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踪】探寻洛云浜与陈家巷之变

  陈家巷原是自然村落名称。据传太平天国期间,有陈姓兄弟四人从诸翟迁此,致力耕作,以后安家落户,子孙繁衍。陈家巷由此得名。

图说:陈家巷旧景

  民国《法华乡志·水利》中记载:“洛云浜,由东镇迎龙桥、李泾进口,至海格路。已排瓦筒填筑,迤东名东泾湾,折北经李家宅、大石桥、程家桥,出吴充泾……东泾湾已被美商填断。其在陈家巷折北一支,过姚家桥,名姚家池,其在马家宅折东一支,过草庵桥,越福开森路,出西芦浦,名草庵浜。今具淤。”

  洛云浜是李泾(即法华浜)的支流,约在今复旦中学处与李泾相通,引水东流。1862年工部局筑“徐家汇路”(即海格路,今华山路),尽管在路下铺设了瓦筒,但根本无法保证水流畅通,洛云浜严重淤塞。大约在1920年前后,洛云浜部分被填,其中一段被筑成雷上达路(兴国路);那段叫“草庵浜”的支流则被填筑为居尔典路,即今湖南路东段。同样,华山路以西的那段被填后建造了“李鸿章祠堂”,在今复旦中学内,而以东那段被填后就称为陈家巷,即今华山路1641弄。

图说:今日陈家巷林立的高楼

  1914年,陈家巷被划进法租界,土地被分期分块出卖,其中今淮海中路1986弄、2002弄被房地产商开发兴建为Samarkand Apartments,1958号被英商祥兴洋行老板马锡尔(R.Calder.Marshall)建为私人住宅,2032号(今2068号)则被改建为休斯顿公寓(Huston Count Apartments,即今登云公寓),而陈家巷(即华山路1641弄)的两侧大都仍为填浜前后的旧建筑。

  解放后,陈家巷地区成立了陈家巷及淮海别墅居委会。于是陈家巷有了相对固定的区域即兴国路、泰安路、华山路、淮海中路相围的地域。今陈家巷的破旧建筑已被拆除,在这里兴建了华山花苑高层住宅小区。

图说:今日华山路淮海中路(洛云浜、陈家巷)一带景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