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 |赏春联,迎新年
赏春联,迎新年
作者│张志勇 后期│LOVE-天佑 朗诵│小草
街上的风景,
春夏秋冬、
日月星辰、
熙熙攘攘、
百业繁貌,
各有千秋。
说了许多老街的故事,
也该说说春联的故事。
一到腊月,
初八吃了腊八粥,
年的气氛就浓了不少。
若是到了二十三,
鞭炮齐鸣,
年的气氛就渐入佳境。
新年要有新气象,
家家户户,
进入腊月,
早就开始扫房子,
做新衣,
置办年货。
到二十三祭灶过小年,
忙得差不多了。
写春联,
就开始提上日程。
那时,
街上似乎没有卖春联的。
家家户户要么自己写,
要么请毛笔字好的,
帮自家写几副。
单位里那些笔杆子,
也会借机发挥发挥,
给大家写写对联,
也算是结个人缘儿,
顺带着显显身手,
暗暗得意几天。
家里的对联,
是父亲写。
先是把买好的红纸,
用刀裁好,
摆开方桌子,
墨准备好,
铺开红纸开写。
对联的内容,
随着年景愿望心情起伏着,
如:金鸡啼出千家喜,
绿树迎来万户春。
自编自写五花八门的,
有时也看看老黄历上的对子
参用一下“爆竹一声除旧岁,
桃符万户更新春”之类的,
总之,
春联都是积极向上喜庆吉祥的。
磨好墨,
一边写,
一边念念有词。
几杯茶的功夫,
地下已铺了一片。
真是斯文落地,
呵呵。
一到大年三十,
性急的人家,
没过中午,
早早地就贴上了春联。
而大多数人家吃过午饭,
贴了自家的对子,
悠悠闲闲开始转悠圪遛,
东看看,
西转转,
看看各家的春联,
字好不好,
意思好不好。
评头论足,
也是个乐趣。
其实,
春联的起源很早,
早到什么时候,
大约源于五代时期,
北宋张唐英在《蜀梼杌》记载,
五代后蜀国君孟昶,
命大学士题桃符,
以其非工,
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这可能是最早的春联。
黄花街的商铺多,
看对子时,
“财如晓日腾云来,
利似春潮带雨来”文雅些的,
更有口气大的“财源滚滚三千丈,
金城银庄百万家”,
各显神通。
至于机关单位的春联,
就中规中矩多了,
“为人民造福任劳任怨,
建国家富强同心同德”。
老住户们的春联就萝卜青菜,
各有所爱,
自由发挥起来。
一开始,
我们跟着大人乱转,
看不出什么门道。
后来,
认得字多了,
喜欢拿着笔,
认认真真地记记,
长了不少见识。
慢慢喜欢着,
看春联发展到天南海北都看对联,
多年就成了习惯。
老街上的春联,
是一道道风景。
从南到北,
从西边到东边,
甚至钻进街道的谷洞里,
去看,
去记,
简直就是一场精神的盛宴!
慢慢自己也琢磨着,
写一写,
可总也是写成不伦不类的诗,
也罢。
现在的春联,
买的多,
更多的是格式化点缀。
多了几分随意,
少了许多韵味。
满大街赏春联也成了往事。
一路走过,
随缘吧,
往事如风如烟,
亦是风景,
何必多情?
空余一声叹息。
【作者介绍】张志勇:字君平,号梅香斋主人,1970年1月出生,山西晋城人。好读书不求甚解,喜歪诗意境不高,品茗茶甘苦自知,乐交友不分老少。曾旅居江南,足迹踏遍天南海北,现回归故乡,乐品大美太行。
【后期制作】LOVE-天佑:1969年出生,天津人,原名彭树军。痴迷诵读, 经历坎坷。用声音传递美好,以真诚赢得尊重。
【朗诵者简介】刘娜:又名小草,山西太原人 性格开朗 ,热爱生活。喜爱朗诵和音乐,用自己的真挚情感去诠释每一篇文章!
©原創作品 授權發布(公眾號轉載須授權)
圖片來源:网络
主編:荒煙
主編微信:ying741657890