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架熊式巡逻轰炸机猛扑美国本土,距阿拉斯加50海里,俄军想干嘛?

近期,美国主导的“北极边缘”演习拉开了帷幕,美国海军陆战队和加拿大军队上千号人在阿拉斯加展开了实弹演习项目,按照美军说法,这是在提升部队在极地气候条件下的作战能力,以应对未来的威胁。其实所谓的威胁不过是美国打算控制北极的幌子,它的真实目的就是威慑俄罗斯,不准俄罗斯独吞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对于美国的野心,俄罗斯动不动就敲打一下。

据中评社消息称,两架图-142远程巡逻机在美国阿拉斯防空识别区遭到美军F-22和加拿大空军F-18战机的拦截。阿拉斯加防空区环绕着美国和加拿大,它从阿拉斯加一直延伸到俄罗斯海域,是美加共同保卫的区域。美国官员表示,俄罗斯飞机在被拦截后,仍然在波弗特海上空的国际空域飞行,距离阿拉斯加海岸只有50海里,但没有进入美国和加拿大的领空。

图-142远程巡逻机在图-95轰炸机的基础上改装而来的,所以它兼具轰炸机和巡逻机的特点。图-142装备了4台NK-12MB型涡桨发动机,单台推力达到了12吨,其最大飞行速度达到了每小时900千米,内油装载量高达74吨,最大航程为1.25万公里,最大可携带11.3吨各种弹药,包括反潜鱼雷,反潜深水炸弹,反舰导弹等武器,是一款令美国海军极为头疼的飞机。

图-95轰炸机是名副其实的老将。二战后的五十年代,世界面临着更残酷的核战争的威胁,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苏联为追赶美国快速发展核弹,此时就需要一架能远程运载核武器的新飞机。当时苏联飞机设计师米亚西舍夫提议建造一架喷气式轰炸机,图波列夫认为,由于燃料消耗过多,不可能制造出高负荷航程远的喷气轰炸机。图-95的研发始于1950年代,设计上采用后掠机翼和4个涡轮发动机。1952年11月12日,图-95轰炸机首次试飞,1955年2月16日第二架图-95原型机完成首飞,并于同年夏天量产。该机的体型是非常的大,机长46.7米,翼展50.1米,高度12.12米,机翼面积为284平方米。从1955年至1992年,图-95轰炸机系列已经量产了500多架,图-95MS轰炸机至今仍在俄罗斯武装部队服役。图-95战略轰炸机北约代号为“熊”,它与俄罗斯战斗民族熊一般的性格非常相似:强悍、有力和直来直去。图-95战略轰炸机是世界上最快的涡轮螺旋桨飞机,时速可达945公里。图-95系列使用的是NK-12引擎,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美中不足的是,图-95的噪音非常大,但这并不碍于导弹袭击。它的航程为12100公里,足以对敌人进行核打击。1961年,图-95在新地岛投下了一枚“沙皇炸弹”氢弹,其爆炸力相当于5000万吨TNT炸药。2010年,图-95轰炸机打破记录飞行近3万公里,横跨三大洋空中加油4次。至于武器装备,图-95系列取决于型别。自卫武器包括装在机尾炮塔里的两门AM-23机炮,炮塔上方安装ПPC-1射击瞄准雷达。可装载15~25吨各种常规炸弹,也可装载水雷、鱼雷、无线电遥控炸弹和核弹。现在图-95系列中最常见的改装型号是图-95MS轰炸机,它携带的远程巡航导弹可以集中5500公里外的目标。

我们常在航展或俄罗斯胜利日阅兵式上见到图-95MS轰炸机,不过图-142远程巡逻机却甚少见,该机的机龄已过60载,是名副其实的“长寿马车”。它们随时待命,执行包括在北极的远洋巡逻和战斗任务。

这次俄罗斯使用图-142远程反潜巡逻机对美国进行近距离飞行就是为了进行威慑,告诉美国自己随时可以从北极航线飞抵阿拉斯加,让美国不要轻举妄动。像这样的拦截军机的行动是在两国扩大北极圈竞争的情况下经常发生的事情。

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地区的经济和军事价值越来越凸显。据估计,北极拥有全球未开发的石油储量的13%,可采原油大约1000亿桶,天然气储量为50万亿立方米,占到了全球未开发天然气的30%。不过北极石油主要分布在阿拉斯加波弗特海大陆架,加拿大北极群岛上,而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北部,其储量达到了至少13万亿立方米,除此外之外,金刚石和金、银、铂等贵金属储量十分丰富,可以说北极就是一个大宝藏。

面对如此诱人的肥肉,美俄作为北极圈最重要的两个军事大国,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双方为此展开了激烈竞争,各种加强控制北极地区的手段是层出不穷。俄罗斯首先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成立了北极战略司令部,在锤炼极地部队实战能力的同时,也扩大了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存在。

虽然俄罗斯抢先一步,但美国也没有闲着。2019年美军发布了《北极战略报告》,将俄罗斯在北极圈的扩张行为视为国土威胁。这一定位,意味着美国开始往北看,将会把更多的资源和军力投放到这个寒冷的地区。如今随着美俄不断加大军事投入,双方在北极圈的摩擦越来越大。仅仅2018年,美俄战机在北极圈附近就发生了多次近距离接触,所有人说,北极已成为两国博弈的新战场,随时都有可能引发军事冲突。

对于美俄来说,北极太靠近两国边界了,任何一方发射导弹都会给对方造成巨大伤害,所以双方都不想认输,因此谁也无法保证两国为了争夺北极会不会发展成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