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中秋节还有这样的神话故事?!

中秋节历经上千年的传承,其节日文化的主题与内容在不断延展、补充,融入神话传说和民俗等多方面的内容,从而凝聚成承载民族心理情绪的视觉文化符号,成为传统中国画热衷于表现的一个主题。

清 陈枚 《琼台玩月》

在中秋节令绘画中,缘何常常出现圆月、嫦娥、玉兔等意象,团员、拜月、折桂等场景?这些图像背后,隐含着自古以来人们什么样的情感诉求与文化心理?

团圆

古人对于“圆”的崇拜由来已久。每逢中秋月圆,人们渴望团圆的心情更是迫切。例如,白居易《望月有感》的诗中就有“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来描写亲人无法团聚的萧瑟与凄凉。因此,中秋节也被称为“团圆节”。

每逢中秋节,人们对家庭团圆、生活和谐、社会安宁、国泰民安的渴求,恰当而真切地折射出一种民族心理,并由此显示出文人士族的家国情怀。

宋 马远 《月下把杯酒》

宋代画家马远就曾留下名画 《月下把杯图》,设色清丽淡雅,构图别致有趣。画面右上有宁宗杨皇后题诗“相逢幸遇佳时节,月下花前且把杯”,左侧亦有杨皇后诗句“人能无着便无愁,万境相侵一笑休。岂但中秋堪宴赏,凉天佳月即中秋”。

宋 马远 《月下把杯酒》(局部)

此作诗画合一,不仅荡漾着浓浓的诗情画意,也体现着在佳节之时画者和诗者那份洒脱豁达、平淡自然的心境。

拜月

拜月是中秋节女性特有的重要节俗活动之一。在传统文化观念中,月与“阴”有关,古人认为月为太阴,是女性的保护神。并用繁殖率高的兔子来象征女性。

而嫦娥,更是服药成仙的月中唯一女性。如“嫦娥奔月”“月中玉兔”“玉兔捣药”之类的图像,皆是中秋节女性拜月图像中常见的意象。

明 张路 《月殿嫦娥图》

女性在中秋祭月、拜月的习俗其实透露出不同年龄段女性的不同诉求,如年轻女子祈求美貌如天仙,嫁与如意郎君;已婚女子祈孕、求子,乃至婚姻生活和美和家庭和谐等。

五代 佚名 《五代人浣月图轴》

古往今来,这些内涵皆曾以艺术的方式演绎出人世的感人情致和中秋拜月的主题。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五代人浣月图轴》即表现了五代女子对月祈福的情形。

折桂

此外,由于古人对天文现象缺乏科学的认识,他们把眼睛所能见到的月亮的阴晴圆缺,视为一种真实的自然现象,因此有了“月有亏盈”之说,并将这种亏盈变化的现象被附会上“不死”的色彩。而吴刚伐桂树,“树创随合”的神话故事,并非仅仅代表个人的悲剧,同样被认为是“不死”的象征,有“长生”之意。

清 高其佩 《蟾宫折桂图》

古人由此对月亮产生神秘感,最终以为月亮具有死而复生的神奇力量,从而有了“拜月”、“祭月”的风俗和信仰,为中秋节俗文化披上一层神秘“外衣”。唐寅的《嫦娥执桂图》、改琦的《嫦娥献寿》、高其佩的《蟾宫折桂图》、张路的《月殿嫦娥图》等画作,

清 改琦 《嫦娥献寿》

都和这些神话传说有关,赋予月亮、桂花树和玉兔以美好的寓意,表达祈望长生的主题思想。其中,唐寅的《嫦娥折桂图》绘仙子嫦娥,手执桂花,迎风而立,已然成为此类题材的经典之作。

明 唐寅 《嫦娥折桂图》

实际上,这类时节绘画的意象构成,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审美维度,而是饱含着特殊节令下的人们对于生活富足的追求。中秋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和延展的,而这些古画经常反映出古人对于“天”和“命”的思考,至今依然深刻的影响着每个中国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