄汤
所以产生了名方,桂附地黄丸
因为我们疏利三焦的时候,同时要疏利心包
一阳一阴
皮类是入三焦与心包的
那么就用桂皮与丹皮配伍
一热一寒
调和三焦与心包阴阳
这样附子就不会伤到心包
这是补肾的法度
肾与膀胱为配对
一升一降
膀胱是人体水份排泄的重要出路
就著名的药物就是泽泻
所以附子伍泽泻,就是一补一泻
一热一寒
调和了附子的热性
膀胱以利尿为主
滑利寒性的种子都可以利尿
例如车前子
所以十味地黄汤里就有车前子
治疗失眠利尿很重要
通阳在于利小便
只有使膀胱空了,小肠火才能顺利下来交接
所于治聊失眠不要一味的安神,要清热利尿
左尺用药柴胡,葛根,升麻区别
左尺为三焦与心包
号脉主号人体的小腹部
这个脉位主血海
这个位置五行属性比较复杂
既属水,也属火,也属木
属水是因为此处主藏血
为咸水
在五味当中,咸味就入这里
属火是在为这里藏有相火
什么是相火
就是藏在血里的热就是相火
也属木是因为这里是风的根源。
血虚生风,则由此处而来
这里主升为三焦
主降为心包
在六气中属于暑气
暑气与风气是两个相反而对应的概念
我们总是强调精气神
而不讲血
这是一个忽略的盲点
一个人血足才能气足!
所以血才是我们一身之大宝!
所以左尺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女性!
我们讲热血青年
冷血动物
都是非常强调这个血的温度
我们之前讲过,三焦与心包是人体保持恒温调控器官
三焦调节我们的气的温度
心包调节我们的血的温度
好,我们先讲三焦的用药
三焦是少阳
正药是柴胡
因为这里主暑气
暑气主闭
左尺是六部脉的核心枢纽
这里是升降过渡的地方
柴胡是由降向升的重要药物
这里我们用对比的方法来讲柴胡
柴胡、升麻、葛根到底有什么区别?
都是升阳,要区别它们不是容易的事
很多人就搞得一头雾水
我们首先来讲一个问题
人体有气血两个层面的运转规律
不在特殊的节点,两者各自运转,互不影响
都有各自的升降
升麻主血中的升
葛根主气中的升
两者互不干涉
简单来讲就是升麻入血提血向上
葛根入气提气向上
那么柴胡呢?
柴胡也很特殊了
因为气血在特殊的点上是要沟通的
有由阴出阳的升
有由阳入阴的降
阳出阴则醒
阳入阴则睡
柴胡的升就是由阴出阳的升
是把阳气从血分提拔出来!!!
所以柴胡的作用就是把三焦少阳之气从心包中提拔出来!!!
人体气分的症状在大便体现
血分的症状在小便体现
所以腹泻,气从大便下滑的,我们是用葛根去升提
便血,气从小便下滑的我们用升麻去升提
治疗出血的症状的方子里我们往往都能看到升麻的影子
柴胡我们是我们觉得闷胀了,就是用柴胡去把这个闷胀的气提出来
所以同为升阳,但它们的运行机制完全不同!!!
人体在哪里进行阴阳出入呢?
我以前讲过。
现在再重新强调一下。
柴胡与升麻都可以把三焦的气提起来
但是到了肝的位置
它们走的道路就不同了
升麻到了肝的位置还是继续走血分
柴胡到了肝的位置,就从血分透发到气分
葛根不入血分,不存在这个问题
也就是说升麻与柴胡都入血分
但在肝的位置分道扬镳
所以我们普遍认为柴胡疏肝就是这个原因
但是它真正的机理是如图中所示。
柴胡配伍升麻在升阳的同时,能把气血分离导入正轨
才是真正起到燮理阴阳的作用!
所以柴胡主入三焦经
升麻主入肝经
这里面分析起来有点扭
理解了就可以区分。
心包的正药是丹皮
我图中列示为栀子
只是从清降三焦相火的角度出发
实际应该列为丹皮更准确
我稍后把它改过来
六味地黄汤是补心包血的祖方
八味地黄汤只不过中阴中求阳的方子
求这个阳就是求三焦相火
以肉桂为代表
附子不是补相火的
在左尺,实际标准的方子是张景岳的左归丸为代表!!!
比较中庸缓和!
补心包正药是熟地
所以熟地是列入十大重要药物之一!!!
提三焦少阳之气就要注意不要伤到心包之阴气
这里面处理得比较好的方子是黑逍遥丸!
在由阴出阳这块用药,柴胡比较燥,青蒿比较寒,佛手较缓和!
所以佛手也是难得一味药!
郁金不具有这种功能
比柴胡更燥烈的还有川芎
川芎也有由阴出阳的功用
左寸浮,用丹参降心火。
左关浮,用白芍敛胆气。
左尺浮,用丹皮降心包相火
右寸浮,用枇杷叶降肺气。
右关浮,用竹茹降胃气。
右尺浮,用泽泻降膀胱。
命门者,为肾精!!
代表药物:李可肾四味
精藏于血!!!
谓之神!
炼精则为命门炁!!!
女子六经全部相反,但用药一样。
因为感受的气是一样的。
所以诊脉和用药一样。
男子左寸为少阴,女子则为太阳。
男子左关为少阳,女子则为厥阴。
男子左尺为厥阴,女子则为少阳。
男子右寸为阳明,女子则为太阴。
男子右关为太阴,女子则为阳明。
男子右尺为太阳,女子则为少阴。
此为阴阳相配是也。
男女相配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