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会了我们什么?
作者:沉默的陌生人
本文配图和音乐皆来自于网络
壹
2019年5月31日08:30分,我接到学校老师的来电告知,女儿在学校意外摔伤。
10:50分在北京丰盛医院,拍完片子,医生告诉我们,孩子左手腕的两根骨头全部折断。
接下来,我们面临两种选择。
选择一是复位治疗。简单说就是中医正骨,优点是不用手术,缺点是复位治疗过程中不使用麻药,痛苦较大。
选择二是手术治疗。视孩子情况而定,需要加钢钉或者钢板,优点是痛苦小,缺点是半年以后需要再次手术,取出体内的钢钉或者钢板。
我是比较倾向于保守型复位治疗的。但是我不知道孩子能否承受痛苦,于是我把情况跟女儿重新解释了一遍,让她自己选择。
本来以为女儿会怕痛的,不愿意做复位治疗,但没想到她更害怕的是做两次手术。于是,我们一致决定采用复位治疗法。
时间已近中午,按照大夫的要求,孩子吃了甜食,喝了甜度比较高的饮料。一切准备就绪,复位治疗开始。
出乎我的意料,大夫要求父母配合治疗。说实话,我预想到治疗过程非常痛苦,但是我没有想到还需要家长参与。
没办法,按照大夫的要求,我们一个人抱住孩子的左肘,另一个人抓住孩子的左手,两人反方向同时用力拉伸,大夫在左小臂进行复位操作。
孩子实在太疼了,哭叫声撕心裂肺,而我只能用膝盖顶住她的腿,防止她动作太大。
一次复位以后,照出来的片子显示,一根大骨头复位成功,另一根还差一点。于是打开包裹好的左臂,重新掰断、再复位。
如果说第一次孩子痛我还能忍受她的哭喊,第二次我是真是有点受不住了。治疗过程中,她动得比较厉害,我在配合大夫,实在腾不出手,只好用左腿压住她的双腿。
女儿这次摔伤比较严重,初始片子显示尺尾骨错位比较严重,就算是两次复位,也没能让它回到正常的位置。
整个治疗过程中,大夫、我们和孩子四个人都是浑身大汗,孩子更是痛得全身乏力,我这才明白,大夫让孩子吃下大量甜食,都是为了防止孩子在治疗过程中虚脱发生危险。
第二次复位治疗以后,大夫非常负责任地追到了拍片室。接着他给了我们更进一步的治疗意见——转去积水潭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并不是说复位手术不成功,而是伤情本身就比较复杂,而尺尾骨下沉,会影响孩子手部的发育,如果就此作罢,以后孩子的手会向内、或者外生长发育不同步,手会变歪。
贰
14:30分,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室。
急诊室大夫接诊后,认为情况比较复杂,请我们耐心等待手术室的大夫。手术室大夫看过片子,想进行第三次复位治疗,我坚决不同意。说实话,就算孩子耐得住,我也受不了。
两个大夫再次看了片子,不能给我第三次复位治疗可以成功的承诺,于是写了条子,让我们转去门诊小儿骨科找一位主治医师来决定下一部治疗方案。
那位主治医师给出的最终治疗方案是手术。在全麻手术下进行第三次复位,合并钢针固定,最后再打上石膏就可以了。
接着问题又来了。
孩子经过两次复位治疗,最好马上实施手术。但是医院床位紧张,手术要排队到三天以后。医院急诊室给我两个选择,一是等待,二是转去医疗联合医院,明天就可以手术。
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什么是联合医院,其实就是政府提倡的医疗资源共享。积水潭医院地方小,床位紧张。
联合医院床位宽裕、住院条件好。联合医院负责术前术后的护理工作,手术仍旧是积水潭医院的接诊大夫来主刀。
不得不承认,这项政策还是挺合理的。
17:30分,北京积水潭医院联合医院——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南区),孩子开始进行住院前身体检查,为第二天的手术做好准备。
19:30分,我们在医院附近填饱了肚子。这才发觉,整整一天,除了喝水,我们什么也没吃。饭后,我带女儿找了家店洗过头,回家给她擦身清洗一下。
女儿的手痛再加上对手术的担心,她一直不太讲话。我一直在说着笑话,想分散她的注意力。返回医院的时候已经快11点了。
安顿好女儿,我实在撑不住了。
我跟女儿商量,病房里还有三个孩子(都不是本地的),三个妈妈在陪护。按照要求,明早6点前我必须到,所以我可不可以回家休息。
女儿很懂事的同意了。第二天早上,受我托付的妈妈告诉我,女儿几乎一夜未眠。
我问她的时候,她说手很疼睡不踏实。也不是没有睡,就是睡一会儿清醒一会儿。我抱了抱她,继续给她讲好玩儿的事情。
6月1日11:30分,在手术等待区呆了40分钟,女儿被推进了手术室。进去前,她眼一红,我装作没有看见,大声喊道:“加油,我们在外面等你!”
第二天中午,事实向我们证明。在我们眼里,孩子骨折是大事件,而在大夫眼里,这不过是一台很平常的骨科微创手术。
手术很成功,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来。
叁
回到病房,术后疼痛再次袭来。她开始发脾气,一会儿说不插氧气管、一会儿又问怎么还那么痛,最后把手机递给她,才成功分散了她的注意力。
好在这个过程只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术中插入的止疼泵开始生效。聊天的时候我问她进手术室的时候是不是有点害怕,她回,还行吧,反正你在外面等我呢!
这孩子,嘴还挺硬。
望着女儿平静地睡去,我的脑子里开始回放,不得不说,女儿还真是挺坚强的。
从开始讨论复位治疗法的时候,她就问我疼不疼。我如实回答说,非常疼。但是大夫也说了,复位的成功率在90%。
在第二次复位治疗的时候,我低着头、用力压住孩子,配合着大夫的治疗。眼泪不听话的流下来,但我仍旧尽量保持着平静的语气,告诉她再坚持一下,还差一点。
而真实地情况是,我都有点儿后悔鼓励她进行治疗了。
正因为我对大夫的信心影响了孩子,她信任我,才选择了复位治疗法。而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她对疼痛的相像力是有限的。
我推测,如果她知道会那么疼的话,或许就退缩了。事后她苦着脸说自己怎么就是那不成功的10%呢,我安慰她说你的情况比较复杂,大夫也说了不敢保证一定能接好。
不过你要想一想,大夫凭着手感,就已经复位了大部分腕骨,是不是已经很厉害了?她点了点头,并且离开医院的时候向大夫道谢,我觉得她忽然就变得懂事了。
反思一下,孩子对父母的无条件信任,是与生俱来的笃定。但我们对他们的信任,却常常夹带着各种各样的条件。
比如孩子和我说,妈妈这次考试我能考90分以上。其实我知道她在等待我的肯定,但是我心里想的却是,才90分以上她就满足了吗?
如果她肯再细心一点,再多做些练习的话,95分以上,甚至满分也不是不可能的啊!于是,通常我的回答都是,你要是不马虎,分数还有上升空间呢。
现在想一想,从根本上来说,孩子们接受了父母的本质,我们却要求他们完美。甚至连最基本的信任和支持,我们也吝啬给予。
女儿术后住进病房,本来心情沉重的我却因为病友们的情况变得轻松起来。不得不说,有的时候,阿Q精神的心理治愈能力是强大的。
我很为自己的想法而羞愧,但同时又在心里面庆幸,因为女儿的伤情居然是病房里面最轻的。其中有个孩子给我的印象很深。
肆
一个不到5岁的小男孩,患有髋关节错位。出生42天产后检查发现异常,小俩口本来得了个大儿子满心欢喜,没想到却是这样的结果,这个消息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当头一棒。
我百度了一下,髋关节一侧错位会导致两条腿不一样长,而他是双侧的。这就是说他走路全靠腰和腿,盆腔这一块儿是用不上力的,走路会摇晃而且不稳。
这样一来就很危险了。孩子很有可能变成罗圈腿,影响今后身高的正常发育,甚至还有可能不能正常行走。
小小年纪,他就已经做了好几次大手术。听他妈妈说孩子本来走路就晚,2岁的时候术后在床上躺了半年,结果又要重新学走路。
医生曾经建议他们放弃,再生个二胎得了。但是他们没有,他们觉得只要还有治愈的希望就要坚持到底。
幸运的是,经过几次手术,孩子的情况在渐渐好转,这次住院就是最后一次拆钢钉,以后只要注意保护好这个部位就可以了。
这么小的孩子天天躺在床上,而且只能平躺着,让人听着都难受。他时不时地就会无理取闹一番,每次他妈妈都是极有耐心地哄着。
术后需要平躺,孩子的后背会出汗,他需要时不时地抽换一下身下的毛巾,这个时候妈妈就会把他平抱起来,而往往在这个时候,伤口会有痛感。
他会发脾气叫疼,还会打妈妈几下,而这个过程又必须进行。我在旁边看着都心疼,又完全不敢上手帮忙。
别看他偶尔烦躁,平静下来的他会跟妈妈比赛掰手腕、讲故事,说笑话,特别可爱。尤其是困了的时候,一定要摸着妈妈的脸颊才能入睡。
每次他提出无理的要求,他的妈妈都会假装去问大夫的意见。结果经常是出门呆一分钟就又跑回来说不行,他就只好作罢。
这种“游戏”每天都要上演若干次。
出于对妈妈的信任,他扛过了一次次手术和漫长的术后休养,他需要妈妈哄着,同时也哄着自己的妈妈。
妈妈担心他的时候,他会说,妈妈我不疼呢!
我猜一定是妈妈的乐观和坚强,感染了孩子。他在妈妈的支持和期盼下,完成了全部的治疗。这将是他最后一次手术,术后恢复得很好。
从来没有上过幼儿园的他,过两年就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上学了。看到他们一家三口出院的背影,我真心替孩子的痊愈而高兴。
伍
孩子们疼吗?肯定疼。他们害怕吗?当然怕。
孩子们对于未知的东西会本能的产生恐惧,成年人也是一样的。不过他们更相信疼痛过后会换来健康,相信父母会给予对自己最好的一切。
就好像病房里的那个小男孩,一点点小快乐就会让他很满足。一个开朗的孩子身后,肯定有着同样乐观积极的父母。
年纪越大,痛感越强。平时一点点身体上的小伤我都觉得痛,更何况是这种伤筋动骨的疼痛。女儿这次意外受伤,也让我重新认识了她。
我从来不知道,她是一个这么坚强的孩子。老师告诉我,她摔伤以后,一直忍着没有哭,哪怕是疼得满身大汗,脸都变了颜色。
她只是反复地念叨着,妈妈什么时候来啊!
通过她住院这件事情,我感觉和女儿之间亲近了许多。她手不方便,穿衣如厕都是我在照顾,不知不觉中,她也在默默地关心照顾着我。
比如,她会提醒我休息一会儿,怕我累了腰会疼。我忙前忙后地时候,她会提醒我吃点东西。在她住院期间,我一天都没有陪住。
她说反正我明早睁眼就会看到你,你回家可以睡得舒服一点。
我想,在母子关系、或者任何一段关系中,我的感受能被感受到,才是重要的情感交流。这一刻,我存在,你也存在。
只有我们先懂得了孩子,孩子才会还我们一个懂得,而在我们之间流淌的情感,就是爱。
所以你瞧,经历一些事情,你才会发觉孩子在慢慢地成长。孩子是一面镜子,她的成长也使我变得不同。
终有一天,她会成为我的精神依靠,她也将比我更加强大。
附上鲁米写的一首诗吧,送给所有的父母、孩子们。
“我体内有个原型。
它是一面镜子,你的镜子。
你快乐,我也会快乐。
你愁苦,我也会愁苦。
我像绿茵地上柏树的影子,
与柏树不可须臾离。
我像玫瑰的影子,
永远守在玫瑰近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