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路人到铁粉再到完全无感:《蔡澜旅行食记》
《蔡澜旅行食记》是蔡澜在2016年通过青岛出版社发行的一本以旅行和美食为主题的新书。全书分为“在路上”,“饮食话题”,“电影与女人”三个部分,虽然第三部分和本书的主题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好了,以下正式进入吐槽环节。
首先值得庆幸的是,这本书是在微信读书APP上读完的。故而除了赔上几个小时的时间以外,还好没有浪费一分钱。只是因为这是最近几年读过最烂最不值的饮食类书籍,以至于需要专门写一篇文章来发泄一下,同时可以给诸位书友提个醒,不要再上当。
究其原因,原因有二。
其一,文字注水
按理说,老先生纵横江湖这么久,每每都以“过来人”,“大佬”,“资深人士”自居,看上去也是生活富足,衣食无忧之人,应当不该自贬身价,做出如此令人不齿之事。打开任何一个电子读物网站,或者步入任何一家实体书店,署名“蔡澜”二字的出版物总归不会少,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饮食类的作品。但是这些书翻来翻去,总是有些似曾相识,读者难免有点雾里看花,傻傻分不清楚。
自己这些年买了不少蔡澜的书,亲身体验下来的一个深刻体会是:老先生的见识和写作功力不见得有多少长进,倒是文字注水的本事日新月异,当然,脸皮也是愈来愈厚了。之前几年,还算是比较收敛,只是把一些文章翻来覆去的从甲处搬往乙处,再改头换面,略加修饰之后从乙处搬往丙处。周而复始,乐此不疲。
大概几次操作下来,敛财无数,觉得读者无非是些人傻钱多的无知羔羊,于是乎胆子越发大了。先是连小修小补的掩饰都省略了,直接开始东拼西凑,只要保证书籍封面不同即可,如果说到了这个地步,尚且有出版社狼狈为奸之外。发展到后面直接拿些微博段子,采访节选,乃至自言自语来滥竽充数,就是有点无耻了。
其二,态度傲慢
如果说文字注水还只是以次充好,令人无法喜欢的话,老人家越来越傲慢的态度则是面目可憎,惹人生厌了。
蔡澜是谁?著名美食家,旅行家,收藏家,电影人,作家等等诸多身份汇聚一身,与金庸、倪匡、黄霑并称“香港四大才子”,被誉为“香港第一玩家”,自称“我的正业是玩”。
可是如果你去仔细阅读他的文字,很难想象他怎么会有资格和金庸,倪匡,黄霑相提并论。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远不及前三者,望尘莫及。更不要说近些年来,不知道因何作祟,此人愈发的倨傲无礼,盛气凌人。动辄在文中倚老卖老,与其说是在写书,不如说是在呵斥,中间夹杂些卖弄罢了。搔首弄姿之余,他大概不知道没人喜欢被人呵斥吧?尤其是自己腹中货色有限,无论是斤两还是成色,在真正的大家面前,不过徒增笑料而已罢了。
作为一个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人,确实已经到了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年纪,只是这并不代表着粗鲁,狂妄和没有教养。或许我们不应该对作者的为人要求如此之高,那么同样,作为读者我们保有漠视的权利。
行文至此,大约摸是有些激动了。心里其实很明白,看着自己曾经仰慕的偶像崩塌在眼前,在为自身的成长感到欣慰的同时,难免还是有些包藏着遗憾的失落,怒其不幸谈不上,哀其不争总是有一些的。
这个世界如此之大,如此之复杂,而我们的生命又是如此之短暂。想要以有限的生命去了解无限的未知世界,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要说这一路走来,我们自己尚且处在不停地变化之中,从一无所知到一知半解,从一知半解再到似懂非懂,至于从似懂非懂是不是有机会触及略有小成,亦或者融会贯通,其实尚有无数的未知数。
在这样一个漫漫征程之中,相信每个人对于世界的认知都会随着自身的变化而变化。可能最初上路之时,我们需要怀着崇敬,举头仰望的偶像,慢慢就会变得目光平视,彼此的距离似乎也没有那么不可逾越,再往后的变化无非是三种。
一种是越走越近,越看越喜欢,大家也就成了同路人,人生路上有此为伴,那自然是极好的。
一种是过了那个交汇点之后,各行其路,大家保持距离,彼此尊重,可远观而不可接近,这样也挺好,说不定将来山水流转,还有再见之时。
还有一种,大家只能是渐行渐远,从陌生到熟悉,再从熟悉到陌生,只是此陌生非彼陌生,大概从此以后,最好永不相见,没有谩骂,没有祝福,只有漠然。
别想多了,我说的只是对于某些作者的看法。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读者,我经历了从路人到铁粉,再从铁粉到完全无感的全部过程,比如对于蔡澜。
吐槽文大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