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往一悠悠】那时山村有一个传奇故事:狐狸哭豆子
那时山村的传奇故事
狐狸哭豆子
关山听风
每一个人一生都有自己的故事,也听说过别人的故事,更多的恐怕是别人讲你听的故事。有一些别人讲的故事,不仅让人直冒冷汗,还让你一生铭刻心间。
我小时候听到的一些故事,在我的家乡流传很广,对于我们这六七十年代的人,几乎没有人没听到过。
那时,人们围在火塘边,随着火塘的火焰跃动,在松明子芳香里,听人讲一个又一个毛骨悚然鬼怪传说,以至上床睡觉的时候,头毛直竖,头皮发麻,至于是否冒冷汗,就不太记得了。听了故事的夜晚,睡觉时不敢看黑暗处,想开灯,只能点煤油灯,那时还没有电灯,家里要省灯油,就不能点亮。房间常常一片漆黑,只得把头钻进被窝里。
本文我挑选一个故事,说的是狐狸哭豆子。
豆子,即幼年夭折之人,又叫豆子鬼。豆子与天花有直接联系。过去,医学不发达,只要小孩出痘子(即天花),清朝中前期以前,我国那时的天花还是不治之症,就如同现在的艾滋病和癌症一样。古代小孩子死于痘子的最多。因此,民间把夭折的小孩子称为“痘子”,后因人们忌“痘”,在书写的时候,把“痘”写成“豆”。
记得我小时候,防治天花防治的医术非常成熟,农村小孩子都在左臂上了“痘”,至今每人的手臂下还留了一个疤。即便没有种“痘”,有小孩出了“痘子”,也可以治疗,不致于夺走人的性命。这种病不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了,只能是一种普通疾病了。可那时农村医疗条件不是很好,有一些小孩子因一些常见的疾病,因得不到及时治疗而死去的。每年村里都有好几个。
夭折后的小孩,一般都很潦草地钉一个四方木盒子装了,由孩子的父亲扛到叫豆子山的地方埋了。这种地方是专门埋葬夭折小孩地方,村里周围有多处。
埋葬小孩也要立一小土堆,新的小土堆上还要扣一只簸箕。一般老人的坟上是不准扣簸箕的,只有未成年或者未婚人的坟堆才必须如此做。小孩埋葬不久后,坟堆总是莫名其妙地被山上的野物钻出一个洞,有的土堆就被野物直接扒开。
据老人们说,这种事是狐狸干的,只有狐狸才会干这种缺德事。
那时,山野里的狐狸还比较多,不时出没。我的家乡将狐狸称之为白尾巴狗,因为大多数狐狸尾巴的顶端毛是白色的。有一些人家养的狗尾巴的顶端毛是白色的,这种狗也与狐狸一脉相承,喜欢偷鸡吃,因此,乡村人家要养狗挑选小狗时,顶端带白毛狗一般不要,除非是纯白色毛的狗。
狐狸不仅晚上到家里偷鸡鸭,白天也在村庄周边及田野里转悠,伺机偷袭击鸡鸭,抓住了鸡鸭就往山里逃窜。因此,狐狸是农家讨厌的山中野物。
据说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狐狸最喜欢把刚下葬小孩刨出来,然后学着人的模样,用前面的脚将小孩抱起来,又学着人哄小孩的样子,发出比人还要悲伤的哭声,声音格外凄惨。僵硬的小孩在狐狸的哭声中,尸体慢慢发软,脸上开始出现红润,就像是活着睡过去的一样。这时,狐狸呼来伙伴,将小孩吃掉。
在另一些人的嘴里,狐狸并不是学人哄小孩的样子,而是变成女人的模样,抱着孩子哭。狐狸成精后会变人,古代志怪小说这么说,民间流传也很广。
故事在成年人的嘴里讲得轻描淡写,他们就像平时吃饭时那么淡定,一点事也没有。可小孩听起来,吓得一个个缩成一团,脊背凉凉的,两条腿不住地战栗,像是冬天里一阵阵冷风吹过。
那时,我们也不知这种说法是真是假,但听过这个故事以后,小孩心里笼罩了一种莫名的恐惧感,我也逃不出这种恐惧感。
那个年代的山村,黑夜里从穿越坟地的山路走过,是常有的事,因为那些路是回家的必经之路,无法躲避。比如说,冬季四点半放学,放学后上山砍柴,砍好一捆柴,一般回家时天就黑了。农忙时,也常忙到天黑才回家。
砍柴时,小孩子一般都结伴而行,少的五六个,多的十多个。天黑回家时,经过豆子山附近时,胆子最大的小孩走在最后面,最前面的孩子胆子也有稍大一些的,中间的自然就是平素胆子最小的了。
然而,我们路过豆子山附近时,还是头皮不自觉地一阵一阵发麻,在肩上柴火的重圧下,在故事恐惧的氛围里,心砰砰跳。孩子们住住不敢发出声响,一边走,一边竖起耳朵在听,更多的时候,听到的是脚步声和心跳声。
人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越是害怕的声音就越希望能听到,又希望不要听到。我们平时希望听到传说中,狐狸哭豆子的声音,可真的路过豆子山附近时,又害怕听到狐狸哭豆子。有时,风的鸣咽声,鸟的长鸣声,某种野物发出的怪叫声,都能让胆小的伙吓得哇哇大哭。
后来,我们在天黑后,路过豆子山时,发现唱歌可以壮胆。于是,在路过豆子山时,就唱时代歌曲来壮胆,哪怕被肩上的柴火圧的大口喘气,喊也要喊上几句时代歌曲。如此,人一下就轻松多了,头皮也不发麻了。
再后来,老人对我们说,唱山歌可以驱邪祟,可让山鬼闻声丧胆。于是,我们就开始学唱山歌。家乡的山歌调子高亢而悲伤。当我们路过豆子山,童稚之声唱起山歌,只觉到歌调的高亢,没有一点悲伤,心里好像豁然开朗,忘记了不知什么叫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