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不得孩子吃苦,未来他才会吃更多的苦
今年由于疫情,大学新生开学家长不能进学校,一个做新生入学工作的老师说,还是有很多家长,百般请求让他们进去,理由各种各样:
担心孩子提不动行李的,要进去给孩子收拾床铺的,怕孩子不知道怎么报名的······
他不无感慨地说:
的确,现在物质条件好了,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家长对孩子关心呵护备至,舍不得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委屈。
然而,小时候舍不得孩子吃苦,未来他可能吃更多的苦。
曾经看过一起家庭纠纷案,南京一位王先生把儿子的家给砸了,儿子得知后,扬言要拿刀砍父亲,幸好警察及时赶到,才阻止事态继续发展。
原来王先生儿子已经34岁了,十多年前王先生耗资百万将其送去英国留学深造,回来后又给他买房买车,为儿子铺好了所有的路。
没想到如今儿子整日游手好闲,怕吃苦不肯工作,所有的开销都问家里伸手,“啃老”啃得心安理得。
气急的王先生,把买给儿子的车卖了,儿子为报复,就把父亲的车砸掉。儿子不思悔改的所作所为让王先生怒火中烧,接着,就有了上文的一幕。
家长从小对孩子百依百顺,照顾地无微不至,宁可自己吃苦,也不要孩子受一点委屈,孩子会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和责任感,过于依赖父母,吃不了苦,遇到问题只会丢给别人,容易被困难和挫折打倒。
这样养育出来的孩子,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也难以承受人生中的风雨。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话题:“当下锻炼小孩吃苦还有意义吗?”底下有两个回答我很认同:
家长舍得从小让孩子吃苦,孩子才有机会锻炼能力、磨练心性,把“苦”变成一种阅历,收获切实有用的智慧,受益一生。
所谓吃苦,不是刻意节衣缩食,让孩子感受物质上的匮乏,不是忽视孩子的需求,故意不满足他,而是舍得放手,让孩子经历困难和挫折,体验一些不舒适、不快乐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给予爱和支持,孩子会获得心智上的成熟,能坚持、肯付出,性格更加坚毅、有韧性。
华人首富李嘉诚在谈及教育经验时提到:
对于两个儿子,他一直践行“吃苦教育”,从小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态度,让孩子看到真实生活的不易,告诫孩子要认真踏实、努力拼搏。
他从来不用私家车接送孩子上下学,而是让他们每天挤公交,他很少给孩子零花钱,而是鼓励他们用课余时间做兼职······
演员吴奇隆在节目上聊到童年,也说到自己训练的辛苦。
当时觉得父母严厉和心狠,如今再回忆起来时,吴奇隆说:
对于我们普通家庭来说,不需要刻意创造条件让孩子体验艰苦。帮助孩子锻炼能力、走向独立,让孩子自然经历日常生活中的挫折、困难和挑战,对孩子的成长就是有帮助的。
具体来说,这三种“苦”,家长要舍得让孩子吃:
(1)学习的“苦”:
任何一项事业,即便有兴趣的支撑,真正做起来也是枯燥无聊、周期性长,但长久坚持下来,是让人终生受益的。学习也是如此。
许多孩子难以忍受需要专注、深入思考的学习活动,只想着轻松、快乐,玩玩游戏、刷刷视频,这是不能纵容的。
家长需要帮孩子建立规则,耐心引导,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目标,积极进取,让孩子在学习中学会坚持、专注、朝着目标不断努力。
(2)劳动的“苦”
许多家长喜欢对孩子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只需要搞好学习就行了,其他事情不要你管。”
于是很多孩子在家就是“十指不沾阳春水”,基本的自理能力也没有,逐渐滋生出懒散、贪玩的陋习。
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家长就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独立的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及多动手做家务。
在劳动中,孩子不但锻炼了自理能力,也会养成勤劳、踏实的品质,能够体会到父母付出的不易,从而学会珍惜和感恩。
勤劳、肯动手的好习惯,也会迁移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让他不安于享乐,懂得勤奋、上进。
(3)受挫、失败的“苦”
在挫折和失败中反思、学习,是一个人人生中最宝贵的经验。
对孩子来说,想要的东西爸爸妈妈不给买、和朋友闹矛盾、被老师批评、努力了却没有考到好成绩、比赛没有获奖······这些大大小小的挫折,都是他学习和成长的好时机。
家长不能因为不忍心、心疼,就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帮他避免或承担一切不如意的事、遇到困难立刻冲上前帮他解决。
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自然地去经历挫折、体会那些不舒服、难过、挫败的情绪,并教会孩子如何正确积极地面对,如何从负面情绪中走出,勇往直前。
在孩子挫败的时候,家长应拿出爱和耐心,陪伴他,接纳和理解他的感受,再给予孩子鼓励和有价值的建议,让孩子重拾信心,通过实际行动改变现状。
在孩子遇到问题或困难的时候,家长不妨等一等,先让自己独立思考、尝试解决,在他实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再提供适当的帮助。
这会锻炼孩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抗挫折能力更强。
国学大师傅佩荣曾说:
没有不需要吃苦的人生。吃得了苦,能在“苦”中炼出“甜”的孩子,未来才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