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和谦临床合用生炙甘草案三则

国医大师方和谦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6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对中药的应用有独到之处。方和谦撷取生炙甘草二药药性之长,巧在方中同用二药,补中寓泄,扶正祛邪,疗效甚佳。现将生、炙甘草之功效以及方和谦临床合用经验介绍如下。

生炙甘草之功效

甘草,别名国老,是甘味代表药。其性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的作用。甘草因其炮制方法的不同,有生、炙甘草之分,临床功效亦不相同。《本经疏证》曰:“甘草之用生、用炙,确有不同,大率除邪气,治金创,解毒,皆宜生用。缓中补虚、止渴,宜炙用。”《普济方》称其“生甘平,炙甘温纯阳,补血养胃”。《药品化义》曰:“甘草,生用凉而泄火,主散表邪,消痈肿,利咽痛,解百药毒,除胃积热,去尿管痛,此甘凉除热之力也;炙用温而补中,主脾虚滑泻,胃虚止渴,寒热咳嗽,气短困倦,劳役虚损。此甘温助脾之功也。”

生甘草长于清火,以清热解毒、清肺止咳力胜;炙甘草长于温中,以甘温益气、缓急止痛力强。二者功效相异,故不能互为代用。如在银翘散、桑菊饮中清热,麻杏石甘汤、三拗汤中清肺止咳,桔梗汤、与绿豆同用之解毒,都是生用。而在炙甘草汤中益心气,小建中汤中缓急止痛,四君子汤中补益脾气等都是炙用。故临床生、炙甘草多单用。

生炙甘草合用之医案

口腔白斑

患者,男,39岁,2005年3月3日初诊。一年前双侧颊部口腔黏膜发现白斑,曾到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确诊为口腔白斑。局部无明显不适。患者一般情况好,纳食可,二便调,舌质红苔薄白,脉平缓。

诊断:(湿毒蕴肤型)口腔白斑。

治则:清解利湿。

方药:生炙甘草各5g,生薏苡仁20g,白花蛇舌草15g,白茯苓10g,蝉蜕5g,丹皮10g,玉竹10g,银花10g,炒谷芽10g,炒白术10g,15剂。

二诊:患者左颊白斑已逐渐缩小,自觉口干,偶有牙龈出血,舌脉同前。继服前方加生地10g,再予15剂。

三诊:患者左颊白斑已愈,右侧也已变小,再投上方15剂。并嘱患者一旦痊愈不用再诊,患者果未再诊。

按 口腔白斑是中老年人较常见的口腔黏膜病,是口腔癌前病变之一。好发部位为两颊,其次是舌、唇、齿龈等处。口腔白斑是口腔黏膜的白色角化性损害,一般无自觉症状。方和谦认为,因脾主肌肉,脾主运化水湿,脾开窍于口,若脾失运化,湿停毒郁,发于口腔黏膜,黏膜受湿邪侵蚀,则发白斑。方和谦谨守病机,用生薏苡仁、白茯苓、炒白术健脾化湿,白花蛇舌草、银花、生甘草清热解毒,炙甘草、炒谷芽温中健脾和胃;玉竹养阴清热,丹皮泄阴中之火,凉血活血,二药合用活血化瘀通络,补而不燥,可加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黏膜愈合;配蝉蜕祛风,以皮达皮。方中生甘草清热解毒,炙甘草补中且调和诸药,二药相配,祛邪以扶正。

红皮病

患者,女,61岁,2005年7月1日初诊。患者因皮肤瘙痒伴多皮屑3年,加重1个月来诊。患者3年前出现皮肤瘙痒,肤色暗红,多皮屑,肤热,遇热瘙痒加重,多方求治,进展不大。1年半前曾在本院皮肤科诊断为红皮病,予以口服激素,外用尤卓尔、硅霜等药物,仍痒、屑俱在。近1个月来天气炎热,症情又有加重,口干、便干、溲黄。诊见痛苦面容,面部、胸背部及四肢皮肤色暗红,表层有鳞屑,触之皮肤粗糙缺少弹性,皮温正常,口干,便干,溲黄,舌质暗,舌苔白,脉沉滑数。

诊断:(风热伤营型)红皮病。

治则:祛风清营解毒。

方药:苦参10g,土茯苓15g,赤芍10g,生地15g,元参10g,苦桔梗10g,生甘草10g,炙甘草10g,北防风10g,黄柏10g,牛蒡子10g,生石膏(先煎)15g,炒薏苡仁20g,6剂。

二诊:自觉肤痒减轻,口干、便干均有改善,脱皮屑量减少,皮肤尚缺乏弹性。服用前方后已使病情有转机,故效不更方,继续服用6剂,皮疹渐愈。

按 本患者年逾60岁,气阴俱虚,肝肾不足,脾不健运,肌肤失荣,病程3载,久病入络,气血瘀滞不畅,导致肌肤进一步失养,出现肌肤甲错,脱皮屑;又值暑热挟湿较盛之季节,风热之邪外袭,引发痼疾加重;口干、便干、溲黄,均为热病伤阴之象;舌暗、苔白脉滑则为血瘀湿阻之象。方和谦遵“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旨,选用赤芍、干生地、元参凉血清营之品,苦参、黄柏、石膏清热燥湿泄火,土茯苓解毒除湿,防风祛风胜湿。方中生甘草取其解毒之功用,配桔梗组成桔梗汤宣散风热,炙甘草健脾补中固本,防苦寒之品伤正,二药合用以达扶正祛邪之目的。

咳嗽

患者,男,20岁,初诊时间:2005年7月12日。患者咳嗽一月来诊。平素喜食寒凉、甘甜、辛辣之品。近一月食生冷后出现咽部不适,咽痒作咳,痰少,曾到西医院就诊,诊断为咽喉炎,与抗生素口服效不佳。现仍咽痒,咳嗽,痰少,纳食可,大小便调,咽略红,扁桃体不大;听诊:双肺呼吸音清,脉缓。患者平素喜食寒凉之品,则伤肺气,多食辛辣之品,易生火热之邪,上蒸咽喉,熏灼肺脏,炼津液为痰。由于饮食偏好,使脾脏健运失常,饮食不能化为精微,反而酿成痰浊,阻塞气道,使肺失宣肃出现咳嗽。

诊断:(火郁伤津,肺窍不利型)咳嗽。

治则:养阴清热、利咽止咳。

方药:北沙参10g,麦冬10g,苦桔梗10g,丝瓜络6g,板蓝根10g,生炙甘草各5g,玉竹10g,马勃5g,元参6g,生地10g,薄荷5g,连翘10g,茯苓10g,7剂。

二诊:患者药后咽痒、咳嗽好转,无痰,舌苔薄白,脉缓平,食欲稍差,前方再进7剂而病愈。

按 患者平素喜食寒凉之品则伤肺气,多食辛辣之品易生火热之邪,上蒸咽喉,熏灼肺脏,炼津液为痰。由于饮食偏好,使脾脏健运失常,饮食不能化为精微,反而酿成痰浊,阻塞气道,使肺失宣肃出现咳嗽。方和谦以调和肺气入手,利咽泄火。药中用沙参、麦冬益胃,元参、生地增液,连翘、板蓝根清热解毒,马勃、薄荷、丝瓜络清咽利肺,生甘草、桔梗相配组成桔梗汤解毒宣肺,利咽泻火,治疗咽喉之疾,炙甘草补中健运、调和诸药而收功。(权红 李文泉 范春琦 高剑虹 王桂平)

(0)

相关推荐

  • 【纪实连载】整理一则“口腔白斑”的医案

    患者,梁某,男,39岁.2005年3月3日初诊 一年前双侧颊部口腔黏膜发现白斑,曾到大医院就诊.确诊为口腔白斑.局部没有明显不适,患者一般情况好,纳食尚可,大小便正常,舌质红苔薄白,脉平缓. 中医辩证 ...

  • 国医大师方和谦临床合用生炙甘草案三则

    国医大师方和谦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6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对中药的应用有独到之处.方和谦撷取生炙甘草二药药性之长,巧在方中同用二药,补中寓泄,扶正祛邪,疗效甚佳.现将生.炙甘草之功效以及方和谦 ...

  • 国医大师方和谦:临床合用生炙甘草案三则(口腔白斑、红皮病、咳嗽)

    ▲方和谦 国医大师(1923-2009) 国医大师方和谦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6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对中药的应用有独到之处.方和谦撷取生炙甘草二药药性之长,巧在方中同用二药,补中寓泄,扶正祛邪 ...

  • 《医聊斋》膏方医案 悦容坤宫膏案 三则

    入门·经典·临床 <医聊斋>膏方医案 三则 [主持人说] 今天又到了"入门·经典·临床"栏目.陈修园说:入门正则始终皆正,可见中医不可入错门.千百年来,中医的发展模式均 ...

  • 启微验案030 | 国医大师方和谦治便秘案

    中医认为便秘多由大肠积热.或气滞.或寒凝.或阴阳气血亏虚,使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所致,而由肝脏功能失调导致的便秘往往被人忽视.方老认为该患者便秘与情志有关.因情志不遂,而致肝气疏泄不利,而影响脾的运化升 ...

  • 以数据挖掘技术研究方和谦“补法”的临床应用

    目的采用结构化信息技术和无尺度网络分析模型,对国医大师方和谦教授临床"补法"医案中的用药趋势.核心药物.药对等信息进行分析挖掘.方法将方教授诊治的"补法"病历采 ...

  • 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大黄汤方解,临床验案分享

    [方剂组成]茯苓12克,炙甘草9克,五味子14克,干姜9克,细辛9克,半夏15克,杏仁15克,大黄6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本方即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再加大黄而成.大黄苦寒清热.泻下攻实,有通便 ...

  • 李培生:理中汤之主证 、 方义与临床应用(推荐)

    李培生:理中汤之主证 . 方义与临床应用(推荐) 搜狐媒体平台 04-20 17:02 大 李培生先生追本溯源,推论寻理,罗列了<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关理中汤丸之条文,将其 ...

  • 活络效灵丹方解及临床应用

    天医堂推荐搜索 活络效灵丹 痹证 活络效灵丹方解及临床应用 活络效灵丹出自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临床用于治疗气血郁滞,肢体疼痛的方中,主治气血凝滞,痃癖癥瘕,心腹疼痛,腿疼臂疼,内 ...

  • 中医中药消跟骨刺痛方:制附子30克,生黄...

    中医中药消跟骨刺痛方: 制附子30克,生黄芪120克, 当归.白芍各30克,熟地黄45克, 肉桂.川牛膝.木瓜.乳香.没药.通草.细辛.防己.泽泻各10克, 吴茱萸.茯苓.炙甘草各15克,褚实子.威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