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历史(10):扶余国灭亡后,后裔都去哪了?融入了其它民族

东北土著民族之一的濊貊族,建立了庞大的扶余国。但是,因为继承人问题,导致国力衰败,最后国祚绵延近700年后轰然倒塌。那么,扶余王国灭亡后,遗民都去哪了呢?

高句丽

扶余国灭国后,遗民主要奔往三处,一是逃亡北方的肃慎,融入到了肃慎族中。二是隐姓埋名,融入进了周边一些民族中。第三块是最多的,成为高句丽臣民。

高句丽国与扶余国属于沾亲带故,也算是濊貊族的后裔。消灭扶余国后,高句丽国在扶余国故地,建立了扶余府,管辖这一代的扶余旧民。

今天,在吉林省松原市还有一个县级市,名字叫做扶余市。这个市的管辖区域,主要就是扶余国旧地。这也算是对扶余国最好的纪念,在那里依稀还能看到濊貊族、扶余国的影子。

到这里,濊貊族还没有完全消失,因为高句丽国继续演绎着濊貊族的辉煌。

高句丽王

公元前37年,高句(gōu)丽(lí)正式建国。臣民不仅仅是濊貊人,还包括一部分靺鞨人、古朝鲜遗民及三韩人。疆域极盛时,东部濒临日本海;南部控制了汉江流域;西北跨过辽水;北部到辉发河、第二松花江流域,差不多涵盖了今日东三省和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

高句丽建国时在今天辽宁省的宾县,公元3年,高句丽把都城迁到了今天吉林省集安市境内的“国内城”。此后400多年,高句丽政权一直定都于此。

汉朝灭亡后,辽东郡被好战的地方土豪控制。高句丽主动与曹魏联盟攻打辽东郡。曹魏攻下辽东后,高句丽立即翻脸,终止了与曹魏的合作,并发兵袭击了辽东西部。244年曹魏反击,摧毁了丸都城,高句丽东川王逃到沃沮。曹魏摧毁了丸都城后以为高句丽灭亡了,所以很快就撤离了。不过仅仅70年,高句丽就重建了丸都城,并开始袭击辽东,乐浪和玄菟。

不过,高句丽也是在夹缝中生存的,因为中原王朝是汉朝、隋朝、唐朝。在处理与中原王朝的关系上,高句丽很会掌握分寸。当中原王朝强大时,高句丽就向中原王朝称臣。当中原内乱时,他就大肆侵占土地。比如说,东汉末年,中原大乱,高句丽不断兼并周围边疆政权。到魏晋南北朝后,中原地区长期战乱,高句丽更是变本加厉。但是,当中国进入隋朝、唐朝的时候,高句丽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隋炀帝杨广

隋朝的杨坚、杨广父子俩,将高句丽看的很清楚。父子俩认为,如果不消灭高句丽国,东北始终藏着一个定时炸弹,无法发展经济。所以,杨坚当皇帝时期,就派兵征战高句丽。到了杨广当皇帝时,三次率军讨伐高句丽。在三次征讨高句丽过程中,隋炀帝不断地四处征伐,导致百姓负担加重,人口衰减,国力衰弱。假如杨广不三征高句丽,隋朝依然是一个强盛的王朝,也不会那么快灭亡,但是没有如果。

隋朝灭亡后,唐朝继续隋朝的步伐,征讨高句丽。

地图

唐朝刚建立的时候,高句丽向唐朝称臣。唐高祖李渊册封高建武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句丽王。如果能够长久下去,也算相安无事。但是,高句丽非常喜欢搞小动作。

631年,高句丽开始在辽东建千里长城,并与突厥联盟。明眼人都知道,你这又修长城,又联盟的,很明显就是要准备干架的节奏。后来,高句丽还私下与东突厥结盟,企图东西两线夹击中原王朝。

唐朝决定出兵高句丽的导火索发生在643年。当年,高句丽与百济进攻唐朝的附属国新罗,还要断绝新罗通向唐朝的道路。自己的小弟被人欺负了,作为大哥的唐朝当然不能不管。于是,唐太宗李世民派人出使高句丽,命其停止争战,遭高句丽的盖苏文拒绝。唐太宗一看,这分明是不给大哥面子,等新罗被你们灭了,接下来是不是就要进攻我大唐了,遂决定发兵东征高句丽,此后战役绵延不绝。

到了668年,唐朝大将薛仁贵率军大破高句丽军,杀获一万多人。不久,各路唐军会师,俘获高丽王,彻底消灭了高句丽国。此后,唐朝将高句丽国分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在平壤设立了安东都护府,统一管理。

濊貊

高句丽灭亡后,濊貊族及由濊貊演变而来的扶余人、高句丽人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根据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记载,高句丽贵族及大部分富户与数十万百姓被迁入中原各地,融入中国各民族中。另有部分留在辽东,成为渤海国的臣民,而其余小部分融入突厥及新罗。自此,高句丽国家不再存在于世,濊貊族也就成为了历史。 讲到这里,东北两大土著民族东胡和濊貊的历史也就讲完了,接下来的登场的就是肃慎族。那么,肃慎族又创造了哪些辉煌的历史呢?敬请观看明日的《每日汉字》新媒体平台。【作者:每日汉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