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亿人铁缺乏!怎么补最有效?收好这份「补铁补血」攻略

整理:杨诗晗(营养师)

审稿专家:冯磊 博士、教授、原浙江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副所长

●缺铁性贫血(IDA)是由铁缺乏导致的贫血,最常见的一种贫血类型● 铁摄入不足、需求增多,或丢失过多等原因导致●6月龄~3岁的小儿发生率最高,女性(尤其是妊娠期、哺乳期)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找准病因,及时消除,同时运用膳食方法和补充铁剂予以纠正

缺铁性贫血早期症状不易被察觉;随着贫血程度增加,症状会越来越明显。

医生会询问饮食、用药、是否有出血情况(例如慢性胃炎出血、痔疮出血,月经过多)等;如贫血原因不明确,还需要做一些检查来明确贫血原因。 ●血液检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铁蛋白浓度等多个指标,看是否贫血,以及贫血类型、程度等。●一般还会按排大便潜血试验:看是否有消化道少量出血●辅助检查:如过血液检查提示贫血,可能会再进行一些检查明确贫血原因,比如消化道内镜检查。

贫血的原因很多,单纯补铁,不能使贫血得到彻底治疗。

●在进餐时或餐后服用,可以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不要和茶同服,否则易与茶叶中的鞣酸结合成不溶解的沉淀,影响吸收。●与钙片、镁盐制剂等避免同时服用,间隔时间最好大于4-6小时。●可同时吃维生素C片或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水果),有效促进吸收

总的来说,有机铁吸收率优于无机铁,但也不必太迷信有机铁。有研究发现,长期补充多糖铁复合物对增加血红蛋白的效果,反而低于硫酸亚铁。总之,选择适合自己的剂型,对铁剂口味和胃肠道耐受比较好的的人可以选择硫酸亚铁。硫酸亚铁是应用时间较长、使用地域较为广泛的铁剂。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和预防多学科专家共识中提到的中药“健脾生血片”所含的铁成分也来自硫酸亚铁。

多吃血红素铁丰富的食物;

● 红色肉类。如猪牛羊肉,建议肉类最好餐餐有。

● 动物肝脏。每2周最好能有1-2次的动物肝脏摄入(25-50g/次)● 动物血制品。动物红细胞的铁为血色素铁,含丰富的铁、优质蛋白质,是“以血补血”的最好选择。●贝壳类。同时富含锌,有助于造血。

红枣、菠菜、红豆等植物性食物所含的铁是非血红素铁,吸收率低(仅为3-8%),且吸收过程中容易受其他饮食因素的干扰,不宜作为补铁食物的首选。

蛋白质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且在消化过程中生成的氨基酸及短肽能提高铁的吸收率;维生素c能够促进铁的吸收。

●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120-200克的动物性食品。保证每天一个鸡蛋,每餐掌心大小的一份鱼、或虾,或一块肉,保证每天的优质蛋白来源。●增加新鲜蔬果的摄入,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量。

草酸含量高(通常吃着有涩味)的蔬菜,如菠菜、苋菜、冬笋,马齿苋等多数野菜,建议焯水。草酸会干扰铁的吸收;焯水能够去除蔬菜中的草酸。

减少喝茶、喝咖啡的频次,喝淡茶、和补铁食物间隔开食用,能不喝就不喝。

▲素食人群增加饮食中铁摄入的技巧

▲中国儿童、孕妇、育龄妇女铁缺乏症流行病 学调查协作组2004年调查显示,中育龄妇女缺铁性贫血、铁缺乏症患病率分别为15.1%,49.5%。参考资料[3]

●婴幼儿:满6月龄起添加辅食,辅食宜选富含铁(如猪牛羊肉、高铁米粉)的泥糊状食物。●孕妇和乳母:每天增加20~50 g红肉,每周吃1~2次动物内脏或血液。并根据铁营养及贫血状况,使用营养强化的食物和膳食营养素补充剂。

●素食者:多选用富含铁的食物(深色蔬菜、大豆、坚果等)并同时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促进铁吸收,必要时可选用膳食补充剂。

● 左旋多巴铁剂会减少左旋多巴的吸收,影响药效。左旋多巴是治疗帕金森、不安腿综合征的一种药物。

● 优甲乐(左旋甲状腺素)铁剂和左旋甲状腺素同服,会降低后者的药效。

● 抑酸剂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会减低胃酸水平,所以可能会影响非血红素的铁的吸收率。

● 钙剂钙可能影响铁的吸收。如果同时在服用钙片,两者错开服用可以减少这种相互影响。

参考资料

更新时间:2020年7月10日

[1]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贫血)学组.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和预防多学科专家共识.中华医学杂志.2018.98(28):2233-2237.

[2] 中国营养学会“缺铁性贫血营养防治专家共识”工作组.缺铁性贫血营养防治专家共识.营养学报.2019,41(5):417-426.

[3] 中国儿童、孕妇、育龄妇女铁缺乏症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中国孕妇、育龄妇女铁缺乏症患病率调查,中华血液学杂志,2004.25(11):653:657

[4] Iron deficiency anaemia assessm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 guide for programme managers,WHO世界卫生组织,2001.

[5]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

编辑 | 山楂

设计 | 柚子❝以上信息仅为科普,不应视为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