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气和”:心平自然气和,气平方可心和

中华传统文化,流传下来很多文化瑰宝,成语就是其一。每个成语都是特定文化体系中提纲挈领之论说,富有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涵义。

人活着,就有心气。心平气和,乃是心气调和而合宜之状态,也是我们追求的最好生活心态。

心平气和,在于抛弃自扰,保持自安

汉语成语的“心平气和”,出自宋代苏轼所著的《菜羹赋》,原文为“心平而气和,故虽老而体胖”。

现今有的这一成语解说为:心情平静,态度温和,不急躁,不生气。实则,“心平气和”蕴涵深刻的人生价值观和方法论意义和价值。

从人生价值观上言,“心平气和”就是恬淡知足,随遇而安,自得其乐。

从人生方法论上言,就是藉由平心静气或平心定气,达致心和气平,乐哉悠哉。

庸人自扰,则心不平而气不和;君子自安,则心也平而气也和。

心平气和,在于健康阳光心态

心与气互动,则必有不同的因果和趣向。

“心平气和”,是一个心与气互动而产生的精神或心理状态。在“心平”和“气和”之间,既有相互作用关系,又有因果互动关系。

犹如“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孟子·公孙丑上》)一样, “心平”自是“气和”,“气和”则必然“心平”。

在心与气之间,心居主导者,而气为从属者。此中关系内涵,犹如“夫志,至焉;气,次焉。”(《孟子·公孙丑上》)在“心平”与“气和”,或“心和”与“气平”之间,就要平和其心,而无暴其气。

犹如“气壹则动志”一样,“气和”也能影响“心平”,或者说“气平”也可作用于“心和”。心与气各居其宜,方为至善。心若为道德之志所贯注,则气就为志气。

在心与气的不同主导关系上,君子的“不胜其心”(《文子·符言》),是心主导于气,故能行正气;小人的“不胜其欲”,是气主导其心,故必行邪气。

正气之生,乃基于修养心性所致。道德有诸心,循理合义而动,则不系于物累,刚正不阿。邪气之成,缘由耽于滋味,淫于声色,发于喜怒,而不顾后患。

心平,方能气和;心和,则气自平

心平而气和,则必能从容不迫,动静适宜。

心之平,在于内不躁而外不荡。“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庄子·德充符》)“内保之”,在于精神内守;“外不荡”,则不为物迁。内不保而外荡,就是精神驰骋于物欲而不守其和。

气之和,在于“血气专乎内而不外越”(《文子·九守》)。“专乎内”者,是“抟气致柔”(《老子》),柔和其气;“外越”者,是“滔荡而不休”,沉迷不反。“专乎内而不外越”,则志气不耗,而内守其和。

人若能做到“气和”,则必是“胸腹充而嗜欲寡”。只有如此,方能“耳目清而听视聪达”。神清则智明,智公则心平。神清者,消躁而妄念息,则嗜欲不误。

“心平”者,就是“平者心无累也”(《文子·道原》)。平心之至,就在于“无所好憎”。心平,则不行强梁之气。圣人者,“心平志易,精神内守”(《文子·下德》),则必不为外物所诱引。

“心平”与“志易”一体,皆在于“精神内守”。“心平”之修为,就是“审动静之变,而适受与之度,理好憎之情,和喜怒之节”。心节于气而和,则动静适宜。

心之平和,就能动静得宜,则患害不侵;受与适度,则罪祸不累;理节好憎,则忧怒不近;和于喜怒,则怨恨不犯。心不平,则气不和,而暴戾作,争乱生。

心平气和,在于修养身心致

心和而气平,必得平意清神,志意广大。

成语“心平气和”,又可言“心和气平”。“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心和则有节,则戾气、邪气不生。

心和,则气自和。“血气者,人之华也,五藏者,人之精也”(《文子·九守》)。若使五藏属于心而无离,就能达致“气意胜而行不僻,精神盛而气不散”。如此,则是“患祸无由入,哀气不能袭”。

心得其和,则是五藏宁,思虑平,而嗜欲寡。相反,情胜而心不和,就必导致“嗜欲使人气淫,好憎使人精劳”的后果。若是“不疾去之”,就将是“志气日耗”。志气耗,则心不和,而哀气必入。

圣人的“仁智之极”,就在于“行义塞于天地之间” (《荀子·君道》)。“志意广大”,自能“血气和平”。以志帅气,无暴其气,则必“血气和平”。

人有血气,血气之节既可言“和”,又可言“平”。行教化之乐,则“乐行而志清”(《荀子·乐论》)。乐教导人以“志清”,“志清”则“血气和平”。藉由移风易俗,心和而气平,则可使天下人心安宁。

从人生举事上言,正心就先要“平意清神”。只有“平意清神”,方能公正而使“物乃可正”。若是神不清而意不平,“听失于非誉,目淫于采色”,必然邪气生而妄作,欲得事正则难。

心平气和,则人生气象自如

心平而气和,就必然随遇而安,其乐融融。

人生之逍遥自在,随遇而安,就得保持“心平气和”的心态和心境。“太上养神,其次养形”(《文子·下德》)。养生之本,在于“神清意平”而气和,气和则致“百节皆宁”。

人的精神志气,是静以日充则壮,而躁以日耗则老。只要修养其神,而和弱其气,就能神清气柔,心平气和,进而人的四肢百体各得其安宁。

人一旦“心平气和”,就会恬淡知足,不怨天不尤人,而非庸人自扰。感情用事者,羡慕别人光显,嫉妒他人出彩,就是心不和而气不平。情绪发作时,暴跳如雷,大发雷霆,就是气不和而心不平。

“心平气和”者,随遇而安,就不会总是跟自己过不去,而会以欣赏别人的眼光欣赏自己,自得其乐。不求将来达致最高,但求现实做得最好。

“心平气和”者,与人为善,就会乐见人成长进步,而愿与之交往,做自己的良师益友;就会容忍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宽容别人的过失和事物;就会大方看待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与之相处而其乐融融。

我们有时无法改变境遇和遭遇,但可控制自己的内心,自主调适内在的心态和心境;

虚气平心,就会少了些忿怒不平和嫉妒埋怨;

虚心平意,就会少了些庸人自扰和自怨自艾;

平心定气,就会少了些意气用事,气大伤身;

平心静气,就会少了些冲动莽撞,骄气凌人。

心平气和,就会多了些宽容大度,与人为善;

心和气平,就会多了些知足常乐,随遇而安。

心平气和,意味着人生的成熟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经沧桑而绵延不绝,已充分证明中华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和迎接各种挑战的开拓能力。这一文化内涵,既本自“学·思·观”的探求真理而来,又呈现着“学·思·观”的理性自觉和开放思维。让我们齐心协力地一道投入“文化自信”的时代洪流之中,为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冷静的思考,清醒的应对,果敢的斗争,无愧的付出。坚信“文化自信”,践行“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