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传统翻译,自相矛盾,难以自圆其说

朋友们说,一部《道德经》千人千面,谁敢说自己的释读才贴近老子思想?我不反对,不等于赞成这种说法,我的不反对,是基于对《道德经》的熟练程度而言的,在这方面的确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当我达不到你的高度时,你别指望三言两语跟我说清楚。

但是,本文且不说领悟水平,只说文字的顺畅与自圆其说。假如在译文中出现前后矛盾的表述,且文意不通,这就不能叫“贴近老子的本意”了,更谈不上所谓的“悟道”了。请看《老子》第5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舆?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通常的翻译: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是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

多听反而使人困惑,不如保持虚静。

译文中的问题:

1、既然是“刍狗”,何来“自生自灭”?又何来“自作自息”?

2、“天地像个大风箱生生不息”,这是对“风箱”的赞誉,丝毫没有贬损的意思。但为何借风箱的抽拉比喻政令时,却得出了“政令繁多”就行不通的结论呢?

3、百度百科的词条“导读”更是将“中”释读为“仁”,“守中”即是“守仁”,真是时时不忘圣人言,处处不忘“仁”教义。它解释到:“从表面现象来看,风箱在不停地被运作着,然而在整个运作过程中,风箱中间的“轴”却总是保持着自身位置上的相对稳定,这个轴心,正是仁心的相互作用力”。

“老子以此比喻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有自身的“中”,而这个“中”都同样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如果找得到事物的“中”,就是找到了其相对稳定的状态,也就是找到了该事物的本质的方面。这种去找到事物的“中”的办法就叫做“守中”,亦即所谓“中而用之”,这个中即是心中,也就是守仁。”

老子在论道,既然说到了天地、圣人“不仁”了,为什么还要去找这个“仁”?真是“六经注我”,害人匪浅!

本章的正确解读建议:

“道”是没有主观意愿的存在,它只是顺其自然而已,所以,以道观之,无所谓仁爱与否,在自然规律面前人人平等,万物平等。

圣人以道治天下,当然循道而行,也没有所谓的仁心仁爱。圣人以百姓之心为心,自己无为,而百姓自化。

老子以风箱比喻,越是使劲抽拉,风就越大。治国者越是法令滋彰,就越会天下不得安宁。老子强调的是“无为”,是“行不言之教”。

因此,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方向应该是:

天地无偏私,视万物为刍狗而无所亲近;圣人循道而为,以百姓心为心,实行无为之治,也把百姓视为“刍狗一样无所偏爱”,让百姓各得其所。

天地之间不就像一个大风箱吗?它虚空而却能鼓动出强劲的风,并且越是使劲,风就越大。

所以,为政者政令频出,就如同拉动风箱一样,使天下躁动不安,无所适从,那样会把自己逼上绝路。因此为政者最好守住无为之道,不要妄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