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玩物丧志”的4件事,从古到今人们乐此不疲,遇到尽量远离
“玩物丧志”出自《书·旅獒》原文为:“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关于这个成语还有一个故事,讲的是荒唐国君卫懿公,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养鹤。
他专门为鹤建造了宫苑,并且每天都与鹤为伴,甚至为鹤打造的车子,要比朝中大臣的还要高级。
最后当有外敌入侵之时,这个荒于政事的昏君,想要召集大臣、士兵迎敌,但是这些人因为内心有怨怼,所以拒绝了卫懿公的命令。
无奈之下,卫懿公亲自率军杀敌,可是最后却因为寡不敌众而战死沙场。除了鹤之外,古代还有四样可以令人玩物丧志的东西,直到现代社会还依然有人乐此不疲。
每个人都有感兴趣的爱好,但重要不深陷其中便可娱人娱己。但是过于迷恋这些兴趣爱好,就会丧失积极进取的志气和志向,最后只能沦为一事无成的失败者,看看有你吗?
第一、钓鱼
常言道“钓鱼穷三年”,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钓有一句歇后语叫做:“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可见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代,就已经出现了钓鱼这种爱好。
实际上无论古今,钓鱼都是一种比较耗时间的事情,古代渔民为了生存除了下海捕鱼之外,平时有空闲时间的时候也会钓鱼,但是他们钓鱼却是为了生存。
相对于捕捞而言钓鱼的效率特别低,如果将时间都搭在钓鱼上,那么就很可能导致无米下锅的问题出现。
而现代人钓鱼则是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在双休日或闲暇时间去钓鱼,不仅可以消磨时间而且还能锻炼心性。
可是一旦过于沉溺于钓鱼,就会耽误正常工作进而导致没有收入来源,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越来越困难。还有就是购买渔具的开销也不少,将钱都花在钓鱼上就会导致生活陷入困境。
但也有人认为钓鱼是爱好,只要有节制就不会影响家庭和工作。现在有“钓友”的数量越来越多,虽然不排除有人为了购买高档渔具而捉襟见肘,但是只要把握适度原则相信就不会陷入贫穷。
第二、玩鸟
经常听人说“玩鸟毁一生”,在很多以清代为背景的古装影视剧中,游手好闲的八旗子弟们,几乎人手一个鸟笼。
他们谈起养鸟的心得头头是道,甚至还会出现“赌鸟”的现象。按理来说他们有钱又有闲,每天玩鸟、遛鸟也无伤大雅。
但回过头来仔细想一下,就会发现买鸟、养鸟的费用也不低,再富有的家庭可能也会因为养鸟而破败,这种例子在晚清时比比皆是。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晚清时期的八旗子弟早已经没落了,所以可能导致他们陷入困境的,绝非单单与玩鸟有关。
第三、狗撵兔
游牧民族最擅长的就是打猎,由于他们没有固定的住所,也就无法通过种庄稼获取食物,平时只能够通过放牧、打猎过活。
打猎的时候一定会带着猎犬,而“狗撵兔”就是打猎时的一个景观。后来随着不断发展“狗撵兔”,成为了一种带有赌博性质的游戏。
很多人为了下注可谓一掷千金,到最后输红眼了可能还会赌上身家性命。所以才有“一朝学会狗撵兔,从此踏上不归路”的说法。
“弱狗撵兔”是狗撵兔的变体,早年间流行于陕西蒲城县一带,作为一种民间竞技习俗,集民俗和娱乐为一体。《史记.李斯》传中记载“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可见弱狗撵兔的历史十分悠久。
第四、玩鹰
“玩鹰”是一种古代传统娱乐项目,可以说历朝历代都有它的身影。但一般情况下多为少数民族,或者是王公贵族的必备游戏。满族和蒙古族是玩鹰的鼻祖,当年有很多鹰户专门捕鹰献给朝廷,可以获得比较丰厚的赏赐。
玩鹰并不是谁都能玩的一个兴趣爱好,必须要有专业的鹰手“打鹰”然后“熬鹰”。打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鹰手每次打鹰少则一天多则几天。
披星戴月地爬十几道山梁,饿了啃几口干粮,渴了喝几口山泉水,眼巴巴地望着天空上的鹰,等待时机将其一举拿下。“若是恋上鹰,两眼含泪望天空”的说法就是由此而来。
结 语
关于玩物丧志的话题,已经流传了几千年,遇到尽量远离。韩愈曾说:“业精于勤荒于嬉”。 实际上就是对玩物丧志的痛批,在他的思想中可能认为只要有个人爱好,可能就是不务正业。
但是在1000多年后的现代社会中,一个人有爱好才有生活情调,不然每天只想着工作,早晚会变成一个没有生活情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