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祁县老城
祁县老城位于山西晋中祁县,古称“昭馀”,因“昭余祁泽薮”而得名,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晋商的发祥地之一。
祁县老城历史悠久,春秋时属晋,当时祁地几乎包括整个晋中平川。公元前 556年,晋平公将祁地赐给大夫姬奚作食邑。姬奚以地为姓,改姓为祁,即历史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祁黄羊。公元前514年,晋分祁奚之田为邬(今介休)、祁(今祁县)、平陵(今平遥、文水)、梗阳(今清徐)、涂水(今榆次、太谷)、马首(今寿阳)、盂(今盂县)等七部分。现在祁县的境地,基本上是从那时候确定的。
祁县老城始建于北魏孝义帝太和年间(公元477-499年),老城东西长850米,南北700米,周长3公里,整个城池形同古代官吏所戴的纱帽,故有“纱帽城”之说。老城旧时城墙砖砌到顶,外筑护城河,设四道城门,结构合理,井然有序,浑然一体,规模被概括为“一城四街二十八巷,六十个圪道,四十个大院,万余间房室”,以其严谨、周密的布局设计,精巧细致的建筑工艺而被誉为现实版的《清明上河图》。老城遗存集古街巷、古寺庙、古店铺、古民宅于一体,虽经风雨沧桑,城墙不复存在,但城内建筑保存完好,是祁县明清时期商业兴盛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县城构筑、街道规划、民宅建设和商业网点布局等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史载,“祁西南道河东,通秦陇,东南逾上党,达中州,北当直省孔道。固四达之衢也”。便利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成为晋商的发祥地之一。祁县商人起于宋,兴于明,盛于清,是晋商的代表,有“执金融之牛耳”和“汇通天下”之美誉。著名的乔家大院和渠家大院都位于此。经营范围应有尽有,无所不包,按经营项目区分,可以分为茶庄、钱庄、当铺、票号、彩帛、花布、杂货、六陈行、药材、鞋帽、炉食、文具、铁器、皮麻、山货、染织、肉食、锡铬等行业。据载,宣统二年(1910年),祁县有各类店铺千余家,仅在县城就有236家。
祁县老城依据中国传统建筑思想和形制风格布局,南正北直、东西对应,在中国建筑史和美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店铺字号,鳞次栉比;豪宅民居,错落有致,传统木结构、小青瓦、及挑角门楼,明柱出檐,使用功能与建筑艺术在此达到的完美统一。有专家赞誉:“祁县民宅建筑集宋元明清之法式,汇江南河北之大成。”祁县老城也因此成为了我国明清时期晋商文化发展的缩影,更为中华民族保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