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 佚名 《山弈候约图》

藏在地下的千年古画,保存完好者十中无一,《山弈候约图》的出土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它给中国绘画史的研究者带来了极大的欣喜,辽代山水画实物资料的空白状况,由此结束。今天我们就一起认识一下这幅国宝级作品。

艺术品简介

《山弈候约图》

《山弈候约图》是中国辽代佚名画家创作的绢本设色画,出土于辽宁省法库县,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图为深山景象,近处浅水山石,山石高低错落,山石间排列着松树,间有杂树,枯枝,山石后平地上一位高士策杖缓行,两童子,一肩扛琴,一身背酒囊,紧随其后;山后依次向上,山上广植松树。山间的建筑,颇具规模,厅堂轩室、楼阁回廊、栏杆台阶,一应俱全。庭院里,两高士设盘对弈,一童子侍候在侧。建筑在高山绝壁的环抱中,一派清幽宁静,背后又是高耸的山峦,远近相衬,云烟中姿色峻峭秀丽。画中山势高耸挺拔,树木修长,整幅画有宋辽时契丹族敬慕中原文化,艺术风格有一种通天接地的气势。

画面内容

该图描绘了深山松林楼阁,隐士身居深山老林,图上部山岭重叠,峰峦峭拔,正面主峰突兀直立,茫茫的白云如海。远处数峰青翠,占据画面的主体位置。主峰前两个断崖相对,形成天然门阙;近处山顶画茂松,最下方有两个山岩,岩脚漫于溪水之中,似二虎暴啸,把住山门。主峰之左又一层与之对立山峰间形成幽深峡谷。主峰之后,耸立的山峦隐没在炯云之中。

《山弈候约图》局部

中绘院区,中部松杉茂密,庙堂深锁;在山坡上松树成林,在山谷松林之中,又掩映着楼阁殿廓建筑。画的左上有一两层楼廓,楼前平坡曲栏,岩坪上有两人对坐弈棋,一童子侍侧;山门外曲廊相通:画面下部溪水如镜,在巨崖横出处,屋宇半掩。

路途有三人,一人高冠策杖缓步前行,或为不速之客,后一童子肩负长琴,一童子负酒葫芦。

创作背景

此图的创作年代,大致与五代同时,所以此图有着明显的五代北方山水画的迹象。此时的山水画中多有人物活动,而且人物的画法较工致,和后来漫笔点缀的人物情趣大不一样。而且,作品的主题和人物的活动有关,大量山水树木的形象在人物活动的由头下作出色的发挥。

《山弈候约图》局部

《山弈候约图》为辽代早期的作品,彼时,中原的山水画已登上了成熟的峰巅。荆浩总结了唐代山水画的得失,集其大成,是水墨山水画成熟技巧的源头。他的传人关仝将水墨山水画带入进一步成熟的境界,李成、董源也确立各自的画风。可以推断,《山弈候约图》作者的技巧根底,是唐末五代初期的水平,很显然,他又受到了荆浩的影响,那些山石和松树的画法,也许来自荆浩的某些作品。

《山弈候约图》的名称是出土后取的,正是根据图中的人物活动。两位高士对弈,一位带着小童款款走到山斋的大门,当是应约而至,因此唤名。

国宝现世

1974年发掘的辽早期贵族墓葬,还有辽天祚帝时期的北府宰相萧义墓,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对研究辽金和北方历史,特别是契丹文化有着重要价值。在发掘的第七号辽墓中,出土三百多件华贵的随葬品,其中的绢画、双陆棋、木制房屋式棺床小帐、刺绣的衣被等,是辽墓初次发现的珍贵文物。这座辽墓中随葬品丰富,陈设的富丽,保存完整,在我国已发现辽墓中极为罕见,《山弈候约图》就出自其中。

艺术鉴赏

主题鲜明,意境高远

《山弈候约图》局部

图中深山楼阁,楼前平坡曲栏,两人对坐弈棋,一童子侍侧;栏外巨崖横出,屋宇半掩,一人高冠策杖缓步,或为不速之客,后一童肩长琴,一童负酒葫芦;人物之间呼应生情。作者描绘士大夫隐逸悠闲的生活场景,而为了烘托这个气氛,对周围的自然景物及其位置、形状等,煞费经营。且看坡石层叠,坡上长松成林,楼阁掩映其间,坡后双峰拔起,峰外白云缭绕,高与天接,云中复见远峰三五。正是在这又高又深又远的层次与气势之中,寄寓着弈棋艺术之既高且深而又悠远的精神境界。

熔水墨、淡彩和青绿于一炉

《山弈候约图》局部

此画在艺术风格接近荆浩、关仝、李成一路,与江南董、巨一派虽然有别,但落叶松的画法株株挺拔,与董、巨特点一致。此画在表现方法上,熔水墨、淡彩和青绿于一炉,峰峦树木用墨笔勾皴,并加花青渲染。远峰用石青、石绿重彩,保留唐法:所画山石,皴法简括凝炼,山石深暗处多皴,明亮处少皴或不皴。高处山峰用竖皴,近处山岗以斜、横皴。树法厚实,似南唐董源,而勾云填粉。这种活灵变化的手法,使青绿山水既浓重,又清润鲜明,其色彩效果在古代山水画中别具一格。

《山弈候约图》人物放大图

辽代卷轴绘画作品传世不多,《山弈候约图》虽然没有作者名款及印记,但出土于辽代早期墓葬,其制作时代无可怀疑,是研究中原和契丹绘画艺术相互影响的宝贵材料。2018年8月,辽宁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展”、“中国古代绘画展”两大展览同时开展,《山弈候约图》作为重要文物展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