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兴文县发生5.7级地震!天下第一大漏斗会有影响吗?
今天,12月16日,中午12时46分,在四川宜宾市兴文县发生了5.7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震中位于北纬28.24度,东经104.95度。此次地震,宜宾市震感强烈,成都、乐山、眉山、绵阳等地震感明显。
兴文县隶属四川省宜宾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滇黔结合部。从地质构造上来看,属川南褶皱带东西向构造体系“川黔右坳陷”范围。今天的地震,就与其所处地震带的地壳运动有关。
兴文县因为石林、溶洞遍及17个乡,故有“石海洞乡”之誉,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叹为观止。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兴文式”岩溶就已成为四川乃至中国岩溶地质研究的典范,与云南路南石林、广西桂林溶峰丛景观一起组成了中国西部喀斯特三种类型的典型代表。当你进入兴文石海,你就像看到了世界最顶级的雕塑大师雕刻出来的一个个绝美作品。
都说“石海无俗石,个个似神工”。看着眼前的地表石海,异峰竞秀,怪石争奇,简直让人移不开眼睛。地表石海东西延绵二十余里,南北约八里,其中还有青山绿水相称,俨然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致。
地表石海的奇,在于能挑动你无限的想象力。当你仔细看这些嶙峋的石块,你开始不由自主的脑补它们之中的故事。洁白的石芽,层层叠叠,就像是一只只膘肥体壮的羊挤在一起的情景。
抬头望向更远的地方,天空蓝的像被水洗过,四周的植物泛着深深浅浅的绿,山风带来草木的香气。几个木质的屋子兀然站立,却又和四周的风景浑然一体。真想一直呆在这里,放空自己,任由思绪发散。
兴文石海的东侧,有一个巨大的天坑,这是中国发现和研究天坑最早的地方。天坑,是喀斯特地貌的奇特地质现象。
整个天坑东西长650米、宽490米,这个规模位居世界岩溶漏斗前列,呈现椭圆形。四面都是绝壁,看上去就像是被刀劈斧砍一般,底部是塌陷松散的堆积地貌。难怪被称为天下第一大漏斗了。
站在这个大漏斗的顶部,你会觉得震撼,真不知是怎么样的鬼斧神工才能形成这般特别的构造。
你是不是觉得兴文石海这两处已经很奇了?还有更奇的景在地下,那就是——天泉洞。
天泉洞,是兴文石海洞穴群中著名的一个溶洞,形成地质年代距今约三百万年。入口在大漏斗的腰部位置,离地约250米,可以坐电梯。电梯修建在石壁里,另外三面是透明的,下来的时候非常刺激。
出了电梯后,就可以进入天泉洞。进洞有两条路,一条是步行道;另一条是滑梯,可以直接滑下去,非常有意思。
一入洞中,你就会感觉到宏伟壮观。著名诗人汪曾琪曾经写到:“泉来天外,天在洞底,千奇百怪,岂有此里”。天泉洞的洞体规模十分宏大,主要为多层长廊和厅状地下岩溶洞穴,洞道总长4.2公里,总面积81168平方米,总体积270万立方米。
洞内缺乏足够的自然光照,于是人们就用七彩的灯光照射,石块在灯光衬托下,光芒闪烁,宛如仙境一般。洞顶悬挂着的钟乳石奇形怪状,有如瀑布飞泻而下;地下的石笋姿态万千,有如春笋;有些地方,钟乳石和石笋对接在一起,形成顶天立地的石柱。最妙的是这里有水,把现实世界的光影与真实投影其中,营造出一个更华丽繁复的虚拟世界,让人沉醉其中。
饶是石林已经很壮观,天泉洞最著名的景观之一还要数天窗。这是一种罕见的洞穴奇观,它是洞顶岩石裂隙遭到地表洼地流水的渗透溶蚀,发生小规模崩塌而在洞顶部形成的自然穿孔。因天光可人,地学上因形命名,谓之“天窗”。
天泉洞中还有一道宽宽的地下河,需要乘大木船通行。河的尽头是洞的另一出口。
兴文石海除了自然景观多样、优美,历史文化底蕴也十分丰厚,独特的僰人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苗族文化为兴文石海增添了几分人气。所以,看完石海,还有两处景点别错过。
其一是僰寨,这个字念bó。
僰族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民族,已消失500多年了。但兴文石海内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僰人的遗物遗迹。僰寨全部用石头建造,围墙、台阶,甚至房顶都是石头所造。
僰族最特别的当然是悬棺了。这个民族的人死后,既不用传统的土葬、火葬,也不用天葬或水葬,而是将棺材置于悬崖绝壁之上。因为在僰人的心目中,祖先永远活在后人心中,先辈的遗体保存得越长久,越能荫佑后人兴旺发达,因而悬棺葬是一种吉祥的象征。
在兴文石海的峭壁之上,悬挂着一个个古朴的悬棺,让人觉得敬畏。
其二是苗王宫。
兴文县是四川最大的苗族聚居地,苗族人口约四万,大部分居住在石海景区内,属花腰苗支系。苗王宫完美再现了苗族的典型建筑形式与生活方式。
看到那个木柱上两边的刀没有?那就是上刀山下火海的“刀山”。如果你遇到特别的节日,苗族人就会表演这项绝活。
这次地震,不知道有没有影响到这里。世界上好看的地方太多,我总觉得自己走得太慢,有很多地方还没来得及去就已经被破坏。真心希望不要再有灾难与伤害,也不要留下遗憾。
我是琰棱
带着有趣的灵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摄影|写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