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安门史话》连载(46)
后门桥头“合义斋”
合义斋原址
同样位于后门桥头的合义斋,其历史年代和名声及位置与烤肉季不相上下,特别是合义斋灌肠铺在地安门内外十分有名。有文字记载,昔日,北京人讲究吃前门外“都一处”的烧麦,鲜鱼口“会仙居”的炒肝儿,“穆家寨”的炒疙瘩,后门桥头的炸灌肠。而后门桥的灌肠铺就是指合义斋,它开业最早,最有名,掌柜的以前是后门桥街上摆摊卖煎灌肠的,由于他家灌肠片薄、放油多,煎的外焦里嫩,浇上蒜汁,吃到嘴里别具风味,回味无穷。所以,买卖越做越好,每天做多少,就能卖多少,供不应求。
大约于光绪二十年(1884年),在后门桥北边路西火神庙旁开设了这家合义斋灌肠铺,不久又添上家常菜,到夏天还卖荷叶粥,生意十分兴隆。在合义斋买卖越发兴旺时,有人在他对面开办了福兴居,也卖灌肠。如此,合义斋与福兴居两家标着膀子干,都想以质量求生存,结果却总是合义斋略胜一筹。
炸灌肠
据说当年慈禧太后到地安门火神庙进香之余,曾到福兴居品尝,并大加赞赏。由此,福兴居的灌肠成为定期向清廷奉献的贡品。虽说福兴居的心里舒坦了,但也更加激励了合义斋的干劲。以后,合义斋又对灌肠的制法加以改进,除用红曲水调制面糊,还加入丁香、豆蔻等10多种香料,并把面糊灌入猪肠内,蒸熟切片,再用油煎,使之更加香脆咸辣,成为一道风味独特的佐酒菜,因而远近闻名、享有盛誉。
遗憾的是,这种地道的灌肠,现在已经大打折扣了。如今市场上的灌肠,其质量和做法背离了灌肠的本质和精髓,连猪肠子都给淘汰了,那还叫灌肠吗。大多数非京籍商贩把灌肠切成薄片,下油锅里炸,好比是炸薯片。而正宗的做法是,切成滚刀薄片,放在大饼铛用猪网油小火煎熟,再浇上盐花蒜汁儿(也可以不浇,边吃边沾),外焦里嫩,十分香美。
老北京炒肝店
说到合义斋的炸灌肠,也不能忘了它家的炒肝。其实炒肝不是炒的,是熬的,或者说是煮的。要先将猪肠用碱、盐浸泡揉搓,再用清水加醋洗净,去味,炒制,炖煮;肠子烂熟后切成顶针段。再将猪肝洗净并切成柳叶片,加上各种调料后倒入口蘑汤,将肝与肠子放入汤中,最终勾芡。虽说各家调料都有自己的独门秘方,但放入大蒜末和出锅时勾芡,是必须的。据说一大锅炒肝,要放一小盆大蒜。但炒肝的最高境界就是吃着有蒜香,而见不着大蒜。
位于护国寺街的合义斋
上世纪90年代,由于修缮地安门外火神庙,合义斋搬迁到了德胜门内大街北口东北侧,再后来又搬到护国寺大街,落户在人民剧场东北侧。(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